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周杰倫憑什麼和蔡徐坤比流量?」

「周杰倫憑什麼和蔡徐坤比流量?」

這兩天娛樂圈的熱鬧,想必大家都沒有錯過。

畢竟,這是一場下到00後、上到70後的瘋狂戰役。

它的名字,叫「超話打榜」。

參與其中的人,分為兩個群體。

偶像蔡徐坤的粉絲。

和周杰倫的粉絲、歌迷、好感路人以及周杰倫粉絲的粉絲,還有周杰倫朋友的粉絲...

單從字數上,似乎也能看出勝負。

沒錯,這場流量之戰,最終以周杰倫超話突破1億影響力的破紀錄數據取得勝利。

輸贏已定,可有些話,影妹還是想要一吐為快。

01

拉開這場「戰爭」帷幕的緣由,來自豆瓣一個路人的誠心發問。

「周杰倫連超話排名都上不了,演唱會的票為什麼還那麼難買?」

這讓一部分周杰倫粉絲小小的腦袋充滿了大大的疑惑。

咦?

超話是什麼?

有人把這條帖子轉發到微博上,轉發量瞬間突破5萬。

雖然仍有大部分粉絲歌迷並不知道超話是什麼、有什麼用、怎麼排的名。

但絲毫不妨礙他們想要為了偶像「一雪前恥」所燃起的中二鬥志。

於是,開始有傑迷拿起手機在網上虛心求問——

到底怎麼打榜啊?

這迷茫又彷徨的樣子,讓人忍不出笑出聲。

緊接著,有人開始出教程。

有人邊摸索邊在粉絲圈裡號召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這個以傑迷為首自發組成的「夕陽紅」中年粉絲團,勢必要為杰倫拿下本周超話榜第一名。

不過,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即便短短一天之內,周杰倫就由原先的百名之外,一躍上升為第二。

但想要躋身第一,還是有一定難度。

因為榜首不是別人,正是如今第一流量蔡徐坤。

眼看著第二名越逼越近,蔡徐坤的粉絲也坐不住了,他們開始反擊。

就這樣,一場拉鋸戰正式打響。

打的實在是熱鬧——

一邊,是蔡徐坤粉絲拿出積攢多久的超話積分,猛烈進攻。

他們的能力不容小覷。

一開始緊緊的把周杰倫壓制在第二名,且穩當保持著十萬的差距。

另一邊,開始有更多其他屬性的人參與到周杰倫的陣營中來。

不單單是歌迷粉絲;也有只是單純喜歡聽周杰倫音樂的網友;

或者喜歡周杰倫的明星和他們的粉絲;

當然,還有一群不屑於流量,想看著所謂頂級流量是如何被打到一敗塗地的路人朋友。

拉鋸戰持續了一天。

最後周杰倫超話成功登頂。

持續上升後突破了1億影響力,創下了第一次破億紀錄。

一周結束,這場流量之戰、熱鬧之爭也平息落幕。

餘溫雖有,但大部分人都已散去。

狂歡過後,忍不住想一想——

贏了也爽了,可這又能改變什麼嗎?

02

或許有人還是疑惑——

超話究竟是什麼?

對於不熟悉當下飯圈的人來說,這個名詞相當陌生。

它是微博上的一個熱門功能。

類似於社區屬性,把一群有著同樣愛好人固定在一個圈子裡,互相討論交流。

明星,便是其中一類。

一開始,粉絲只是在各自喜愛的明星超話里,為其打call,或交流一些追星心得。

後來他們學會賺取積分和討論量。

使自己的偶像,在排名榜中的位置更加靠前。

所以漸漸地,超話排行榜這種有著競爭屬性的榜單。

就發展成了「證明誰更紅」的一種代表。

它的排名前後,靠的當然不是明星藝人自身的實力,而是粉絲日夜刷榜以及氪金的流量。

誰的超話排名靠前,誰的微博轉評量多,誰天天上熱門。

誰就是當下最有門面,最有話語權的最紅偶像。

是的,不靠作品,也不靠實力。

一切只靠數據說話。

這,就是流量時代的基本狀態。

在這個時代里,數據是膨脹的,而實力,卻是虛浮的。

微博大V曾經做過一個統計,《流浪地球》上映期間,吳京的每條微博大概有2000條轉發。

然後他以此為單位,把每2000轉發稱為「一京」。

然後拿它和其他娛樂明星、商業明星、媒體明星等大V對比。

比如黃渤、何炅、雷軍、湖南衛視等,熱度大概也是「一京」左右。

但如果對比的是真·流量明星,差距可就是天壤之別。

這個榜單看起來十分驚人,可它就是真實存在的。

當然也有人懷疑,真有這麼高的數據嗎?

