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三伏天吃苦、吃酸,少吃「它」,多做兩件事,濕寒趕跑病不找

三伏天吃苦、吃酸,少吃「它」,多做兩件事,濕寒趕跑病不找

人們說「苦夏難熬」,多是因為三伏天的酷熱,不但酷熱,還潮濕,少風,悶,整個夏天人都會精神疲乏、食欲不振、昏昏欲睡。雖然大自然給我們創造了嚴酷的條件來考驗我們,但同時也是人們去病除寒的一個好機會。

所以安然度過三伏天,乃至好好利用三伏天,對於我們的身體來說有一個積極的作用。常說的「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天的「熱」來預防和改善因冬天的「冷」而觸發的疾病。三伏天做對三件事,為一年養生打好基礎。

三伏天吃苦、吃酸,少吃「它」,多做兩件事,濕寒趕跑病不找

吃:三伏天飲食

多「溫」少貪涼

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吃冷食涼食,是很多人的習慣。冰西瓜、冰水、冰飲料,是很多人的最常吃的,特別是大汗淋漓之後,猛地喝一頓冰水,那叫一個「痛快」。但是這樣一時的痛快,是以損害長久的健康為代價的。

現代人為什麼多腸胃病,多濕氣,和吃得不當有很大的關係。本身這時候我們的體溫較高,吃過寒的食物,會刺激胃黏膜血管的收縮,使胃液分泌減少,使腸胃蠕動過快,食物不能充分的消化吸收,容易出現腹瀉、腹痛等情況。而常吃寒食,損耗脾陽,日久脾胃會變虛,吃什麼都沒胃口。

而像西瓜、綠豆粥,這些食物,本身就是寒性的,在天熱的時候適當吃一點,可以降降溫。建議不要冰鎮後再食用,以免涼過頭了,降溫就變成傷身。

其實在很熱的時候,喝點溫水,熱水,能夠起到發汗解表、清熱疏通的作用。大家不妨在喝溫水之後留意一下,會發現反而比喝冰水更解渴。

適當吃「苦」,多酸咸

苦味食物有清熱解暑的效果,比如常見的苦瓜。苦瓜不但清熱解暑,還有開胃健脾等功效,正可以改善三伏天沒有胃口。苦瓜素還有利於肝臟排毒,還能阻止脂肪的吸收,對於減肥者來說是很理想的食物。而且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對於高血脂、高血糖者也是不錯的食材。

帶芯蓮子、百合,這2樣苦味食物,可以降心火、補脾腎,對我們的肺也有好處。對於那些在三伏天容易煩躁、失眠、肝火旺、便秘的人,都可以適當吃一點。

帶苦味的食物還有苦蕎麥、苦菜、芹菜、苦菊、蘿蔔葉等,建議可以在日常飲食中增加一些,輪換著吃。

但同時這個時候暑濕嚴重,如果本身濕氣較重,就不可過多食用苦味,以免瀉燥過度,加重暑濕。

三伏天大量出汗,鹽分流失多,津液損耗大,所以要增加酸味食物的攝入,比如菠蘿、西紅柿、酸梅湯等,也要適當吃點鹹味補充鹽分。中醫常言:「心主夏,心若緩,急食酸以收之。」

做:艾灸正當時

艾灸是提陽之法,寒濕是萬病之源。三伏天自然界陽氣最旺,而艾灸是提振陽氣的最佳方法之一,三伏天做艾灸,在雙重陽氣作用下,是祛除身體各臟腑寒濕,活絡全身經脈是最好的時機,是平時做艾灸效果的3倍。所以民間有說法:三伏天艾灸,勝吃千年人蔘!

經常使用空調者:可以多灸大椎穴、風池穴,預防空調病,改善頸椎不適。

健脾祛濕:多灸足三里穴、關元穴、豐隆穴、中脘穴

宮寒痛經:多灸神闕穴、氣海穴、關元穴

泡:多泡腳濕氣跑

很多人三伏天是在空調房度過的,該出的汗沒出,其實對健康是不利的。可以通過熱水泡腳的方式,刺激腳底穴位,對於提振陽氣,改善失眠、心神不寧、疲乏無力都有不錯的效果。也可以通過發汗來去除身體的濕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醫話健康 的精彩文章:

一個小動作,男人做了補腎,女人做了瘦腿,搞起來
肚子不餓卻「咕咕」叫,你要當心了,預示這個重要部位出現病變

TAG:尋醫話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