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從吸塵器到吹風機,這家公司的每一枚馬達都有自己的個性

從吸塵器到吹風機,這家公司的每一枚馬達都有自己的個性

戴森會成為下一個蘋果?聽聽他們的工程師們怎麼說。

一輛老版的紅色巴士開上牛津街,轟鳴地從倫敦戴森官方體驗店的門前駛過,店員側目門外,手一抖,一簇用於產品性能演示的細沙飄出了罐子,眼前的凈化風扇忽然間就加速了起來,一股涼風衝到了店員和顧客的臉上。兩人先是一愣,緊跟著大笑起來:沒想到這玩意兒這麼靈敏啊。

戴森把自己在本國的體驗店選在了這裡,倫敦最繁華喧鬧的街道,店面的一邊同特斯拉和歐米伽毗鄰,另一邊則是大眾消費鞋類商鋪。這不經設計的位置,卻像極了戴森產品線給人們的感覺——精緻得不像日用家電,卻又每一樣都稱得上日常所需,當然還有「貴」。以至於從英國到中國,都在流傳著一個關於他們的笑話:戴森的目標受眾其實是那些不願意多花心思選禮物的情侶,東西漂亮、使用高頻,看似不便宜,卻又遠比首飾背包划算許多。

店面的樓上,就是戴森在倫敦的辦公室。Henry Jones 是最常出入這個辦公室戴森員工之一,頭銜上,他是戴森公司全球企業傳播主任,而他主導的主要實際工作是負責一本雜誌的採訪編輯到設計出版的工作。

旗艦店裡巨大的吹風機模型 | 極客公園

雜誌名叫 on:,戴森品牌名的後兩個字母,字體也一模一樣。巨大的不規則 16 開頁面和厚重的特種膠版紙,每一期雜誌都會呈批成列在旗艦店最醒目的位置,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商業 DM 雜誌,這完全是戴森的一項產品,就像吹風機、美髮造型器、凈化風扇、吸塵器一樣的存在。店員介紹,幾乎每一位顧客,都會主動領走一本。因為 Jones 的初衷,就是「讓這本雜誌的內容無關於如何售賣我們的產品」。

Jones 因一次同戴森創始人 James Dyson 的採訪而加入這家公司。在此之先,他曾任《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專欄主編和 GQ 的專欄編輯與代理主編,從文化藝術的角度來記錄描繪戴森的技術觀成為了他的編輯初衷,比如在最近的幾期雜誌封面故事中,就分別以「聲音與科學之歌(A song of sound and science)」和「絕對的吸引力(Absolutely riveting)」來記錄了戴森技術系統中的美學和工程學表達,其中是關於戴森電器產品改製為樂器,和戴森工程技術與建築美學的關係,這樣的故事。

「我選擇的關聯,都是直指戴森技術精神核心的東西,因此每次的選題策劃環節都是最為費時燒腦的。」Jones 透露了一些他正在計劃中的選題方向,我們也跟隨著這種思路重新認識了這家「科技公司」的技術精神所在。

馬達的個性

戴森數碼馬達 | 極客公園

在 James Dyson 的兒子 Jake Dyson 回歸家族企業,並帶來了照明產品線之前,戴森的大多數明星產品都衍生自這一技術核心——數碼馬達。

「數碼馬達成為戴森技術故事的一部分,也標誌著戴森帶來的技術革命。」負責數碼馬達研發的全球工程總監 David Warne 向極客公園介紹。從吸塵器,到干手器,甚至還有過洗衣機的嘗試,直到如今的吹風機、美髮造型器這些對體積和噪音控制要求更加苛刻的產品系列,漸漸地,在戴森用戶當中形成了一個傳說:戴森會故意為每一種產品的馬達設定一種聲效,包括啟動和制動的時候,以增加產品的科技感體驗。甚至還有人自發地在論壇和社交平台組建起「分享」這些聲音的社群。

