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公開論文的審稿意見,你慌嗎?

公開論文的審稿意見,你慌嗎?

摘要

公開同行評議是開放科學的重要一部分,我們慌或者不慌,這個趨勢可能無法阻擋。

PLoS 最近宣布(經作者同意後)公開旗下期刊的同行評議意見,另有若干經濟學期刊正伺機而動。

魏春麗 /南京大學

公開論文的審稿意見,你慌嗎?

註:該圖片來源於PLoS

當前的論文審稿制度是單盲(審稿人知道作者是誰,但作者不知道審稿人是誰)或雙盲(審稿人和作者互相不知道對方是誰),無論哪種,審稿人的信息是不公開的,或許是出於對審稿人的保護。

但在保護了審稿人的同時,匿名也使得審稿人的貢獻難以被學術界認可。

同行評議的危機

國內外學術論文自投稿到發表需要經過兩至三輪同行評議的打磨,歷時數月至幾年不等,作為『科學守門人』,審稿人的學術貢獻功不可沒。

但是,他們的貢獻在過去三百多年裡一直未被充分認可(或許只是在論文的致謝中被匿名提及)。因此,部分學者並不願意承擔審稿任務。

此外,近年來全球範圍內期刊論文數量大幅增加,而審稿人並沒有大幅增加,隨之而來的是審稿質量下降[1]。

同行評議因此出現了危機。

PLOS期刊現已公開發布同行評審

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LoS宣布從2019年5月22日之後,作者可以把該論文的同行評審意見及修改過程與論文一同發表[2]。

自從去年秋天簽署了ASAPbio的公開信函(該信函致力於追求透明的同行評審措施)以來,PLOS朝著更加開放透明的論文出版流程邁出了一大步。

公開發布同行評審後會怎樣?

和傳統同行評議模式一樣,該同行評審類型默認為單盲評審,但審稿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是否在評論中署名。

而新增到同行評議流程的一環是作者決定是否將完整的同行評議記錄隨被接受作品一同發布。

該文稿集主要包括編輯的最終決策信函、審稿人的評審意見以及作者對稿件修訂意見的反饋。同行評審歷史記錄將有自己的DOI,使審稿人的工作得到認可。

如果審稿人選擇實名評價,那麼審稿人的名字也會出現在已發布的評論中,當然他們也可以選擇匿名評價。上圖為加入該理念後的同行評議流程。

部分期刊在試驗該同行評審模型之後發現,該模型所提供的反饋質量與其他模型一樣好,所以我們認為通過提高問責制和透明度,模型的反饋質量會更好。

PLoS正在構建模型基礎,同時從已有示例中吸取經驗教訓。

該模型可以為作者提供更多選擇,使他們的研究成果和出版過程開放,同時也能展示出論文評審的嚴格性。

開放存取外的「開放」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 是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開放同行評議是開放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提高同行評議透明度的價值很大,但是PLoS認為出版同行評審記錄是解決對審稿人的嘉獎和提高公眾對同行評審過程的認知這兩個基本問題的關鍵第一步。

到目前為止,開放存取使學術思路、研究方法和實驗數據等研究成果更易被公眾獲取,進而加快學術傳播和交流速度。

同時,同行評審歷史記錄也可以成為傳播同行評議相關知識的材料來源,其內容是機器可讀的,可為科學學與科學計量研究提供豐富的數據來源。

參考文獻

[1] 李江. 認可審稿人的學術貢獻. 圖書情報知識, 2018, 5.

[2] https://blogs.plos.org/plos/2019/05/plos-journals-now-open-for-published-peer-review/

公開論文的審稿意見,你慌嗎?

合作事宜:market@stimes.cn

投稿事宜:tougao@stimes.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豬八戒」可以給「唐僧」輸血了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