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宋一幅「鬼畫」,內容詭異,在故宮沉睡多年,無人看懂其含義

南宋一幅「鬼畫」,內容詭異,在故宮沉睡多年,無人看懂其含義

中國有著古老的繪畫工藝,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約七千餘年的新石器時代,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跟無數畫家的不懈探索,中國的繪畫工藝日趨成熟,獨成一派,出現了眾多繪畫大家跟佳作,比如大家熟悉的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描述了汴京繁榮昌盛的景象,一眼便能感受到北宋經濟的發達,不過今天要說的,是珍藏在故宮的南宋的一幅名畫,與《清明上河圖》直觀感受與欣賞迥然不容的是,南宋的這幅名畫是一幅「鬼畫」,內容十分詭異,在故宮沉睡多年,至今沒有人看懂它的含義。

這幅「鬼畫」便是南宋畫家李嵩創作的絹本設色團扇畫《骷髏幻戲圖》,整個畫面的中心人物是一個席地而坐、戴著襆頭、穿著透明紗袍的大骷髏,大骷髏裂開著嘴,好像是在說笑,坐姿看起來也十分的舒適,左腿曲著地,左手放在坐腿上,右腿弓起,右肘支著右膝蓋,不過大骷髏的右手卻提控著一個小骷髏。

小骷髏的左腳著地,右腳抬起,兩隻手臂做招手狀,看起來十分的活潑,與兩個骷髏相對應的,則是一個幼兒與一個婦女。小骷髏的對面有一個小小的孩子,雙手雙腳的在地上趴爬,昂著頭伸出右手,彷彿是想要抓住小骷髏,看起來頑皮而好奇,在小孩子的身後,則是一個婦人,臉上深情焦急,伸出雙手彷彿是要阻攔小孩一樣。

而在大骷髏的身後,則是一個懷抱著小孩正在餵乳的婦人,這個婦人則是神情安詳的著眼前的一切,與另一婦人形成了鮮明對照。

整幅畫,不管是骷髏還是婦人還是小孩,都描繪得栩栩如生,生動細緻,尤其是骷髏,更是造型精準。若單純從筆墨技法上看,該畫線條紮實,墨色細膩,衣紋纖柔飄動,器物工整嚴細,骨骼剛健凝重,皮膚圓潤彈性,濃淡之色層層渲染,染工嚴謹而典雅。

若從構圖上看,畫家將骷髏放置於貨擔之前,增添了陰森、黑暗以及恐怖的氣氛,但是又將小孩兒放置在大片空白的背景上,則又表現出了晴朗、陽光以及欣喜的感覺,對比如此強烈,反差之巨大,讓人不解其中之意。

雖然李嵩的這幅充滿了恐怖與詭異色彩的《骷髏幻戲圖》與我們印象中含蓄、儒雅的中國畫不太一樣,但它作為南宋風俗畫的傑作,還是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獻價值,在中國古代繪畫發展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玥兒文史 的精彩文章:

光緒得了普通感冒,用了袁世凱送的葯而死?真相出人意外
大家都知道古代有「四大美女」,但很少有人知道還有「五大艷后」

TAG:玥兒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