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是不是還在發愁如何拍花?這些大師告訴你思路

是不是還在發愁如何拍花?這些大師告訴你思路

前段時間荒木經惟的《花幽》

在北京的798藝術區開辦展覽。

還沒看過的童鞋,點擊下方的鏈接就能看到。

當然這不是重點!

細細體會不難發現,花卉攝影這樣如此大眾的攝影題材,在攝影大師們的鏡頭中呈現出不同尋常的特點。對比這些相對成熟的攝影作品,我們曾經對花卉的探索有些小打小鬧。差距一方面體現在對攝影技術的把控,更多的可能是就在拍攝想法上的差距。

既然如此,何不學習一下大師的成果和思路。再提升一下自己呢?

關於花卉攝影,日本的攝影大師們似乎

有點「百家爭鳴」的態勢。

上田義彥

上田義彥作為知名廣告攝影師,其拍攝的花是為大眾的眼睛服務的。他善於製造非寫實的陌生感環境,以此表現花朵。由於作品主體明確,色彩平順,大多數人能夠在稍高於日常審美的範疇內欣賞這些花。攝影師為了製造超現實的環境,採用了乾淨的背景,強調了花卉本身的姿態。這些90年代超出尋常的拍攝方式,也是需要當下我們學習和超越的。

蜷川實花

高飽和、豐富、艷麗一直是蜷川實花的個人風格,仔細看她的照片,無論是色彩還是布局,給人的感覺是這些花在不可一世的怒放,然而花的巔峰期卻及其短暫。無論是人工製造還是自然生長,花總能表現人類對於美的貪婪慾望。蜷川實花對花的理解促使她使用這樣誇張的表達方式。那麼,我們有自己對花的感悟,如何表達呢?這也許可以成為大家拍攝花的一種思路。

川內倫子

川內倫子作品的淡雅有時會被我們誤認為小清新,其實完整的看過她的畫冊,你會發現清新淡雅的表象之下,這些花的形象蘊含一種隱喻,有些是填補結構、營造氛圍的「空鏡」。而我們日常拍攝的花卉單張看上去索然無味,但放在不同的照片之中,就會有不一樣的表達。

森山大道

在森山大道為坂口安吾的短篇小說『盛開的櫻花樹下』所拍攝的項目《Ango》中,櫻花林不是粉色的明媚樹林,而是延續了其黑白、粗粒、高對比的形式特徵,這帶有強烈個人風格(男人眼中的花是如此的硬派。)的呈現方式,打破了我們以往對花的清新柔美的認知。其實,生活中我們大可如此反常規的進行拍攝。

歐美的攝影大師們是這樣表現花的

伊莎貝爾·梅林

比利時攝影師

伊莎貝爾·梅林創作出的花卉作品不僅在形式和顏色上非常華麗,鮮艷和凋零的花朵在特殊處理之下相互融合,倒映在水面上,在燈光的作用下製造出渲染效果,這種美讓人窒息。她將作品稱為「混亂的風景」,自然的複雜總讓她想到人性的複雜。梅林說:「這些不可控制的力量、錯綜複雜的外形、紛繁交織的元素就像是人類精神的一面鏡子。每個人都不是一條直線,我們就像是自然,是一個交織而成的『作品』,遊走在混亂和平靜之間。

克萊納

瑞典攝影師

克萊納的作品以出彩的構圖和色彩著稱,他認為攝影不單單只是簡單的描述這個世界,應該是創造新鮮事物的一種媒介。「姿勢」(Postures)是克萊納以花為主體創作的一組攝影作品。他用細線為鬱金香造型,然後將它們放在純色背景下進行拍攝,強調花朵的色彩與姿態。憑藉鬱金香,簡單的道具和華麗的燈光,Kleiner創造了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人文氛圍,這表明每一個姿勢,無論是技巧還是優雅,都是某種結局的悲傷預感。

德夫林

美國攝影師

德夫林(Mo Devlin)用一種獨特而震撼的方式詮釋花的姿態。德夫林的鏡頭下有花束,有水仙和玫瑰,它們每一株都被凍結在冰塊中。冰凍的花朵,彷彿擁有一種魔力,將短暫的美麗封存在一個永恆的空間。當然,為了達到預期效果,需要做好充足的前期準備。那麼這樣的拍攝思路是否對你有所啟發?

瑪格達·因迪戈

英國攝影師

來自英國的女攝影師瑪格達·因迪戈(Magda Indigo),在過去的 25 年攝影生涯中,不僅為 BBC、英國國防部拍照,同時也是蓋蒂圖片社的攝影師。「花」 一直以來都是她鏡頭裡的常客。一塊黑布,一束鮮花,巧妙的光線布置,她以最簡單的形式拍下了花朵美麗的姿態。

最後!

分享一位中國攝影師,他鏡頭下的花唯美且自然。

石廣智

中國攝影師

攝影表現的視覺是繽紛而獨自的,如何用最個性的風格拍攝自己鏡頭下的事物,應該是每個攝影家追求的主題,石廣智的攝影作品,讓我們看到了他營造意境的心思是如此細膩而唯美,淡雅的色調所帶來的感覺是人類內心最純粹的喜悅,猶如蓮花盛開般那麼的從容和自在。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數碼攝影 的精彩文章:

2019第三屆中國·遼寧國際工業攝影大展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vivo X27 攝影模式全解析——4 大核心攝影功能實測

TAG:數碼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