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股票 > 人類首次登月50年後,這60家公司決心重返月球

人類首次登月50年後,這60家公司決心重返月球

私募工場(Funds-Works),素以嚴謹的調研和犀利的觀察,捕捉基金的潛台詞,嚴選底層標的,為投資者診斷私募、把脈資產。

來源:資本實驗室

1969年7月20日,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的那一刻,發出了「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的經典感慨。這句話既是對地球之外更廣袤空間的由衷讚歎,也是對人類勇氣與探索精神的堅定表達。

在隨後的三年間,從阿波羅12號到阿波羅17號,除了阿波羅13號外,美國宇航局(NASA)其餘的登月計劃均實現了人類登陸月球。

1972年,阿波羅17號成為阿波羅計劃的最後一個任務,標誌著人類第6次登陸月球,但也是迄今人類最後一次在月球上行走。

仰望星空,何日重返月球?

寒來暑往,日月如梭,距離人類首次登月已經過去50年。在這50年中,冷戰背景下的美蘇兩極爭霸早已煙消雲散,更多級的世界正在形成,而人類對太空的探索也取得了在當時難以想像的無數新成果。

近年來,隨著各國航天科技的持續發展,人類正在啟動對月球的全新探索旅程。

今年1月3日,我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今年5月,美國再次宣布重新踏上登月征途,並推出「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誓言5年內將宇航員再次送上月球。

歐洲航天局計劃2025年前登月,並建立基地。

俄羅斯計劃兩年內發射「月球25號」探測器。

而中國探月工程已穩步實施十多年,在未來10年,也就是2030年前後,月球上將有望看到中國航天員的身影。

更為有趣的是,「登月(moon shoot)」這一概念早已超越太空任務本身,成為各種尖端科技攻關項目的代名詞。因為這些項目就像登月一樣,充滿艱難和風險,而無論是否成功,都可能會對相關技術和產業領域帶來突破性的推動。這恐怕是「登月」帶來的更深層次的意義。

但是,自1972年最後一次登月以來,人類的足跡再也沒有在月球表面出現過。

那麼,人類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再次回到月球,回到那個無數好奇的人們心之所向的月球?

現在,能夠向我們提供答案的除了傳統的國有、跨國航天機構,也具備了更為多樣化的力量,包括眾多的科技巨頭、私營航天公司、創業企業、互聯網公司,以及風險投資機構。

重返月球:60家公司在行動

近期,美國空間技術投資基金SpaceFund發布了一份名單,涵蓋了那些致力於太空探索,特別是聚焦月球探索的科技公司。

這份名單主要列舉了國外的60家相關公司,其中美國公司43家、德國公司4家、日本公司3家、英國和加拿大公司各2家。

在這份並不算非常完整的名單中,既有空中巴士、波音這樣的航空巨頭,也有豐田這樣的大型汽車廠商;既有SpaceX這樣備受矚目的超級獨角獸,也有Moon Express、ispace這樣的創業新貴。

發射、運輸、通訊保障、表面探測、棲息地建設、現場製造、能源獲取/自給、資源開採……未來的登月任務不再只是把人類送上月球、實施探測、開展試驗,帶回各種樣本那麼簡單,而是從「月球殖民」角度,從各環節提供了「開腦洞」的想像空間和長遠可期的潛在市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undsWorks 的精彩文章:

個人破產制度來了,以後欠錢不用還了?
土地增值稅公開徵求意見,快去提出你的建議

TAG:FundsWor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