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冰心、巴金、沈從文……他一個人幾乎拍了整整一部文化史!

冰心、巴金、沈從文……他一個人幾乎拍了整整一部文化史!

來源:群學書院

楊絳第二次把門關上的時候,他幾乎絕望了

1980年初春的一個上午,北京三里河南沙溝。

學者錢鍾書夫婦的家響起了敲門聲。楊絳開了門,是一個陌生的青年男子。在他遞上的學生證上,寫著:「姓名:鄧偉;學校: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鄧偉說,他希望給主人夫婦拍一張照片。楊絳只是搖著頭,關門之前她只說了一句:我不拍,我也代表錢鍾書,就是這樣。

學者錢鍾書(1910-1998)。

學者楊季康(1911-2016)。

徘徊許久,鄧偉才下定決心敲了第二次門,儘管他尋找了各種可能會說服楊絳的理由,甚至語氣的輕重緩急也反覆斟酌,結果還是被拒之門外。鄧偉當然知道錢鍾書那個著名的比喻,「雞蛋好吃就行,何必非要見到那隻下蛋的母雞呢?」 可是,他不甘心。

不知等了多久,門又開了,楊絳出來倒垃圾,她說,你怎麼還在?鄧偉又說了一遍開場白。這次楊絳說,這樣吧,你跟他商量。她一閃身,錢鍾書透過眼鏡片打量著鄧偉:我就是錢鍾書。

鄧偉給錢鍾書夫婦各拍了幾張照片,幾天後,他放了一張八寸的帶給錢鍾書,錢鍾書端詳了半晌,對這個曾被一再拒絕的年輕人說,「這就是我」

十年以後,已經成為知名人像攝影師的鄧偉開始自費環球名人攝影計劃。臨行前,他去向錢鍾書夫婦辭行。儘管錢鍾書並不贊成他的「衝動」,楊絳還是塞了四百塊錢給他。

十七年後,回國探親的鄧偉在醫院裡又見到錢鍾書。窗外是逐漸暗淡的天光,他看見錢鍾書無力地躺在床上,臉上再也沒有機智和狡黠的笑容。老人掙扎著想說話,卻說不出,眼角卻滲出淚水。那是鄧偉最後一次見到錢鍾書。

畫家李可染(1907-1989)

美學家朱光潛(1897-1986)

他一個人幾乎拍了整整一部文化史

1959年,鄧偉出生在北京一個普通市民家庭。從小愛畫,卻從未實現進入北京少年宮學習美術的願望。

17歲那年,在積水潭醫院工作的表姐告訴鄧偉,醫院住進來一位大畫家。鄧偉就帶自己速寫趕了過去。他幫老人倒水吃藥,老人請他吃巧克力,對他的畫卻不置可否,只留給鄧偉一張寫著地址的便簽:三里河三區61門8號。

兩個月後,鄧偉拿著便簽輾轉找到老人的住處。他意外地發現,畫室里每一幅畫上都署著一個名字:李可染。鄧偉終於意識到,他面對著的,竟然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到了午飯時間,鄧偉起身告辭,李可染卻喊了一嗓子:小孩,吃飯!鄧偉一再婉拒,李可染生氣了,他說自己第一次見到老師齊白石的時候,齊白石也留他吃飯,自己執意拒絕,齊白石就說,如果你不在我這裡吃飯,以後就不要再進我的門!李可染說完,瞪著鄧偉,你聽明白了嗎?

從此以後,鄧偉開始了與李可染情同父子的師徒生涯:1978年,鄧偉考上北京電影學院,李可染給了他五十塊錢買手錶;而鄧偉在領到生平第一筆工資後,立即請老師去吃蛋糕。

後來,父親的親戚又帶著鄧偉向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學習。鄧偉後來回憶:朱先生家裡土豆燒牛肉時就叫我留下吃飯,他家也是偶爾才做土豆燒牛肉,那時候買肉要憑票的,肯定知道我去才讓師母做這個菜的。

正是與這兩位先生往還的經歷,讓鄧偉萌生了拍攝中國現代文化名人的想法。

整個八十年代,鄧偉拍攝了一百餘位文化名人,完成了中國第一部名人肖像攝影集。

2013年,54歲的鄧偉因肺癌去世。他的大學同班同學張藝謀說,鄧偉沒有任何社會背景,也沒有錢,他怎麼能讓那麼多名人進入他的鏡頭呢?我不知道這裡面有多少障礙和困難,這絕不是常人能做到的,我們都做不到。

鄧偉鏡頭裡的文化名人

作家謝冰心(1900-1999)

哲學家梁漱溟(1893-1988)

哲學家馮友蘭(1895-1990)

作家蕭軍(1907-1988)

作家巴金(1904-2005)

作家夏衍(1900-1997)

作家沈從文(1902-1988)

詩人艾青(1910-1996)

作家蕭乾(1910-1999)

作家葉聖陶(1894-1988)

文學家俞平伯(1900-1990)

美學家宗白華(1897-1986)

學者季羨林(1911-2009)

畫家葉淺予(1907-1995)

作家姚雪垠(1910-1999)

崑劇表演藝術家俞振飛(1902-1993)

作家馮乃超(1901-1983)

畫家關山月(1912-2000)

畫家蔣兆和(1904-1986)

美學家王朝聞(1909-2004)

戲劇家於伶(1907-1997)

建築學家貝聿銘(1917- 2019)

畫家石魯(1919-1982)

畫家吳冠中(1919-2010)

歷史學家周谷城(1898-1996)

經濟學家陳岱孫(1900-1997)

經濟學家孫冶方(1908-1983)

社會學家費孝通(1910-2005)

語言學家呂叔湘(1904-1998)

歷史學家侯外廬(1903-1987)

文學評論家周揚(1908-1989)

美學家蔡儀(1906-1992)

學者侯仁之(1911-2013)

學者于光遠(1915-2013)

畫家朱屺瞻(1892-1996)

出版家胡愈之(1896-1986)

經濟學家陳翰笙(1897-2004)

作家吳組緗(1908-1994)

參考文獻

啞河:《鄧偉:每一張打動我的面孔都值得珍藏》,《人物》2011年12月號。

往期文章

監製:易艷剛 | 責編:張慧 | 校對:趙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每日電訊 的精彩文章:

吃「聰明葯」考上重點大學?當心境外違禁藥讓孩子染「毒癮」!
那些你羨慕的生活背後,都有你熬不了的苦

TAG:新華每日電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