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大華回歸,《嚮往的生活》第三季收官,這一季都有哪些槽點?

大華回歸,《嚮往的生活》第三季收官,這一季都有哪些槽點?

《嚮往的生活》第三季最後一期播出,大華在大家的期待下回歸,這樣也算是一個完整的結尾了。

「嚮往的生活」,顧名思義,是一群人守拙歸園田,為觀眾帶來一副「自力更生,自給自足,溫情待客,完美生態」的生活畫面,它作為國內慢綜藝的代表之作,從開播以來就備受關注。

《嚮往的生活》第一季豆瓣評分7.5,觀眾初次接觸這樣的慢綜藝,自然有不熟悉之處,這更像是給觀眾的一個適應期、過渡期。第二季評分8.1,較第一季來說,進步很大也很成功,積累了一定的粉絲量,也足以看見節目組的用心良苦。

但到了第三季,評分不升反降,又回到了最初的7.5,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一季沒有如願收穫好評呢?

1、滿屏的尷尬

就前兩季來看,最讓觀眾期待的就是「茶話會」,但本季邀請的嘉賓人數多,範圍雜。就第五期來講,脫口秀演員+演員+歌手+idol+老狼,嘉賓陣容堪稱大雜燴,嘉賓之間相互不熟悉,嘉賓與常駐嘉賓之間不熟悉,大家很難有共同話題可以去聊,滿屏都是尷尬的沉默。有網友表示,這並不是「嚮往的生活」,而是「上綜藝」,各種宣傳罷了。

2、快銷式農家樂

本季節目節奏太快了,每一期都邀請來了很多嘉賓,大家一來都自覺幹活,沒有掙扎、沒有討價還價,與前兩季嘉賓們各種「鬥智斗勇」,想著法子偷懶相比,這一季更像是快銷式農家樂,僅僅用勞動換取一頓飯。

3、節目無新意

無論是什麼,都應該學會與時俱進,但本季節目我們似乎看不到進步。在前兩季節目中,蘑菇屋的成員是真的窮,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的努力才可以完成:插秧換錢、掰玉米換錢、幹活換啤酒喝。

這種真實的農村生活讓我們更加了解所得必定需要付出,但本季節目中,蘑菇屋似乎不再為錢發愁了,甚至蘑菇屋透漏著一股詭異的富有氣息,每一期大家來吃個飯,然後離開,嘉賓們嘻嘻哈哈做著輕鬆的活,卻讓我們感覺不到嘻嘻哈哈的氛圍了。

4、初心不再

有很多期節目,都在強行煽情,動不動就回憶、傷感、懷舊,但我們看節目的初衷,不就是為了能夠開心一笑,得到放鬆嗎?強行懷舊,感動的並不是觀眾,而是嘉賓自己。粉絲都忍不住抱怨:少點雞湯、多點生活。

5、缺少「生活」

第一季雖然有不足之處,但卻能夠讓我們看到真真實實的生活,第二季稍微走向商業化,代替宣傳,但仍然有很多精彩之處,笑點多多。

但本季卻缺失了生活氣息,我們看到的僅僅是作品宣傳和黃老師、何老師的「力不從心」,妹妹張子楓性格靦腆內向,哥哥彭昱暢畢竟年齡還是小,黃老師每天的任務就是為大家做飯,可這並不是個輕鬆活,何老師便承擔了活躍嘉賓的重任。對蘑菇屋的成員來講,這似乎變成了一種任務,而不是真正的去過嚮往的生活。

一味追求播放量、不斷商業化搞宣傳,必然會失去那些我們珍視的情感。下一季《嚮往的生活》,期待變得更好。文/余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視口碑榜 的精彩文章:

首次演古裝就備受好評,《九州縹緲錄》江疏影秒殺了多少女演員?
《怒海潛沙秦嶺神樹》坑越挖越深,張起靈身世撲朔迷離

TAG:影視口碑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