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國設下圈套籌備對伊開戰,英國已被坑慘

美國設下圈套籌備對伊開戰,英國已被坑慘

美伊關係劍拔弩張,美國為可能發生的戰爭已經設好了圈套。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23日報道,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表示,華盛頓正在建組霍爾木茲海峽巡邏聯盟,世界多國將加入該聯盟。這已經是本月9日以來,蓬佩奧第二次鼓動此事。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美籌組聯軍「護航」霍爾木茲,所謀甚深。如果美國的計劃成了,多國駐紮霍爾木茲海峽,對伊朗極限施壓,一旦擦槍走火,美國可號召聯軍對伊朗宣戰,避免與之單挑。這個圈套,美國的盟友看得明白,精明如日本,一再表示不跟。而跟班小弟英國,早早入局,被美國坑慘。

故技重施

蓬佩奧在接受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WFTV9電視台採訪時稱,正在組建巡邏霍爾木茲海峽的聯盟,以保持海上航線的開放。全世界多國將加入巡邏聯盟。

蓬佩奧是做局者,他所稱「全世界多國將加入巡邏聯盟」,實際上是大忽悠。

本月9日,在同蓬佩奧及代理國防部長埃斯珀於國會山召開機密會議後,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向路透社記者詳細說明了這項計劃的細節。

鄧福德說,美國現在正與一些國家接觸,商討是否能夠組成軍事聯盟,以確保霍爾木茲海峽及曼德海峽的「航行自由」。

路透社的報道稱,這項計劃是近幾日才確定的,美國除了將為聯軍提供兩棲指揮艦外,還將主導巡邏行動。原則上,聯盟國家的商船由本國艦艇負責護衛,美軍則負責指揮、警戒監視和情報搜集。

美國指揮,盟友幹活。「今日俄羅斯」在報道中形容,華盛頓這是把扣押伊朗油輪的任務「外包給盟友」。

美國意圖很明顯,霍爾木茲海峽和曼德海峽那麼狹長一個地方,一下子擠進去多國部隊,摩擦在所難免,隨便一個借口,美國就能挑起事端,拉上聯軍跟伊朗正面衝突。

美國這招不新鮮,早在當年的伊拉克戰爭前夕,美軍就曾組建一個所謂的「意願者同盟」。這一次是故技重施。

盟友冷漠

對於美國別有用心的提議,盟友態度冷漠。

路透社7月19日報道,美國的盟友們不願增加投入武器和兵力,美國的這一提議遇冷。

路透社援引一名西方國家外交官的話稱,美國人想要打造一個「志願者聯盟」迎戰未來的攻擊,但沒有人希望走上這條對抗的道路,成為美國對伊朗施壓陣營的一員。

最先站出來反對美國提議的是日本。16日,日本防衛相岩屋毅對此事作出回應,稱「自衛隊現階段暫不考慮加入」。

23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又強調了一遍,日本的態度沒有改變,不會考慮派自衛隊參與美國提議組建的海灣地區「護航聯盟」,「就如岩屋大臣所說的」。

知事注意到,近日,日韓矛盾升級。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表示,如有必要可予協助調停。這個時候,日本自顧不暇,顯然不會去趟霍爾木茲海峽的渾水。

另據新華社之前的報道,英國海軍對是否增派艦艇前往中東仍在討論。法國一位官員向媒體表示目前無意在海灣增加軍事存在,法國希望緊張局勢降溫。

對此「阿拉伯門」網站日前分析稱,美國拉地區盟友聯袂組建意在遏制伊朗的軍隊,在囿於國內選情等因素無法對伊朗展開軍事打擊行動的形勢下,最大限度地對伊朗形成軍事震懾,同時此舉可以拉攏地區盟友,有助於美國「海灣北約」構想的落地,可謂「一石二鳥」。

可是,盟友不入局,美國現下就十分尷尬了。

騎虎難下

盟友不入局的原因,可能是看到已經入局的英國在苦苦掙扎,窘相難看。

此次美伊矛盾升級,英國是最積極替美國出頭的。

本月4日,直布羅陀地方當局在英國海軍協助下,扣押了運輸伊朗原油的「格蕾絲一號」油輪。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隨後將這稱為「好消息」。

一時間,讓外界誤以為英國如此能耐,大有和美國一起穩操勝券之勢。

可是到了19日,事情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當天伊朗扣押英國油輪「史坦納帝國號」,原來此前伊朗警告說要報復英國,不是說著玩的。

不光如此,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20日晚還公布了扣押英國郵輪的視頻片段,海上安全風險管理公司次日又發布了一段當時伊朗海軍「叫陣」英國軍艦的音頻。

視頻加音頻一起聽就很有意思了。

音頻顯示,伊朗海軍和附近的英國軍艦19日曾通過無線電互相「叫陣」。一名說英語的伊朗軍官在錄音中向「史坦納帝國號」喊話:「如果你們遵守命令,你們就會安全,立即改變航向至360度,完畢。」

經過一番「較量」後,「史丹納帝國」號油輪最終被攔下,隨後被護送靠岸。RT新聞評價稱,這段視頻讓人印象深刻,像看電影一樣。

美聯社22日則直接補一刀:曾經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無法阻止這艘船被扣押。

針對油輪被扣事件,英國外交大臣亨特此前聲稱,「無法接受」伊方的做法,並警告事件如果無法迅速解決,「會有嚴重後果」。

耐人尋味的是,英國警告伊朗,伊朗警告了美國。

19日,就在特朗普聲稱美軍在霍爾木茲海峽擊落了一架伊朗無人機後,伊朗外長扎里夫在推特上發了一張意味深長的照片,配文只有一個單詞「提醒」。

這張照片標出了美國和伊朗各自的邊界,並用紅點顯示出霍爾木茲海峽的位置。

美國《新聞周刊》評論稱,這張照片是在「提醒」美國在自己領土之外的行動有多遠,而這個地方離伊朗有多近。

面對強硬的伊朗,連美國都騎虎難下,英國該如何自處呢?早知現在,何必當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街知事 的精彩文章:

盛大閱兵式上,這國儀仗隊竟齊喊「向右看!一,二!」
「深夜暴打女子」者被刑拘,最高可判15年

TAG:長安街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