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富豪偶得一塊奇石,結果卻因它家財散盡,乾隆化身「接盤俠」

富豪偶得一塊奇石,結果卻因它家財散盡,乾隆化身「接盤俠」

普通老百姓,最關心的莫過於皇家的奇聞趣事。但是,流傳下來的趣事並不一定都真實發生過。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件事,普通老百姓「觸手可及」,是一段可以觸摸的皇家趣事,而它就發生在北京的頤和園。

北京頤和園,婦孺皆知的清朝皇家園林。在頤和園樂壽堂前的院子里,有一塊超大個的「奇石」,它正是今天的主角。事實上,這並不是一件普通的「奇石」,而是一件明朝的文物。當年被明朝富豪「米萬鍾」所發現。

米萬鍾,不僅僅是一位富豪,還是一位「奇石」愛好者。每天總是到處收集各種奇石,這塊超大個的「奇石」是老米在房山的山溝里發現的。遇到之後,老米對它情有獨鍾,喜歡的不得了,一心要把這塊超大個的「奇石」運回家。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交代一下。這塊「奇石」,長八米,寬二米,高則達到了四米,重量則以噸來計算,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傢伙」。明朝,也就是三四百年前,那個時候交通運輸還處於馬車、牛車的時代。把這樣一個「大傢伙」運回家,談何容易。

儘管要面對重重困難,「奇石」愛好者老米依然堅持要把它運走。於是,老米出錢、出力,把這塊超大的「奇石」往家運。然而,這個過程需要耗費的財力、物力太大,富豪米萬鍾根本無法承受。結果,當「奇石」從房山的深山運到房山良鄉的時候,富豪米萬鍾家財散盡。

由於家財散盡,老米運「奇石」回家的願望只能放棄,而「奇石」則被丟棄在房山良鄉的路邊,被人稱之為「敗家石」,無人問津。若事情到此結束,「奇石」的經歷尚不夠傳奇。接下來,「奇石」遇上了它的新主人——乾隆。事情也是過於湊巧,乾隆祭祖恰好路過良鄉,又碰巧遇到了這塊「奇石」。

與當年的富豪老米一樣,乾隆對這塊「奇石」也是一見鍾情,想把它運回自己的皇家園林——「清漪園」(註:即現在的頤和園)。但是,那個時候「清漪園」已經修建好了。若是要把這塊「奇石」運進去,必須把門拆了才行。鑒於此,皇太后出面勸阻乾隆運石進園。然而,乾隆心繫於石,始終無法放下。

於是劉墉給乾隆出謀劃策,說這塊巨石形似靈芝,能夠給大清帶來祥瑞之兆。乾隆將這套說辭轉述給皇太后,結果皇太后聽完也頗為開心。自此,這塊「奇石」搬進了「清漪園」(註:即現在的頤和園),賜名「青芝岫」,直至今日。但是,頤和園的導遊依然會對來往的遊客說,千萬別跟這塊石頭合影,因為它還有個名字叫「敗家石」,不吉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像雜彈 的精彩文章:

北京舊小區「免費」裝電梯,居民刷卡乘坐、幸福感十足,羨煞旁人
中國的「土耳其」!張掖七彩丹霞100隻熱氣球浪漫「起航」

TAG:影像雜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