這其中有水分吧?

不用想,水分肯定是有的。

央視早就報道過這種虛假數據的大量存在。

可,有人會在意嗎?

粉絲沉浸在這樣龐大的數據中,自我滿足和狂歡。

明星享受著這種巨大流量帶來的利益。

商家也願意為這樣的流量買單。

其他無論什麼——

真相,或者是實力,都已經不再重要。

03

一個好玩的現象:

明星愛豆的粉絲,一言不合就愛撕逼。

撕的方式簡單粗暴。

不是想盡各種惡毒辭彙進行人身攻擊,就是做一張大表來對比實績。

對比的內容也很直白。

主要看看出道以後,誰的資源更好,誰的流量更高。

接了幾部一番劇,上了幾檔綜藝,出了幾張專輯,手裡拿了幾個代言?

劇的收視怎麼樣,綜藝點擊量怎麼樣,歌曲銷量怎麼樣,代言的帶貨力又怎樣?

但就只拼數據。

絕口不提業務實力。

作為演員,劇的口碑怎麼樣?在劇中演技怎麼樣?

做為歌手,唱歌水平和歌曲傳唱度怎麼樣?

作為愛豆,舞台表現力又怎麼樣?

為什麼不比?

因為無貨可比,因為並不在乎。

實力有什麼用?

多的是有實力也接不到戲的,也混不下去的專業演員和明星。

流量有什麼用?

它可以讓毫無演藝經歷的偶像做女主,可以讓身經百戰的前輩當綠葉。

它,才是這個時代最大的贏家。

有人說,周杰倫和蔡徐坤的這場流量之爭,清晰的劃分除了兩個時代的不同面貌。

在過去的時代里,演員藝人想要一舉成名和維持名氣。

靠的是作品、是實力,是實力成就偶像。

23歲的劉燁,拿到了金馬影帝。

26歲的章子怡,拿到了金像獎影后。

23歲的周杰倫,拿到了金曲獎。

即使不是粉絲,提起他們,我們依然能輕而易舉的說出代表作或者經典形象。

而如今,同樣是20多歲的愛豆們,背負著這麼大的流量靠的又是什麼?

更多的是炒作,是營銷,是流量製造偶像。

只要抓住觀眾們的一個G點,就不愁紅不起來。

只要有了流量,就沒人再會去深究他們實力到底有多強。

唱的不好沒關係,演的不好也不怕。

長的到位就夠了,話題到位也夠了。

同樣,如果提起他們,我們依然可以感知到他們的名氣。

可他們究竟是為何而紅,有什麼作品,演過什麼電影。

我想,除了粉絲之外,大概沒有多少人會知道。

這樣一個流量主導的時代。

真正的偶像,已經變得模糊不清,虛幻不實。

他們再也沒有像周杰倫、張國榮那樣清晰獨特而令人記憶深刻的面孔。

而是千篇一律的,成為了流量的產物。

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

這場對戰中,周杰倫的贏到底能改變什麼?

其實,什麼也無法改變。

這樣的時代已經來了,無法逆轉。

日後,它也許會變得更加張狂和肆虐。

可我仍然想要說,數據,終究只是數據。

十幾年過後回頭看,有的人,留下的是作品,是面孔。

而有些人,留下的,只有一堆數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天堂 的精彩文章:

鄭爽楊紫新劇收視率差距懸殊,唐嫣新劇加入競爭,暑期檔誰能贏?
周杰倫超話躍居第二僅次蔡徐坤,粉絲邀請阿信打榜,ikun慌了

TAG:電影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