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舉一反三:SONY WF-1000XM3 試用簡評及購買建議

舉一反三:SONY WF-1000XM3 試用簡評及購買建議

本文由什麼值得買用戶原創:kimi838

前言

作為一個大法粉兼降噪黨,對大法的降噪產品可謂情有獨鍾。從最初的MDR-1RNC到MDR-1000X,再到第一代降噪豆WF-1000X都曾深度體驗。對其他降噪消噪產品(例如BOSE Noise-masking睡眠耳塞)的體驗也從未停止。這一次,第一時間購入了SONY WF-1000XM3無線降噪耳塞,站在不以「恰飯」為目的非KOL視角體驗,希望能夠為大家的選購帶來幫助。

首發第一時間購入。

Sony首款真正的無線耳塞WF-1000X在2017年上市時並未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準確地說是敗興而歸。第一代降噪豆的消費者受到常見困擾如下:連接丟失,觀看視頻及遊戲時音頻延遲大,電池續航短,標榜的降噪遠不及索尼的頭戴及項圈式1000X耳機的水準。這一次,索尼又來了,推出了新的WF-1000XM3耳塞,售價1699元,目前京東曬單還返還100e卡,實際成交價格1599元,似乎很值,於是在預購的第一時間就入手了,從10號入手,滿打滿算到今天也有10天的時間了,10天的深度使用過後,我將告訴大家:初代產品的問題解決了嗎?對比市面上主流的真無線耳機及降噪耳機,這款命名上跳過了2代的真·2代產品究竟能否為SONY在真·無線降噪領域開創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呢?作為一個Apple全家桶用戶,WF-1000XM3和AirPods對比怎麼選?

全文內容如下:

1、外觀展示:沒有「恰飯」擺拍,實拍展示功能及使用的相關產品及附件外觀;

2、使用感受:從降噪,音質,APP,連接等方面分析產品力;

3、總結:值不值,買不買,看這裡。

1、外觀展示

和其圓潤的前代WF-1000X相比,WF-1000XM3擁有更簡潔的外觀。索尼Logo和麥克風收音口有玫瑰金裝飾。(還有一個香檳色的選項,我手中為黑色版本)索尼提供了7組的耳塞,其中3組是發泡海綿的,偏向降噪。初代的WF-1000X的在耳塞的外側有小的鰭狀,這一次的WF-1000XM3並沒有這一設計,不過並沒有影響佩戴的穩定和舒適度。

初代耳塞上部有一個鰭狀橡膠。

初始狀態連接很簡單,將耳機放入盒中,再拿出就可以完成配對,但切換設備實在有點繁瑣,相比AirPods的簡潔明了來說差距就很明顯了。

連接起來並不複雜,和普通的第三方藍牙耳機無異。

WF-1000XM3 的配色和頭戴款 WH-1000XM3 相同,黑 玫瑰金色。充電盒下部為類膚質材質,產品型號序列號信息全部放在了盒子內側轉軸位置。耳機在放進盒子時候是磁吸固定,非常像 AirPods 收進盒子的感覺,比起前代需要按壓固定的收納,這一代在這此的改進可以說是飛躍了。當然由於耳機本體的形狀,盒子在尺寸上基本是AirPods的兩倍。

