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一個字影響了中華民族兩千年,成為歷朝歷代治國標準,是啥?

劉邦一個字影響了中華民族兩千年,成為歷朝歷代治國標準,是啥?

兩千多年來,漢高祖劉邦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就是大老粗一個,仔細琢磨便會驚訝的發現,我們都被這個貌似忠厚質樸的文盲忽悠了,劉邦這個人物不簡單,他一個沒有什麼文化的人,卻成就了一番大事業,他建立的許多規章制度直到現代社會仍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它略過不提,單是他大力宣揚身體力行的孝文化,就值得我們用心玩味了。

根據考古發現與文獻記載,最早的「孝」字見於殷商的卜辭,說孝的觀念始於父系氏族社會時期大致不會錯;到了周王朝時,孝的內涵主要是尊祖敬宗與傳宗接代,代表思想則是孟子提倡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儒家對孝的闡釋,孝文化有了新的發展變化。著名大孝子曾子提出「民之本教曰孝」的觀點,即後世人奉為圭臬的「百善孝為先」。沒有了孝,一切善行都是無源之水,皆是偽善。隨著儒家經典《孝經》的出現,孝的思想逐漸深入人心,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在經歷了與項羽爭雄逐鹿的崢嶸歲月後,劉邦笑到了最後。秦法苛竣二世而亡的殷鑒不遠,劉邦決定反其道而行,推行「無為而治」的黃老政策。隨著角色的進入,劉邦很快又意識到了天下可以馬上得之,卻不能馬上治之的道理。從前,他對儒家思想嗤之以鼻,甚至還曾經做出「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的出格之事。現在身份與往日不同,他必須重新審視儒家,最終決定牛刀小試,先在「孝」字上大做文章。

高祖二年(前205),劉邦令舉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率眾為善者,置為三老。三老掌教化,每鄉一人,從眾多的鄉三老人中選擇一人為縣三老。遇到事情,地方官縣令、丞、尉三人向縣三老請教,共同處理政事。此舉,有力推動了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政治的穩定。

為了繼續推行孝文化,狠抓精神文明建設,劉邦詔告天下臣民:「人之至親,莫親於父子,故父有天下傳歸於子,子有天下尊歸於父,此人道之極也。」劉邦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為了為天下臣民做一個表率,高祖六年(201)劉邦尊父親劉太公為「太上皇」。對於「太上皇」這一尊稱,唐人顏師古解釋道:「太上、極尊之稱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號曰皇。不預治國,故不言帝也。」

尊父親為太上皇並非劉邦首創,歷史上第一個為父親上尊號「太上皇」的人是秦始皇。秦王掃六合、統一寰宇,車同軌、書同文,立下不世之功,覺得再稱王有些不合時宜了。李斯洞察了他的心機,於是建議贏政稱「泰皇」,因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贏政斟酌再三,去掉「泰」字,采上古「帝」位號,稱「皇帝」。大概突然覺得老子才是天下第一,於是追尊亡父秦莊襄王為「太上皇」。劉邦雖然是依樣葫蘆,但二者有所不同,秦始皇尊的死去的父親,漢高祖尊的是活著的父親。

其實,漢高祖做出的這番舉動,並不是出於本心,而是被逼無奈,說是順水推舟可以,但絕不是什麼良心發現。

原來,從小不喜歡干農活、遊手好閒、招惹是非的劉邦一直不招父親待見。後來劉邦起兵造反,劉太公流離失所,吃夠了苦頭。與項羽逐鹿中原,成為階下囚的劉太公又差點被項羽扔鍋里煮了,險些丟了性命。即便是劉邦富有四海,成了皇帝,劉太公也仍然對他不假以顏色。劉邦在天下臣民面前又拍胸膛又吐唾沫的推廣孝道,當然不能自打耳光,因此在日理萬機之餘,「五日一朝」去探望父親,盡人子之孝。可是劉太公見了他,非但沒有絲毫的畏懼之意,反而與從前一樣不是給他甩臉子,就是大喇喇訓斥兒子,搞得劉邦顏面盡失(如家人父子禮)。時間一久,劉邦一想到去見父親就頭疼無比。

這天,劉邦又硬起頭皮去見劉太公,才到門口,就見父親手裡拿著把掃帚候在門口。劉邦不由心底泛起了嘀咕,莫非這老頭要用掃帚給自己尊臀上來幾下不成?這要是傳將出去,豈不是天大的笑話?心裡躊躇,左右已經上前扶他下車了。還沒等他開口,戲劇性的一幕上演了:只見劉太公立即躬身做掃地狀,恭恭敬敬倒退著給兒子讓開了路。

