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毛主席領導「三灣改編」是組織變革的經典案例

毛主席領導「三灣改編」是組織變革的經典案例

史技

歷史借鑒,技術前沿,社會與組織變革趨勢。

關注

來源 | 濟學(jixue2002)

作者 | 李克勤

2400字 | 5分鐘閱讀

2007年9月,為紀念「三灣改編」80周年,寫了《毛澤東領導「三灣改編」是組織變革的經典案例》一文,現在看來企業也十分需要研究毛主席的組織變革理論與實踐。企業必須有堅強的組織,貫徹落實企業的使命、理念和戰略戰術,也就是要把企業的道,變成器,再從器裡面悟出新的道來,這些都可以從當年的三灣改編裡面得到一些啟示。

毛主席在《井岡山的鬥爭》里鮮明的指出:「紅軍所以艱難奮鬥而不潰散,『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毛澤東選集》合訂本,第64~65頁)。「支部建在連上」是毛主席領導的「三灣改編」的主要內容,實踐證明,那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組織變革。

01

三灣改編是秋收起義失敗後部隊在江西省永新縣境內三灣村進行的一次整編。

1927年9月29日,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到達江西永新縣三灣村。三灣村地處湘贛邊區的九隴山區,是茶陵、蓮花、永新、寧岡四縣的交界地,有50多戶人家,在山區算是較大的村莊。起義部隊到達三灣的時候,減員較大,人員不足1000人,組織很不健全,思想相當混亂。當時,部隊沒有建立基層黨組織,黨不能切實掌握部隊;僱傭軍隊的影響還嚴重存在;加之作戰失利,連續行軍,鬥爭艱苦,一些意志不堅定的人開始動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改進部隊存在的問題,不加強黨對軍隊的領導,不僅難以適應艱苦的環境,而且無法完成艱巨的革命任務。

為了鞏固這支新生的革命軍隊,適應革命鬥爭的需要,毛澤東在到達三灣的當天晚上,就主持召開了前敵委員會議,決定對起義部隊進行整頓和改編。

主要內容是:

第一,資遣一部分不願留隊的人員,部隊縮編為1個團,稱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

第二,在部隊中建立黨的組織,做到連有支部,營團有黨委,連以上設黨代表;

第三,規定官長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建立士兵委員會,參加部隊的管理,協助進行政治工作和群眾工作。士兵委員會由全體士兵民主選舉產生,在黨支部指導下進行宣傳、組織群眾的工作,組織領導士兵的文化娛樂生活,監督部隊的經濟開支和伙食管理。

「三灣改編」,確定了中國共產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保證了我軍的無產階級性質,從政治上、組織上奠定了新型人民軍隊的基礎,在人民軍隊的建軍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同時,「三灣改編」對於組織變革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

02

「三灣改編」對於組織變革的意義不僅僅在「變」上,更重要得是在於把握了「變」與「不變」的關係。

變,是道器變通之源。

關於變的慣用說法有很多,窮極思變;窮則思變;瞬息萬變;千變萬化;蛇化為龍,不變其文;萬變不離其宗;一成不變;至死不變等等。世界是運動的,變化就是運動的表現。

不過,人和組織又不能老是這麼變來變去,為變而變。

從哲學上講,如果只是單純的變化,那是庸俗進化論。

一個組織的變革,有兩種,一種應該是為實現其理想信念服務的,帶有道變性質,;另一種直接原因則是形勢所迫的變革,組織之道沒有什麼變化,這種變革只是結構變化而已。

三灣改編屬於前一種,通過組織變革,找到一種能夠保證組織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的得以貫徹落實組織架構,這才是這次組織變革的真正含義所在。

「三灣改編」正是創造性的提出並實施了「支部建在連上」的組織架構,由此黨的組織在部隊形成了系統,黨支部掌握了基層,黨對軍隊領導的制度得以確立。由於加強了黨的領導,開始改變了舊式軍隊的習氣和農民的自由散漫作風,部隊面貌煥然一新,凝聚力、戰鬥力空前提高。從而為我軍軍魂不變的提供了帶保障性的組織架構。

1957年,曾經跟隨毛主席參加過「三灣改編」的羅榮桓元帥曾在《秋收起義與我軍初創時期》說:「三灣改編,實際上是我軍的新生,正是從這時開始,確立了黨對軍隊的領導。當時,如果不是毛澤東同志英明地解決了這個根本性的問題,那麼,這支部隊便不會有政治靈魂,不會有明確的行動綱領,舊式軍隊的習氣,農民的自由散漫作風,都不可能得到改造,其結果即使不被強大的敵人消滅,也只能變成流寇。當然,三灣改編也只是開始奠定了新型的革命軍隊的基礎,政治上、思想上的徹底改造,是一個長期鬥爭的過程。」

實踐證明「三灣改編」是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重要開端,在人民軍隊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三灣改編」為我軍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90年的穩定保障,並且還將繼續發揮作用。

03

結論:組織的變與不變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把握好不變,才能把握好變。

把握好不變,就是講原則性,把握好變,就是講靈活性。毛主席領導我黨我軍的成功實踐證明,靈活性的大小和原則性的大小是正相關的,也就是說,原則性越強,靈活性越大,而不是相反。

特別要注意的是原則本身的問題,確定什麼樣的原則,這是道層面的工作。這個對於任何組織及其變革,都是極其重要的。

毛主席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就是因為毛主席最善於把握變和不變的關係。

三灣改編,是變,本質上是道變,也就是軍隊從舊而新。此前,雖然軍隊的領導人和成員變了,但軍隊內在的文化沒有專門進行變革,舊軍隊的道暗中依然在起作用。

毛主席正是洞察了當時軍隊這個暗中「不變」的東西,有針對性的加以變革,才會道器變通。

這是三灣改編,對於現代企業組織變革最重要的啟示。

李克勤後記:道不是不變,只是相對於器而言,變的周期(頻率)要小得多。因此,人們容易忽視道的變化。三灣改編就是軍隊道的變化,並且立馬將變化的道器化為制度,即文中提到的那三點,一點都不可少。

毛主席在成為黨和軍隊領袖之前,就顯示了他超群的智信仁勇嚴,人們對他的認識也有個過程,這需要從多角度,多方面來進行。

我們現在都知道制度的重要性,可是要注意的是,在制度之前還要有組織以及組織變革,這樣再來強調領導組織和組織變革的人,以及參與者,就是順理成章了。

離開了組織,離開了人,談制度是空洞的。

是讓人想不通的,也說不通的,當然也行不通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鏈說 的精彩文章:

中國貨幣史之從起源到統一

TAG:i鏈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