盒子大小對比。基本兩倍於AirPods,夏天裝在褲袋中並不是很方便。

打開盒子,還是很精緻的,在磨砂外殼下的指示燈質感不錯。

盒子和耳機間通過三個金屬觸點連接。

採用了Type-C介面,這也算是大趨勢了。

盒子不打開時有LED燈帶指示,不過燈帶能提供的信息實在有限,只有低電量時才會閃爍。

耳機本體,單元與耳道接觸的位置為親膚軟質。

耳機外側有圓形觸控區域,功能可在APP中設置。

耳機刪的金屬觸點在佩戴時並不會引起不適。

上部的應該時距離或者紅外感測器,可以對耳機的動作進行捕捉。

大馬產。

外觀及靜態的問題不大,除去較為明顯的充電盒的合模線及容易劃痕的頂蓋,整體做工對得起真無線旗艦的定位。

2、使用感受

10天多的使用下來,每天3小時以上的使用時間,對降噪,音質,APP,信號連接等方面都有了很充分的體會,現在就匯總如下,方便大家選擇。

2.1、降噪

作為一款賣點是降噪的無線耳機,降噪水平在我看來無疑是最關鍵的,WF-1000XM3 的降噪能力表現如何?畢竟前代的表現就是差強人意,是重蹈覆轍,還是一雪前恥。下面根據我的使用情況分兩點解析。

純降噪·無音樂模式:在商場中,在地鐵里,將耳機塞進耳朵的那個瞬間,並沒有寂靜的周遭嚇了我一跳,我還以為是環境聲音控制中的降噪沒有開啟,在確認了APP中兩隻耳機都處於連接狀態,且降噪完全開啟之後,我再次確認了,並且和頭戴式WH-1000X進行了對比,WF-1000XM3的主動降噪效果基本不可感知。

類似的測試,我在深夜也進行過,在只有抽濕機運轉的室內環境中,頭戴式WH-1000X基本消除背景雜訊,但WF-1000XM3的主動降噪效果基本沒有。

降噪·音樂模式:

當打開音樂之時,WF-1000XM3才能稱作降噪耳機,不知道為何這麼神奇,即使在音樂音量很小的時候也能夠屏蔽掉環境中的背景雜訊,在這種模式下,降噪效果略差於頭戴式WH-1000X,幾乎追平Bose家的QC-30。

2.2、音質

這一代依然使用了 6mm 的動圈單元,並沒有用 SP900 上面的動鐵單元。聲音整體我個人感覺層次比較分明的,沒有做成很偏中低頻走向,聲音沒有很濁很悶,相比第一代降噪豆的聲音,這一代在解析力有一定提升,符合大部分人的需求。

至於 LDAC 的缺席,想必也是出於傳輸穩定及能耗考慮。LDAC 我自己感覺在真無線上必要性不大,而 aptX 缺席我猜是因為沒有用高通晶元方案的原因。好在搭載了 DSEE HX,能夠將音源文件通過演算法進行差值豐滿和降噪是同步進行處理的,我猜測這也是為何在降噪·音樂模式下降噪效果不錯的原因。

耳機的音質感覺不錯,配合Apple Music足以,聲音細節和音場氛圍比AirPods有明顯優勢。

除此之外,在手機端 App 可以進行均衡器的調整,預設了幾個不同的EQ選項,以及有自定義的選項,在APP中還還可以調整 ClearBass,增加低頻增益。

均衡器有一些默認模式,Apple Music下原聲模式算是比較舒服的。

2.3、APP

Headphones Connect這款軟體應該是我個人認為這個產品的一大敗筆,當然不止我一個人這麼認為,在蘋果的App Store中,評分只有2.4也足夠說明問題。主要問題集中在連接和耳機狀態顯示上,當進入APP中想要更改耳機設置及狀態的時候,都要等待2秒以上,顯示正在連接,但其實此時耳機一直連接著手機,並且在播放音樂。

此時其實耳機一直連著手機播放著音樂,但APP中卻顯示未連接。

WF-1000XM3 可以在APP中對兩側觸摸版的操作進行調整,但在目前的固件版本中可選設置並不多,可以將左右觸摸版分配環境聲音控制,基本播放操控功能及關閉觸摸版。除此之外,APP中還可以設置自動斷電,開啟模式下耳機會在取下五分鐘後自動關機,反之則不關機,不過在選擇不關機的設置下,耳機的藍色指示燈會一直閃,在旁人看來會十分奇怪,建議選擇自動斷電模式。

