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安倍帶領執政黨「六連任」,日韓關係迎來新機遇

安倍帶領執政黨「六連任」,日韓關係迎來新機遇

iWeekly

當地時間22日,日本國會第25屆參議院選舉結果揭曉。安倍領導的自民黨和公明黨的執政聯盟獲得多數席位,拿下令和時代的首場勝利。然而,這場「六連勝」來得並不是那樣完美,安倍領頭的修憲勢力受到了重挫。隨著大選落幕,日本在新一階段面臨的各類問題再次浮出水面。

安倍迎來六連勝:連任容易,修憲困難

於22日清晨公布的投票結果顯示,由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在124個改選席位中共獲71個議席,其中自民黨獲57個議席,公明黨獲14個議席。加之兩黨已擁有的70個席位,執政聯盟在參議院共擁有141個席位,超過半數所規定的123個議席。

這一勝果意味著安倍已帶領執政聯盟成功完成「六連任」,其本人也將在今年11月成為日本憲政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首相。即使如此,安倍的「修憲計劃」卻依然舉步維艱。

實際上,自安倍上台後,他便提議修改憲法第九條,為自衛隊「正名」。根據日本的修憲流程,必須先在眾參兩院獲得三分之二以上贊成票,再通過全民公投,「修憲」才算正式通過。然而在此次的參議院選舉中,包括自公兩黨、日本維新會在內的修憲勢力未能獲得參議院三分之二以上的「絕對多數」。席位劣勢再加上日本民眾對「修憲」普遍的低支持率、各黨派長期無法形成共識等因素,「修憲」不得不暫緩。

與此同時,日本本次參議院選舉的投票率僅為48.8%,創下日本戰後國會選舉投票率歷史第二低值,這表明選民對選戰議題和推動朝野勢力變動的興趣不大。安倍與執政聯盟雖在參議院改選中保住了多數,但結果與2013年相比已失去了一部分席位。

大選之後,新的改變與挑戰

雖然「修憲」受阻,但本次參院選舉依然給日本政壇帶來了許多改變與挑戰。

本次參院選舉的最大改變體現在「多元化」上。2016年,日本正式頒布了相關法律條款規定「參政人員性別平等」。作為法律出台後的首次參議院選舉,本次女性議員候選人佔總人數的28%,最終共有28名女性當選,雙雙創下歷史新高。反對黨日本立憲民主黨候選人石川泰加在選舉中贏得席位,成為日本唯一一位公開承認自己是LGBT群體成員的國會議員。據了解,日本立憲民主黨曾將「多元化」作為競選口號,另外,兩位重度殘疾的候選人,包括患有進行性神經系統疾病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的福納古也同樣獲得了席位。

改變令人驚喜,但除了變化,安倍政府接下來還將面臨幕僚、內政、外交的三重棘手挑戰。在執政黨內部,安倍將於9月進行人事調整和閣僚改組;在日本國內,執政聯盟需要解決消費稅、老齡化社會等問題;在對外關係上,日本面臨日美經貿談判、日韓貿易摩擦等棘手外交任務。在目前中東霍爾木茲海峽緊張局勢和全球經濟走低的情況下,安倍處理國際關係的手段將對國內形勢產生深遠影響。安倍曾公開表示,「日本國民想要穩定,而不是混亂。」大選使得安倍守住了國內政權穩定的基礎,為了繼續維持穩定,《朝日新聞》猜測,安倍接下來將會更加「謙虛、慎重地」推進政治決策。

連任 調停,日韓關係會否迎來轉折點?

日本執政聯盟的「六連勝」加重了韓國對日韓關係進一步惡化的擔憂。據韓媒報道,韓國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安倍會借選舉成功之由繼續實行對韓經濟制裁。據悉,日本正在就是否將韓國「除名貿易白名單」徵集各方意見,並於本月26日在內閣會議上作出最終決定。韓國一旦「被除名」,所受到的經濟打擊將是「致命性」的,遠超日本已對韓實施的電子原材料制裁。文在寅再次呼籲安倍在兩國關係上「守住底線」,為韓日兩國民眾利益,竭盡全力解決問題。

韓國《中央日報》援引華盛頓消息人士的消息稱,如果韓國「被除名」白名單,屆時它將以退出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作為回應。作為日韓兩國的盟友,美國已派出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前往日韓進行「調停工作」。 22日,博爾頓與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谷內正太郎、日本外相河野太郎舉行會談。23、24日,他將繼續出訪韓國。

彭博社認為,隨著日本大選的結束,本周很有可能成為日韓關係的分水嶺,兩國關係是進一步惡化還是漸漸緩和,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安倍現在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是「把日本從愚蠢的對韓貿易戰中解救出來」。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她們憑什麼成為瞬息萬變的千禧世代心中的摩登繆斯?
日本突然宣布制裁韓國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