「這是真的。」Warne 狡黠地一笑,像是藝術家被識破了彩蛋之後的自得。「不過這種聲音不是我們『創造的』,而是馬達本身的性格,我們只是去優化這種聲音效果的體驗。」戴森也真的有一個實驗室用來專門優化這種表達了每一枚「馬達性格」的聲學體驗。「當然我們可以把這個震動回聲縮小減弱,但是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很酷的聲音——就像是汽車的引擎聲。」

數碼馬達的聲音測試和優化 | Dyson

Warne 說,「當然還有一個原因,因為每一個機器都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每一個部件都需要非常緊密地相互配合運作以達到一個最好的效果。從聲學的角度來說,或者從整體的呈現效果來說,這都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我們最終要找到一個最好的平衡點去呈現。」

馬達就像是一個蘊涵了全部基因的胚胎,在成長為每一個產品的過程中,或像刀鋒清脆或像引擎轟鳴的聲效表達,當然只是最終的一步。

在此之前,馬達的個性由材質、工藝,和不停迭代的工程技術所奠定。據 Warne 介紹,戴森自主研發的初代馬達編號 X20,從 2004 年開始,一直到 2012 年,全世界生產了 100 萬台的這種馬達,至今仍有 10 萬台在使用當中——因為這個馬達功率較大,吸力強勁,有助於吸塵器清潔得更乾淨。

戴森的「始祖級」吸塵器 | 極客公園

從此之後,隨著產品線的豐富,戴森馬達開始瘋狂而高效的迭代和品類衍生。最開始是干手器。初代戴森干手器是第一個復用了吸塵器馬達的獨立產品,很快地,在第二代干手器當中,動力內核換為了代號 V4 的專屬馬達;之後是吸塵器無繩化的趨勢開始在全球蔓延,第一代用於戴森無繩吸塵器產品的馬達名叫 V2,於 2009 年面世,從這款馬達開始,V6 數碼馬達於 2013 年面世,V10 數碼馬達於 2018 年面世,直到今年他們主推的 V11;而最終成就了他們在中國以及亞太市場特殊性的馬達,代號 V9,藏匿在每一個戴森吹風機和美髮造型器的手柄之內。

就像 James Dyson 聲稱的那樣,「尋求與眾不同的科技手段來更好的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問題」,最終,這些「容易被忽略的問題」所產生的產品需求,直接驅動了馬達技術進化迭代——這也成為了這家公司最核心的技術價值觀。

馬達的進化島

大小剛過指尖的 V9 葉輪 | 極客公園

馬達就像是具備了自我生命一樣,在這家公司技術觀形成的生態島嶼中瘋狂自我進化,直到這些馬達界的「超級物種」出現。

把最初的 X20 馬達同現在最為當紅的 V9 馬達,放在一起,就像是一個碩大的陶瓷餅乾桶裡面不小心掉出來一粒小餅乾——而且,「小餅乾」還比「陶瓷桶」轉得更快,每分鐘能達到 11 萬轉,每秒可以驅動 13 升空氣的流通。

相當於充滿 40 聽可樂的空氣在一秒鐘之內通過一個大約一分錢硬幣尺寸的圓孔吹過頭髮,難怪全世界的姑娘們對這樣的吹風機趨之若鶩。戴森馬達,在性格之外的另一個故事版本,也就從這些數據和技術細節中呈現。

戴森數碼馬達與製造工藝 | Dyson

Warne 向極客公園介紹,戴森對於數碼馬達的自我研發生產,始於 20 年前。James Dyson 對於市面上數碼馬達的不滿,促成了這支隊伍的建立,隊伍從個位數漸漸地變為了今天的 240 人,研發累計投入超過了 3.5 億英鎊。

仍以 V9 為例,由於做工對象從堅韌毛躁的地毯,變為了敏感脆嫩的頭皮,因此這幾乎相當於一款全新產品的研發。據 Warne 回顧,在整個開發階段,戴森實驗室一共製造並測試的馬達原型數達到了 4865,期間每一次模擬模擬少則消耗數小時,多則連續數日。最終實現的效果,是「小餅乾」能夠實時進行每秒超過 1900 次的調節,並且恰好保持其發出的部分聲響超過了人類可感知的聽覺頻率上限,從而最大化地減少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噪音。

