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小孩子厭食和疳積的區別,以及調理法

小孩子厭食和疳積的區別,以及調理法

每晚9點與你聊艾灸| 與你說晚安

網友提問:

馮名雨老師,我的孩子最近不怎麼愛吃飯。去醫院看兒科後,醫生說是消化不良。也看了中醫中醫說是積滯。那麼,這兩個說法是不是一個意思呢?

我還聽說,積食久了會導致疳積的出現,這是不是真的呢?

解答分析:

簡單的說,脾虛容易導致孩子積食,積食嚴重會產生疳積,疳積就是西醫說的消化不良。脾虛、積食、疳積的孩子,都不愛吃飯,胃納差。他們互為因果,可以同時存在,也可以獨立存在。

孩子脾常不足,天生脾的功能就比較虛弱,容易積食,積食是孩子養不好、反覆生病的主要原因,積食到一定程度變成疳積就很嚴重了

什麼是積食?

積食或者食積,就是中醫講的「積滯」。積滯就是積聚滯留,簡單理解就是:食物在脾胃消化不了,積聚滯留在消化系統。西醫的說法叫慢性消化功能紊亂。

積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小兒餵養不當。乳貴有時,食貴有節。家長逼著吃、追著喂,給孩子吃太多,或者孩子不知道節制,自己吃多了。

積食最主要的表現就是:不思飲食,食而不化,腹部脹滿,大便不調等。我們經常說的孩子有口氣、晚上睡不好、大便不正常、舌苔厚膩,這些都是積食的表現。

脾虛的孩子容易積食,積食由於給脾胃帶來壓力,會進一步損傷脾胃功能,造成脾虛。嚴重的積食就會變成疳積。

什麼是疳積?

疳積是疳證和積滯的總稱。簡單理解就是積食很嚴重了,變成疳積。疳積的孩子身體長期得不到充足的養分,已經影響了生長發育。西醫的說法是兒童營養障礙性疾病,就是通常說的消化不良,包括多種能量、維生素、蛋白質、微量元素的缺乏。

「積為疳之母「,」無積不成疳」之說的意思就是:久積成疳,積食久了導致疳證的產生,而積食主要原因就是飲食餵養不當。

怎麼調理?

第一:四縫穴點刺放血或者直接掐按

第二:艾灸中脘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食療養生法 的精彩文章:

目赤腫痛的調理方法
新生兒臍炎的艾灸調理法

TAG:食療養生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