APP中還有一大問題是無法顯示充電盒電量,而且充電盒本身的LED指示燈也只有在電量低時才能有紅色LED指示。

2.4、信號連接

由於真無線耳機工作模式,之前斷連的主要原因是信號需要通過中繼方式,先會傳到一隻耳機(主機),再通過主機將另一個聲道的聲音信號傳輸到副機,而在傳輸的過程中就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周圍的信號稍微複雜就會使副機斷連,而常常發生的就是就是副機那側斷斷續續甚至無聲,雖然後續產品有通過Near-field magnetic induction communication-NFMI技術來優化主副機之間的連接,但是直連才是終極解決方案。目前蘋果有自己的直連技術,AirPods 在兩年半以前就做到了趨近完美;高通也在去年推出了TrueWireless Stereo Plus -TWS 技術,但是只能配合高通驍龍 845 的手機使用,預計今年第四季度會有一些廠商 推出支持 TWS 的產品。因為上述兩方案有一定的局限性及壁壘,SONY這一次採用了自研的傳輸方案,實際的體驗來看,基本上沒有一代降噪豆那般的災難性表現了。

斷連這個問題,基本上解決了,在信號非常複雜的區域還是有一定的干擾,在空曠環境下,我測得了50m左右的傳輸距離,但在機場、晚高峰的地鐵時還是出現了聲音斷斷續續的問題。

延遲也是很多值友關心的問題,在我日常使用的 iPhone X , iPhone 6s Plus,紅米Note3,Xperia 1以及 Galaxy S9 上測試了嗶哩嗶哩、優酷、騰訊視頻、愛奇藝、YouTube、吃雞-和平精英、王者榮耀等 APP,WF-1000XM3 在iPhone系下表現得都較好好,延遲感受基本上稍微落後於AirPods二代,但在安卓系手機中,視頻及遊戲應用延遲都很大。這個問題主要取決於視頻APP是否有音畫同步的修正信息給耳機,現在大部分的視頻網站的iOS客戶端對於真無線耳機的使用進行了簡單優化,但安卓下可能還需要完善。目前看視頻不用太過擔心,倒是打遊戲的延遲解決會很影響體驗,所以個人覺得玩槍戰遊戲以及音游的話還是去體驗一下才好,重度手游用戶強烈建議放棄該產品。

2.5、佩戴舒適性

關於佩戴舒適性這點上,我自己包括身邊體驗了WF-1000XM3的小夥伴都表示比一代強上不少,但是作為一款真無線耳機,還是和AirPods無法相提並論的,AirPods基本可以實現全天候舒適佩戴(不包括雨水環境),但WF-1000XM3在佩戴1~2小時後就會出現耳廓的疲勞,而且隨附的耳塞也存在一些適配問題,橡膠耳塞戴起來更容易疲勞,耳朵疼,而海綿塞比較容易滑出耳道,需要經常調整塞緊以達到更好的降噪效果。

3、總結

通過以上分析,相信大家對於這樣一款產品的有了清晰的認識,現將改進及購買建議匯總如下:

待改進點:

1、純降噪·無音樂模式下的降噪效果仍然有待加強;

2、佩戴舒適性及耳塞還有待提升;

3、連接切換方式可以進一步簡化;

4、耳機兩側觸摸區域自定義功能可以更豐富;

5、加入充電盒的電量指示及無線充電功能。

購買建議:

建議購買人群:

對純降噪·無音樂模式下降噪效果不在意的人群可以考慮,另外對於不需要在移動設備間切換耳機,但也有一定的音質要求消費者可以購買,音質上確實比AirPods強出一個耳朵。

不建議購買人群:

如果是使用Apple全家桶,且想要用這款耳機替代AirPods的消費者,不建議購買,在各個設備間切換實在不方便。

已有SONY-1000系列或者Bose QC 30(35)等降噪耳機的降噪剛需用戶,這一部分用戶眼裡,WF-1000XM3的降噪基本回到解放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什麼值得買 的精彩文章:

好物推薦:降噪標杆,BOSE 700 無線藍牙降噪耳機
沒有非買不可,只有適不適合——小米手環4NFC版解毒記

TAG:什麼值得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