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筆法課:書法如何寫出「隸意」之筆?看王獻之絕妙處理!

筆法課:書法如何寫出「隸意」之筆?看王獻之絕妙處理!

總第一五八三期;歡迎關注。

編者按:本文繼續講解,王獻之的書法中,如何巧妙的運用隸書筆法,為書法增加綿長隸意?——「書法入門」(ID:shufarumen)

王獻之《授衣帖》「感」字的「戈鉤」拋出了一道怪異的弧線(圖13—1),它的波浪式外拋流程顯然與「戈鉤」的慣常內拋線路(圖13—2)大相徑庭。

圖13—1 王獻之《授衣帖》「感」字

圖13—2 王羲之《頻有哀禍帖》「感」字

請嘗試著轉動視角,從西南方向東北方儘可能平行地觀察這道弧線,然後再恢復正常視角,看一下漢《西嶽華山碑》「遷」字的末筆波畫(圖13—3),你發現了 嗎,二者的弧勢竟然基本一致。

圖13—3 東漢《西嶽華山碑》「遷」字

小王其實正是將隸書波法略作包裝後以「戈鉤」的方式重新推出的,復隸法之舊而反獲了「陌生化」的新奇美感。

圖13—4 王獻之《奉對帖》「盡」字

《奉對帖》的「盡」字(圖13—4)顯豁地以隸筆發波,製造出正常情況下行書不大可能出現的悠然橫擺的美妙動勢。

圖13—5 王獻之《東山帖》「給」字

圖13—6 王獻之《廿九日帖》「深」字

圖13—4 王獻之《思戀無往帖》「塞」字

圖13—4 王獻之《授衣帖》「及」字

「小王」化用隸筆的更常用的方式是在捺畫中注入「波」的因子(圖13—5至圖13—8),若不經意間,一種「野渡無人舟自橫」的「味外之味」隨波蕩漾開來,蕭散簡遠,妙在筆畫之外。

【王獻之筆法系列】

01、王獻之「改體」——如何變「鋒」

02、二王筆法:「一筆書」和「八面出鋒」

03、「切鋒」起筆法,二王父子誰更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入門 的精彩文章:

與眾不同的張瑞圖,他的書法才是真正的「矮大緊」!
王羲之書法的時代「底色」——媚趣

TAG:書法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