數十個機器人分散在 20 個不同位置,在每九秒就能夠完成一台 V9 數碼馬達的組裝。Warne 向極客公園介紹,戴森的這種全自動生產線自 2012 年就開始投入使用,總共生產了超過 5000 萬台馬達,全部 6 條生產線上,裝備了 300 個機器人——平均效率是每 2.3 秒製造一台馬達,每 12 秒內,完成質檢。

Dyson 360 Heurist 透明版原型機 | 極客公園

甚至,生產線上的機器人 3D 視覺系統技術,也被部分的復用在了他們代號為 Heurist 的最新吸塵機器人上——一款可以自行室內繪圖優化路線並記錄不同區域個性化清掃需求的機器人。

至今,這座擁有超過 1000 項專利的「進化島」,還在繼續孵化著更加豐富的「超級物種」。

秘密的記事本

神秘的 9 號樓和門前的「設計標誌物」| 極客公園

在 David Warne 的全程講解之中,他的雙手始終緊扣在一個黃色封皮的記事本上,本子封面上印著黝黑的大字——「機密(Confidential)」。這是令雜誌主編 Henry Jones 最羨慕的東西,他甚至曾經以此為靈感,在雜誌的配圖選擇中特意添加了很多工程設計草圖。

「機密記事本」是戴森工程師團隊的標配,人手一本,是特權更是責任,在工程師的員工手冊中明確規定了「機密記事本」不可離身,一旦丟失,將被定性為最嚴重的工作事故。「有朝一日,把這些本子匯聚起來,就是整個戴森技術、工程,與設計的全景藍圖。」而對於每一個工程師而言,在從大腦中熱鬧的化學反應到每個家庭中產品之間,也只有這個本子上的描描畫畫和實驗室里的每一次焦慮和解答。

比這個本子更神秘的,是戴森馬姆斯伯里(Malmesbury)總部園區的 9 號樓——內部稱之為「神聖庇護所(The Sanctuary)」。這棟 8000 平米的獨立建築被單項反光玻璃包裹得嚴嚴實實,號稱「承載著戴森最機密的秘密,以及未來技術研發和工程設計的一切」。這也是戴森總部園區內唯一啟用了指紋識別門禁的一棟建築,只有最核心的工程師和研發人員享有進出這裡的特權——而當這些「機密中的機密」被允許從 9 號樓走出的時候,那就是每一次產品升級或是新產品誕生的日子。

同樣作為「設計標誌物」而存在的鷂式戰機與發動機 | 極客公園

神秘的另一端,是 James Dyson 恨不得讓每一位員工天天見到的一些陳設——那是被成為「設計標誌物(Design Icons)」的一些東西,包括了陳列在園區接待處正前方草坪上的一架英國鷂式戰鬥機、一架懸掛在員工食堂屋頂的閃電式戰鬥機、停靠在園區道路旁的兩棲登陸船、一架停泊在園區花園內的貝爾直升機,還有辦公區內的戰鬥機馬達、戰鬥機彈射座椅、經典款式的摩托車、自行車,甚至初代 Walkman。

這些工業設計史上的珍品,大多是 James Dyson 的個人收藏,他解釋了這些「設計標誌物」存在的意義:「回顧歷史會帶給我們展望未來時的信心,這些東西,關於他們的故事和這些傑作背後的人們,能夠告訴我們當一個工程師敢於拓展思維的時候,能夠實現怎樣的可能。它們不是博物館的展品,他們在我們的園區內,是為了更好的被觸摸、被理解。」用戴森工程師們的話來說,對於這些經典作品長期的耳濡目染,換回的是一個個的靈光乍現(Eureka moments)。

