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長安十二時辰》為何挑這幾首詩為背景音樂?原來每一首都有故事

《長安十二時辰》為何挑這幾首詩為背景音樂?原來每一首都有故事

《長安十二時辰》自開播以來備受到觀眾的喜愛,原劇作者馬伯庸曾經在社交平台開玩笑說道,也曾想過寫《成都十二時辰》但是能寫的只有打麻將。那為何他選擇了長安?在中國人心目中的盛世長安又和這個故事的背景能否吻合?那我們不妨就從劇中的背景音樂近距離欣賞這部網劇。

就在這部劇剛剛上映的時間,不少細心的觀眾發現該劇所有的音樂歌詞由李白一手包攬,時隔千年,還是讓所有人讚歎一番,入耳的裊裊之音更是有驚艷之感。目前劇中出現了五首音樂,分別是四首插曲《憶秦娥·蕭聲咽》《短歌行》《長相思》《俠客行》,和一首片尾曲《清平樂·禁庭春晝》。這樣的選曲讓很多學習古代文學專業的同學都為工作人員豎起拇指,因為不僅是李白最具代表的作品,而且暗合了劇中的主要劇情,更增一倍哀與樂。

《俠客行》自然是大家熟知的作品,其中「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更是流傳千古,經久不衰。這兩句也是主人公張小敬的真實寫照,有著「五尊閻羅」綽號的他,因為諳熟長安治安內幕而「戴罪」緝捕兇徒這樣一個人物,身上集結了暴戾、兇狠、果敢、勇武等,經歷九死一生終於救李楊二人於水火之中,最終也沒有留下,隱匿於紅塵阡陌,在盛唐的繁榮中甘做一介凡夫,在需要他的時候又義無反顧的發光發熱。這也是傳統俠客精神的精髓之所在,從他一人身上折射出俠道的魅力。

《長相思》一句「長相思,摧心肝」令多少人嘆惋。相思是中國古代文學中永恆的一個母題,在這部劇中雖然沒有過多涉及李楊的愛情故事,但是無數文學作品中的發揮創造,讓一曲《長相思》唱入觀眾的心中。

《短歌行》這並不是針對劇中的某位主要人物,而是安安靜靜表達了在偌大的長安中,那些生活在基層的人所共同的心聲。市井小民過著自己悠哉的生活,妄圖劫持李楊扭轉乾坤的歹徒拚命掙扎,處於暴風眼中的人們並沒有預感黑暗的來襲,一場危機也隱藏在歌舞昇平之中。時至今日,「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仍可以引起我們的共鳴。這樣的傳唱蘊含著智慧與真實,也讓我們能感受到唐詩的韻味。

最後我們說說《清平樂》,有關片尾曲的爭議還是比較多的,這首主要以楊貴妃的視角去領略長安的一枝一葉。宮殿的巍峨,君上的盛寵,女子的嬌媚,長安的情濃,其中種種濃淡相宜,恰到好處。在劇中則暗示天真爛漫的楊貴妃被劫持的劇情,將全劇推向高潮。作為女子,楊貴妃對愛情至上的觀念也讓她陷入一廂情願的局面。一廂情願就要願賭服輸,面對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長安,她的夫君也最終沒能護她周全。這一首也是相對冷門一點的,相傳也並非李白原創,而是五代時有人託名詩仙所作。但是其中的唐韻令人回味綿長。

唐音山水,唐詩的莊嚴整飭為後人留下無數可尋可仿可摹的文學之美,而這部網劇再次讓人們為唐詩驚讚。其實細細想來也不過是「管中窺豹」、「只見一隅」罷了。還看今朝的寫詞達人,黃霑一曲滄海一聲笑便濃縮了唐詩的自然洒脫,方文山諸多作品也都有著古典文學之美,林夕化用詩句更是熟稔,如此這般,相信更多唐詩的滋味等待我們細細品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解文化 的精彩文章:

精通漢語,與中國關係甚好的胡志明,為何建國後立即廢除了漢字?

TAG:趣解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