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他身歷九朝,是七帝之國師,雙手過膝,有四十顆牙齒,這位菩薩是……

他身歷九朝,是七帝之國師,雙手過膝,有四十顆牙齒,這位菩薩是……

他身歷九朝,是七帝之國師,雙手過膝,

有四十顆牙齒,這位菩薩是.......

清涼國師就是華嚴菩薩的化身,怎麼說他是華嚴菩薩化身呢?因為他就專門講《華嚴經》,不講旁的經。

清涼國師,名澄觀,字大休,會稽人,俗姓夏侯氏,生在唐玄宗開元戊寅年。他的身高有九尺四寸,兩隻手長過膝蓋,有四十顆牙。

我們一般人的牙只有三十幾顆,有四十顆牙的這就出貴人,這是很少的。佛就有四十二顆牙,這位清涼國師有四十顆牙。

他的眼睛在晚間看起來有光的,眼睛放光,白天的時候就和普通人一樣,但他那眼睛總是定定的不動。他在建中四年時,寫了一部《華嚴疏鈔》;這部《疏鈔》,是《華嚴經》註疏中最有名的。

在沒有寫《疏鈔》以前,他就先求華嚴海會菩薩加被。加被,就是幫他忙。有一天晚間,他就作一個夢,看見山峰都變成金色的。等夢醒了,他知道這是光明遍照的意思。

從此之後,他寫《華嚴疏鈔》就這麼順著筆寫,也不加思索。我們一般人寫文章,差不多都要想一想、寫一句,想一想、寫一句。他不需要想,就像抄東西那麼快。經過四年的時間,就把《華嚴經》注成了。

書寫完成之後,他又作了一個夢。這個也不一定是夢,不過他就有這麼一個境界,也可以說是夢。他夢見自己變成一條龍,由他這一條龍又變出千千萬萬、無量無邊這麼多的龍,飛到其他的世界去。這就是看到華嚴的境界了,一般人就說這是表示流通的意思。

清涼國師身歷九朝,為七帝國師。他一生經過隋、唐九個朝代,做七個皇帝的師父。

他圓寂之後,有一個印度和尚到中國來,在半路上就遇著兩位青衣童子。這和尚是個證果的阿羅漢,就把這兩位青衣童子在虛空中給留下來,問說:「你們到什麼地方去啊?」青衣童子說:「我們到中國去請華嚴菩薩的大牙,回印度文殊殿去供養。」

這位羅漢到了中國後,就對皇帝講有兩個青衣童子來請華嚴菩薩的大牙,大約是說的清涼國師。於是乎就把他的塔給打開,一看果然缺了一顆大牙。這一些境界都是妙不可言,你看!華嚴菩薩也到中國來,所以清涼國師才有那種奇特的相貌。

我們都應該感謝清涼國師這一種的慈悲。我們能得到、看到這一部《華嚴經疏鈔》,能依照這種註解來修行,來學佛法,我們都應該向清涼國師多叩幾個頭。

當你還沒有明白佛法的時候,聽到這種道理,感覺很平常似的,也不認識它是不可思議的境界,最妙的一種法門。等你要是明白了這種法之後,你就知道清涼國師對我們一切眾生,這一種的慈悲,這一種的愛護,真是無微不至;連最微細的地方,他都為我們想到。

所以我們現在才能聽見這種妙法,如果沒有大善根,你根本就沒有法子聽到這一種法。

不論你是哪一種人,或者修行,或者不修行,或者發菩提心,或者沒有發菩提心,能聽見這一種法的人,真是──沙里澄金──來沙裡頭找金子。

就好像金子,沒有見過金子的人,你就見到金子,也不知道它是貴重的東西,因為你不懂。

例如鄉下人沒見過鑽石,要是見到了鑽石,他說:「欸,這和普通的玻璃是一樣的嘛,怎麽賣那麽多錢呢?」為什麽他這麽樣講呢?就因為他不認識。

而我們現在對於這部《華嚴經》,也有類似的情形,不懂法的人就覺得:「聽法就是這麽樣子嘛!」要是明白這種法的人,就知道這是最高無上了,沒有比這個甚深微妙的法再好的了。

所以清涼國師在沒有寫這部《華嚴經疏鈔》之前,他就求華嚴海會佛菩薩來加被他,給他靈瑞的預兆。他在佛前拜佛,懇切至誠地求;有一天,他就作了一個夢。

這個夢怎麽樣呢?他夢見一尊金色的佛像,喔!這佛像放大光明,普照法界。在這個時候,他就用兩手捧著這光,然後將其吞了。就好像某人說他也吃過光,但這個光和那個光不一樣。

還有摩訶迦葉尊者也叫「飲光氏」。我那時候講這飲光氏,這個人說他也飲過光,那麽他飲這個光是怎麽飲的?那是不知道了。而這位清涼國師不是飲光,他是吞光,把這光都吞到他的肚裡去了。

所以,以後他開始寫這部《華嚴經疏鈔》,落筆不停,也不改、也不停,就這麽往下寫。為什麽這樣?因為開大智慧了。他所寫的,都是諸佛菩薩來加被他,教他這麽寫的。

這疏鈔前面有懸談,《華嚴經疏鈔》的懸談就有八大本;你看!就連我們現在所講的都在裡面。你們各位要是想詳細聽一聽,盡單講懸談也可以,但是講一年也講不完,它比《妙法蓮華經》還要多。那麽要是覺得可以自己看,不願意聽呢,可以快一點,就早點講經文也可以。

