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做癌症篩查,是浪費錢嗎?醫生3句大白話,讓人醍醐灌頂

做癌症篩查,是浪費錢嗎?醫生3句大白話,讓人醍醐灌頂

近幾年癌症的發病率不斷升高,雖然醫學不斷進步但癌症仍然是威脅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

很多癌症患者出現明顯癥狀時才決定前往醫院檢查,但此時很可能到了癌症中晚期階段,此時治療方式很局限,因此現在癌症篩查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做癌症篩查,是浪費錢嗎?醫生3句大白話,讓人醍醐灌頂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做癌症篩查,是浪費錢嗎?醫生3句大白話,讓人醍醐灌頂

美國2017年癌症報告中表明,在過去二十年美國癌症患者死亡率下降了25%,主要歸功於政府向群眾普及癌症檢查知識。所謂癌症檢查就是在癌症早期發現病情,能夠幫助患者確診癌症病情並得到更好的治療,減輕患者的痛苦與經濟負擔。

做癌症篩查,是浪費錢嗎?醫生3句大白話,讓人醍醐灌頂

很多人每年參加健康體檢,但是還是患上了癌症,對此山東省立醫院肝膽外科的朱化強副主任醫師就向我們解釋:常規性檢查其實很有限,早期癌細胞不活躍則會成為「漏網之魚」。實際上癌細胞早期會悄然無聲的潛伏在體內,此時常規性健康檢查的確無法檢查出來,而癌症檢查就是更專業且具有針對性的體檢方式。

一、血液檢查

血液檢查其實就是檢查血液中腫瘤標誌物的水平,一般會認為是癌症檢查中最為基礎的一項。

做癌症篩查,是浪費錢嗎?醫生3句大白話,讓人醍醐灌頂

?甲胎蛋白AFP:最早被發現的腫瘤標誌物,通過檢測甲胎蛋白AFP水平可以發現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早期肝癌。

?血清癌胚抗原CEA:該項檢查針對胃腸癌以及肺癌,抽血檢查在3.45微克/升則需要警惕有癌症風險。

?糖鏈抗原CA125:主要針對卵巢癌,一般可以在患者的血清以及上皮性卵巢組織中檢測到CA125。

?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檢查結果大於4則提示存在前列腺癌的問題。

?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當HCG水平升高首先需要懷疑是婦科腫瘤或者非精原性睾丸癌。

二、影像檢查

癌症的發現和診斷離不開影像學的檢查。

做癌症篩查,是浪費錢嗎?醫生3句大白話,讓人醍醐灌頂

?X光片:X光片屬於初步檢查且對肺部和骨骼腫瘤有診斷的意義,X光可以穿透人體且器官和組織的密度不同而呈現出影像,一般只作為臨床參考指標。

?CT:CT可以說是X光片的升級拓展版,可以看到局部組織的分層情況以及腫瘤大小和範圍等信息,例如低劑量螺旋CT是目前發現早期肺癌的主要檢查手段。

?B超:利用彩色的多普勒成像技術,聲波遇到腫瘤組織後會產生反射波並形成反射波成像,可看到內部是否有腫塊或病變,可作為初步診斷依據。

?MRI:即核磁共振成像,可呈現出原聲三位斷面成像且結構組織清晰,能夠發現早期卵巢癌、鼻咽癌和胃癌等,無電離輻射損傷且由於CT。

三、婦科檢查

做癌症篩查,是浪費錢嗎?醫生3句大白話,讓人醍醐灌頂

婦科癌症篩查可以確定女性體內是否有癌細胞或判斷患癌可能性。

?巴氏塗片:正常情況下女性每年需要做一次巴氏塗片檢查,一旦發現塗片有異常細胞就要警惕有宮頸癌的問題。

?乳腺鉬靶:乳腺鉬靶被認為是最簡便和最可靠的檢測乳腺癌等乳腺疾病的手段。

?婦科B超:婦科卵巢、盆腔等部位的B超檢查可以確診有無婦科炎症問題,可以為卵巢癌的確診提供診斷依據。

做癌症篩查,是浪費錢嗎?醫生3句大白話,讓人醍醐灌頂

首先,檢查設備並非萬能

PET-CT是最為先進的癌症檢查手段,但是個別腎癌或肺癌卻是PET-CT的漏網之魚,所以再精細的檢查也會存在盲區,此時則需要配合多項檢查以確診疾病。

做癌症篩查,是浪費錢嗎?醫生3句大白話,讓人醍醐灌頂

其次,癌症檢查要個體化

每個人體質不同則篩查的項目也會有所不同,所以癌症檢查更應該強調個體化,比如大腸癌家族史患者就要著重消化系統方面的檢查。

最後,癌症檢查不在於貴

很多人認為價格昂貴的癌症檢查可信度更高,但其實不同檢測手段方法均有各自的優缺點,比如單純篩查癌症而做PET-CT就會造成醫療資源浪費。

癌症的可怕在於早期難發現且晚期難治癒,目前臨床醫學已經大大的提高了早期癌症的治癒率,而定期做癌症檢查就是抓住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癌症離你有多遠##清風計劃#

參考資料:

1.《癌症篩查水分多 貴的不一定最適合》.環球健康.2019-05-24.

2.人民網-生命時報,《六類人群要做好防癌體檢癌症篩查不能濫做》,2019-07-1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的精彩文章:

防癌要「知己知彼」:鼻咽癌有三個誘因,每個都很常見
飲食上做到4點,化療才能更耐受,家屬要記下來

TAG: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