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六下江南,每次都去給朱元璋掃墓磕頭行大禮,不愧是千古一帝

康熙六下江南,每次都去給朱元璋掃墓磕頭行大禮,不愧是千古一帝

據《清史稿》記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31歲)到四十六年(1707年,54歲),聖祖曾六下江南。其中四次全都是由江寧織造曹家接待,惹得同行十分眼紅,可曹家卻是有苦說不出。曹寅去世的時候,江寧織造府賬上銀子虧空高達300萬兩,導致曹家後來被兩次抄家,這才有了曹雪芹的《紅樓夢》。

好了,言歸正傳,康熙下江南當然不是像孫子乾隆那樣遊山玩水,旨在「安當思危,治不忘亂。」努爾哈赤屠殺漢儒,皇太極六掠中原,多爾袞剃髮易服,使得中原漢人"夷夏之辨"觀念更加強烈。所謂「父債子還」,為了安撫江南士子躁動的情緒,康熙只有親自出馬,同時視察各地工程吏治。

不過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康熙六下江南,每次都到明孝陵給朱元璋掃墓。不僅如此,他還三跪九叩行大禮,這讓隨行眾臣極為不解。在山東你跪拜孔廟情有可原,可你向朱元璋磕頭算是個什麼事!清朝是滅亡明朝的幫凶,兩者之間本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幹嘛貶低自己抬高別人?然而令眾大臣驚訝的事情還在後面。第三次南巡的時候,康熙親筆寫下「治隆唐宋」的牌匾稱讚朱元璋的文治武功。

康熙此舉實屬石破天驚,當朝皇帝公然推崇前朝君主,豈非大逆不道?但是康熙有他自己的考慮,古人云「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康熙作為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擒鰲拜、平三藩,收復台灣,打敗葛爾丹和沙俄,比之朱元璋有過之而無不及。康熙是要做「千古一帝」的人物,自然要有千古一帝的胸懷,承認朱元璋的成功不僅體現了康熙的帝王胸襟,更是立志超越的表現。若想收買人心,只要給錢給官給女人就行了,何必自降身價呢

參考資料:《清史稿》《南巡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秘史趣聞 的精彩文章:

明朝首富沈萬三,朱元璋問桌上「豬蹄」叫啥,他三字回應逃過一劫
他被俘8年不降,朱元璋用3000人換他一條命,劉伯溫卻說不可

TAG:秘史趣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