劉邦見狀,以為這個糟老子又出什麼妖蛾子呢,急忙上前攙扶,嘴裡連稱不敢當。哪知劉太公堅持道:「帝、人主。奈何以我亂天下法?」劉邦聞言頓時醒悟過來,父親終於開竅了。於是就坡下驢,由著老頭把戲份作足(「擁彗卻行」)。

這一次父子二人見面,再沒有了從前的尷尬,雙方會面氣氛輕鬆愉快,並對雙方關心的問題相互交換了意見與建議。

劉邦知道,以父親的情商肯定不會有今天這樣的表演,一定是有高人點撥。事後一打聽。果然。令劉太公開竅的人是太公家令,他語重心長地勸說老頭:「天無二日、土無二主。皇帝雖子,人主也;太公雖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則威重不行。」(《漢書-高祖紀》)老頭一琢磨是這道理,於是一改從前模樣,本色出演了一幕好戲。太公家令替劉邦說出了他想說不能說的話,替他解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大喜過望之餘賜金五百斤。不久,即尊父親為「太上皇」。

尊父親為「太上皇」,令劉太公盡享人間榮華富貴,也令劉邦在天下臣民面前樹立起了至孝的形象。

成為太上皇沒多久,劉太公又樂不起來了,劉邦見父親鬱鬱寡歡,找來他身邊伺候的人詢問源由,這才明白事情原委:原來,劉太公現在雖然貴為「太上皇」,卻出身低微,加上人上了年紀,總喜歡懷念從前「沽酒賣餅、鬥雞蹴鞠」的市井生活。一句話,他想老家了。

劉邦好不容易找到了做孝子的感覺,豈能錯失良機?當即吩咐有關部門,仿照家鄉沛縣豐邑街里的樣子,在太上皇居處附近大興土木,一比一的比例克隆了一個集市,為了讓父親開心,索性孝順兒子做到底,將街坊鄰居全遷來新址居住(「徙諸故人實之」)。史稱,「衢巷棟宇,物色唯舊,士女老幼,相攜路首,各知其室。」

甚至就連他們養的狗啊、羊啊、雞啊,這些東西,都不會走錯道,都誤以為這裡就是家了。這一下子,劉太公如魚得水樂開了懷,逢人便誇自己家老三是個孝順兒子。

改善與父親的關係,明顯是一舉兩得雙贏的事情,自然是酈食其、叔孫通那幫子儒生想出來的主意。儒家對統治者治國思想的不斷滲透,終於令劉邦領悟了儒家思想潤物細無聲的高明。高祖十二年(前195),平定淮南王英布之亂的返回長安途中經過山東,劉邦親自以「大牢祠孔子」,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祭祀孔子的皇帝。

兩漢時期,除了西漢漢高祖劉邦、東漢漢光武帝以外,西漢自惠帝以下,東漢自明帝以下,所以帝王的謚號都有一個「孝」字。顯然,劉邦提倡的以孝治天下是一以貫之的。

維護統治的延續與穩定,「孝」之時義亦大矣。都說劉邦沒文化,其實真正沒文化的人是吃瓜群眾,劉邦不但有文化,而且還是大文化。他一力推行實施的「孝」文化,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劉邦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或者是真,但至少他是讀過《論語》的,尤其是論語中的「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劉邦的後世兒孫漢宣帝是個大嘴巴,他說的「導民以孝,則天下順」一針見血,捅破了窗戶紙。與漢高祖相比,這孩子還是太年輕,政治不成熟。就是比起漢武帝來,他也差的不是一點兒,漢武帝顯然是明白先祖的良苦用心,他乾脆來了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具體作法則是推行孝廉制度。想當官,不孝順父母門都沒有。至於「察孝廉、父別居」乾脆就是東漢的歪嘴皇帝念錯經的緣故了。

有人說,北宋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是在吹牛,但若從劉邦一個字就影響國人兩千年來看,半部《論語》治天下更是沒有一點問題了。

在劉邦和他後世子孫的身體力行下,孝文化成為主流思想,甚至出現了「移孝作忠」,「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的觀念。透過表象看本質,「流氓皇帝不可怕,就怕流氓皇帝有文化」,說的應該就是漢高祖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風宋月 的精彩文章:

倚天中被極度低估的高手,武功僅次於張三丰陽頂天,死的非常憋屈
玉帝為啥要每隔七天派人用飛劍穿沙僧胸肋百餘下?其中藏一大秘密

TAG:唐風宋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