你們大家想一想,願意怎麽講,我們就怎麽樣講。不過這個懸談,講得真妙,妙不可言的。你們想一想,清涼國師一開始寫這疏鈔的時候,就有這麽個境界,這叫光明遍照之相──這就是《華嚴經》光明遍照法界的意思和預兆。

以後,當《華嚴疏鈔》將要寫完的時候,他又得一個境界,又是作一個夢。夢到什麽呢?夢見他自己變成一條龍,在五台山上,龍頭枕在南台,龍尾纏在北台上。

一會兒他又變了千百萬億這麽多條龍,飛到天上,向四方而去,然後就沒有了。他醒了之後,知道這是表示《華嚴疏鈔》要流通到盡虛空遍法界去了。要是開五眼的人,就可以看見盡虛空、遍法界都有《華嚴經》,也都有清涼國師所寫的《華嚴經疏鈔》。

—節選自宣化上人《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釋迦牟尼佛說完了華嚴經,而這部經並沒有存在世上,就是印度也沒有,而是被龍王請到龍宮供養。在釋迦牟尼佛入涅槃六百年後,有一位龍樹菩薩,聰明絕頂,將世間所有的文章、論議和經典統統讀完,便發心到龍宮看藏經,在龍宮裡他看見有華嚴經。

華嚴經有三本——上本、中本,和下本。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偈。一個世界微塵已經無量無邊,何況大千世界裡的微塵,其數目更大了。

何謂大千世界?即是一個須彌山,一個日月,便是一個世界。積聚成一千個須彌山,一千個日月,就是一個小千世界。再積聚一千個小千世界,就是一個中千世界。再積聚一千個中千世界,就是一個大千世界。

一個大千世界裡的微塵你想想有多少?已經數不過來了,何況現在是十三千大千世界那麼多的微塵數偈頌,更是不可悉知其數。

華嚴經上本有多少品呢?有一四天下微塵數品。一四天下是南瞻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這四個洲合起來加上一個須彌山。中本有四十九萬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有十萬偈四十八品。

龍樹菩薩把下本牢記在心裡,回到印度後,才把它寫出來。由印度傳入中國有八十卷三十九品,還有十一品沒有傳入中國。華嚴經有七處九會,即是在七個地方講說,共有九次法會。

在佛教里,如果能明了華嚴經,就是得到佛的全身。若是明白楞嚴經,就是明白佛的頂。若是明白法華經,就是明白佛的身。但這還不算完全,若能融會貫通華嚴經的道理,便將佛的全身和慧命都明白了。

華嚴經譬如大海,而其他經如河流,小小的河流如何與大海可比呢?現在世界上能講華嚴經的少之又少,有人學佛法學了一輩子,連華嚴經的名字也沒有聽過,是何等可憐!這部華嚴經不要說講,就是能念一遍的也很少,念一遍最快也要二十一天。

在講經聽經前,先要認識清楚這部經是大乘或是小乘。有一個公案,是關於大小乘之事。印度有位世親菩薩和無著菩薩,他倆是兄弟。

世親菩薩學習小乘教義,而無著菩薩卻是學習大乘教義。世親菩薩非常聰明,他哥哥總想度他信大乘法,乃想出一個方便法門,故意裝病,請他弟弟來探病。弟弟來後,哥哥說:『弟弟,我現在快死了,你能否誦一遍大乘經典?』

弟弟本不願意,但為滿足哥哥最後之要求,便翻看大乘經典,讀到華嚴經時,他越讀越感到不可思議,才知道華嚴境界是妙不可言的,猶如太陽在空中遍照萬物一樣。

他知道自己錯了,乃叫人取寶劍來,要割去自己的舌頭。他覺得以前用這個舌頭來讚歎小乘法而毀謗大乘經,故欲割舌來賠罪。他哥哥便說:『何用割舌呢?你現在可用你的舌頭來讚歎大乘。』

世親菩薩聽後覺得很有道理,乃入山修行學習大乘華嚴經,而造了一部十地論。論成那天,大地震動,口中放光。國王便來問他:『是否證得阿羅漢果?』

世親菩薩說:『因年輕時,學習小乘而毀謗大乘,現在改過學習華嚴經。造了一部十地論因而感大地震動,口中放光,並非證果。』國王說:『原來華嚴經是如此微妙!』

本經前八十卷翻譯者是實叉難陀。實叉難陀意謂『喜學』。他將華嚴經譯成中文後,由賢首法師講解,當講到華藏世界剎海震動之時,講堂及大地也都震動起來。最初翻譯經典時,唐朝皇帝武則天作夢,夢見天降甘露。

第二天果然降雨而且是甘霖,象徵翻譯這部華嚴經是非常重要。所以譯完後,賢首法師講這部經時,大地六變震動,於是武則天下詔書讚歎實叉難陀。所以華嚴經不可思議的境界有很多。

節選自宣化上人《普賢行願品》淺釋

本文只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禪和尚 的精彩文章:

她用短短17年,將一座廢棄古寺打造成世界最牛女子佛學院
觀音菩薩顯聖轟動全市,殊勝稀有!

TAG:一禪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