這種神秘和啟蒙的交織,促成了這家公司特殊而又堅固的一種工程師文化——似乎與藝術靈感,合而為一。

「失敗」的傳承

James Dyson 為公司定下了堅固且深厚的技術價值觀 | 極客公園

據說,相比女王冊封的爵位(Sir),James Dyson 更喜歡使用「發明家」作為自己的頭銜。

「發明家」,這個詞在如今顯得有些生僻了。各種各樣的企業家在公開亮相時,頭銜不是 CEO 就是「創始人」——這個古老的辭彙也很容易讓人聯想起那個沒有互聯網的時代,那個營銷沒有產品重要的時代。

James Dyson 在接受採訪時常常提起愛迪生,他會說起那個所有人小時候都聽過的故事——愛迪生如何在無數次失敗之後發明了電燈,以及他最喜歡的那句名言:「我未曾失敗,只是發現了一萬種無效的方法。」

時代不一樣了,不再有人有時間失敗「一萬次」,可能就連 James Dyson 自己也沒有這樣的精力。可是他還是喜歡不停地強調失敗的重要性,反反覆復地向外界講述他當年在失敗了五千多次後發明了戴森第一款明星產品的故事。

1979 年,Dyson 買來了一個當時市場上最好的 Hoover 牌吸塵器,但是吸塵效果卻令他大失所望。這勾起了他身為一個設計專業的畢業生,重新設計這款產品的慾望;同年,他賣掉了讓自己小賺一筆的球輪小推車專利,向銀行借了點錢,開始潛心研究吸塵器的改良。

這一改就是五年,到 1983 年,經歷了 5127 個失敗的原型機後,戴森終於在自家的車庫裡研發出了他第一款明星級產品,雙氣旋真空吸塵器。在後人的評價中,這款產品是 1908 年真空吸塵器發明以來的首次重大技術突破,徹底解決了舊式真空吸塵器氣孔容易堵塞從而導致吸力衰弱的問題。

後來,帶著這款吸塵器,Dyson 走遍了日本、美國和歐洲,每到一個地方就成了當地高端吸塵器市場的攪局者,在當時的日本和美國,擁有一台戴森的機器甚至成了一件非常新潮的身份標識——這場景在今天的中國又一次重現。

戴森學院的學生公寓 | 極客公園

談起這段歷史時,James Dyson 總是掩飾不住自己的驕傲:「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公司,憑藉長相如此另類的一個產品,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成為美國市場同類產品中的龍頭老大,實在是令人驚訝。」

藉由這款吸塵器的巨大成功,戴森開始獨立辦廠,創辦了今天的戴森公司。「失敗是發明家的基因,你無法從成功中學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但是從失敗中可以,」James Dyson 希望他的員工們記住這個故事,並將這種「失敗」的價值和力量傳承下去。

於是,戴森在總部園區旁建立了「戴森工程技術學院(The Dyso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學院自 2017 年 9 月開放,公開招生,為工程技術專業的四年制本科。James Dyson 對於這處位於公司總部園區里的校園定位是:「它不應當只是平淡乏味的學生校區,而是一件運用創新技術的工程作品」。在這所特殊的大學之中,學生有工資,無學費,每周一二五為工作日,其餘為學習日。

就像是 9 號樓,負責貯藏精妙的設計與工程想法;這處校園的任務則是儲備能夠繼承戴森技術價值觀和獨特工程文化的新一代工程師。on:的主編 Jones 也認同,未來的故事和選題,也會更多的來自這裡的學生。

在 Jones 的選題和出版計劃中,中國體驗店中的中文版 on:,甚至微信公號,都已經在籌備當中。對於這樣一家被成為「家電界蘋果」的企業中,還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被更好地講述。儘管他們的員工在面對這種類比時,都會既謙遜又驕傲地表示:我們不是蘋果。

頭圖來源 極客公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雷神新 911 評測:將 16.6 英寸屏幕塞進 15 寸機身,追求性能還想要更便攜
米家檯燈 1S 圖賞:新增 HomeKit,售價 179 元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