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這款飛機中國曾引進數十架,立下汗馬功勞,如今看來這錢花的真值

這款飛機中國曾引進數十架,立下汗馬功勞,如今看來這錢花的真值

在中國空軍發展建設史上,從俄羅斯(包括前蘇聯)進行整機引進的現象十分普遍。比如早期的米格-15、拉-15,近年來的蘇-27、蘇-35等,這些戰機的引入對於我國空軍整體實力的提升,以及國產戰機研發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中國自上世紀90年代從俄羅斯陸續引進的數十架伊爾-76軍用運輸機,不僅讓空軍的的戰略運輸能力陡然上升的到新的台階,由此款戰機為平台進行的伊爾-78空中加油機、空警-2000大型預警機等各型號改裝也大獲成功,為空軍建設發展起到了助推加速的作用。即便是當下,性能更出色的國產運-20已經實現了批量生產列裝,但當初高價引進這批伊爾-76運輸機的戰略決策,至今依然物超所值。

事實上,我國軍用運輸機的發展傳承,一直保持著向俄羅斯學習借鑒的模式。比如,中國空軍在早期服役的軍用運輸機主要包括運-7與運-8,這兩款飛機分別是根據俄羅斯的安-24和安-12仿製改裝而成的。與此同時,兩款運輸機的載重量也十分有限,性能最高的運-8也只有20噸最高載重量,而且根本不具備超大航程飛行能力,無法滿足空軍快速空投、遠距離機動運輸的要求。因此,我國將引進先進軍用運輸機的目標,定格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伊爾-76。

儘管是上世紀70年代由蘇聯研發製造的一款軍用運輸機,但經過了數十年的服役期,伊爾-76依然憑藉超大航程與載重量,一直是俄羅斯及世界多國空軍的主力軍用運輸機。由前蘇聯伊留申航空集團研發製造的伊爾-76,是前蘇聯空軍另一款功勛運輸機安-12的替代品。共安裝了4台D-301M渦扇發動機(單台推力117.6千牛),加上高達81830升的燃油儲量,伊爾-76不僅擁有770-800千米/小時的巡航速度(最新型號IL-76-MF的最大飛行速度可以達到820千米/小時),還可以在載重超40噸的前提下保持4200千米的航程。這在當時而言,其性能參數足以躋身世界一流軍用運輸機行列。由於性能強大、結實耐用且價格低廉,除了蘇聯空軍大量裝備之外,伊爾-76還大量出口到包括中國在內的38個國家,成為世界航空史上銷售最火爆的軍用運輸機之一。

中國在引入數十架伊爾-76之後,讓空軍的戰略運輸能力大大提升。除了用於日常軍事訓練及相關軍事部署之外,伊爾-76在救災搶險、人道主義救援各個方面也是立下汗馬功勞。比如,2014年利比亞國內戰爭爆發,中國政府就派出兩架伊爾-76,實現了單線達10000公里距離的撤僑壯舉。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在引入伊爾-76之後,我國空軍多種型號的軍用機型的自主化研發有了全面提速,特別是將其作為實驗平台之後,包括伊爾-78空中加油機、空警-2000大型預警機等改進型、多用途機型相繼問世。不僅如此,在國產軍用運輸機領域,運-20正是參考借鑒了伊爾-76的氣動外形與結構設計,大大縮短了研發周期。

從性能對比上來看,國產運-20作為大型軍用運輸機,在中國空軍中的地位等同於美國空軍的C-17、C-130。其最大起飛重量為220噸,最大有效載荷更是達到了60噸。無論是航程、載重量及各種前沿技術的融入,運-20都要遠遠超過伊爾-76。然而出於規模化列裝以及成本等因素,日益老邁的伊爾-76依然發揮著重大作用。根據此前專家推測,未來中國空軍大型軍用運輸機預計需要列裝200架,但目前中國僅裝備了數十架運-20,其巨大的需求空缺依然需要伊爾-76的彌補。因此,中國在數年前再次向俄羅斯引進一批二手伊爾-76。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即便運-20的量產體系不斷優化完善,但伊爾-76在短時期內依然不會全面退役。未來,它與運-20極有可能形成高低搭配,成為中國空軍戰略運輸體系中的重要一環,繼續發光發熱。(利刃/舍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谷火平 的精彩文章:

20年磨一劍!13億歐元打造核潛艇,反應堆採用航母同款升級版
能抗巴雷特!防彈衣新材料,遇子彈硬度超過鑽石,凱夫拉比不了

TAG:谷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