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貪腐」為何久治不愈,「窮人」為何一直喊窮?

「貪腐」為何久治不愈,「窮人」為何一直喊窮?

當今社會,沒有真正的窮人,只有相對的貧窮;沒有確切的貪官,唯有延續的貪腐。

近20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極大提高社會普遍實現了「小康生活」。飢餓、貧窮的問題基本上已解決。可是,「哭窮」的人比比皆是,「說窮」的人層出不窮。這是為何?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號召。於是,精明能幹的人抓住機遇成為當今社會上的富人。與這些富人相比,普通大眾就是所謂的窮人。社會主義國家的口號是「消滅一切貧窮,實現共同富裕」,依仗國家政策很多「窮人」開始仇視富人並希望通過「哭窮」的方式貪圖私利。

故而,當今社會沒有真正的窮人,只有骨子裡的「窮人」和「罪人」。這是良知上的「貧窮」和道德上的「缺失」。從人性角度,社會上的窮人和富人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地位的不同罷了。富人尚且知道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創造財富,而窮人只會用鄙劣的方式發泄憤恨。離開人性和良知,「貧富」的意義無從談起。

若出於人性的問題,窮人方式和富人手段一樣的鄙劣!

自王朝建立以來,官僚腐敗現象一直延續。為何「貪腐問題」久治不愈?官來自於民,民塑造了官。未做官的民成為「百姓」,受壓迫的群體;做了官的民成為「官僚」,學會了壓迫。執政者處罰了貪腐的「官僚」確沒有教化貪慾的「百姓」,殺掉一個「貪官」又提拔一個「貪官」。所以,腐敗問題久治不愈。治標不治根,病患無窮盡。

故而,當今社會沒有確切的「貪官」,只有人性的「私慾」和「貪念」。這是人心的「腐敗」和良知的「匱乏」。從人性角度,社會上的百姓和官僚沒有太大區別只是身份的不同罷了。貪官尚且可以通過法律進行制裁,而貪慾的百姓可以無拘無束、任性妄為。眼前「反腐」的百姓,明天做了官一樣的腐敗;當下「腐敗」的官明天成為民,就學會了反腐。腐敗的官是大貪,貪慾的民是小貪罷了。離開人性和良知,「貪官」的問題無法解決。

若出自人心的貪念,百姓的私慾和貪官的行為一樣的腐敗!

窮人如何面對貧窮?

生活的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性的貧賤。身為「窮人」更應該懂得良知、學會善良。用正確的態度面對生活,通過自己的努力拚搏最後一定取的成功。成功後的你就變成了富人。而那種心胸狹隘、心性鄙劣的窮人,用惡言惡語諷刺別人,用陰謀手段陷害別人,最後依舊還是貧窮!

所以,唯有良知和人性的「富裕」才能贏得物質財富的豐收。

百姓如何反對「腐敗」?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欲施於人先施己身。腐敗問題根植於人性問題,社會風氣不改善,就不能徹底消除腐敗。做為一個百姓,能做到的是管束自己的心和教化自己的兒女,與其一味的倡導反腐不如一心的教育兒女。今天的貪官何嘗不是昨日別人家「良知缺失」的兒女。唯有教育好自己的兒女,才能讓今天的兒女不成為明日的貪官。百姓以身作則,官僚腐化消除。只因百姓人人心存「小私」,故而,成就了官僚之「大私」。若堅持保留自己的「私心」卻一味的反對別人的「私利」,這種表面做派,終無實際的效果。

所以,唯有良知和人性的「健全」才能徹底消除腐敗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樹腦科普 的精彩文章:

現代DNA證實,三皇或並非虛構
「過去」、「現在」、「未來」哪個時間長?「不在宇宙內,不在宇宙外」是哪裡?

TAG:樹腦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