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美英二戰巨型航空炸彈,有的還用在了朝鮮戰爭中(下)

美英二戰巨型航空炸彈,有的還用在了朝鮮戰爭中(下)

打擊地下堡壘的「超級空中堡壘」

二戰期間能運載巨型炸彈的飛機並不多,適合改裝的也很少,因此英、美兩國也只改裝了「蘭開斯特」和B-29「超級空中堡壘」兩種飛機。

美軍委託貝爾公司對編號為42-63557的B-29轟炸機進行了改裝。第一階段在懷特曼基地試驗了攜帶炸彈後的飛機飛行性能,第二階段試驗了裝載、運輸和投放武器的機械機構功能,兩個階段各用了兩個星期。由於陸軍航空隊要求B-29既能攜帶「櫥櫃」又能攜帶「巨響」,因此1945年夏天在波音公司又進行了第三階段試驗,看一架飛機是否能攜帶兩枚「櫥櫃」或兩枚「巨響」。

美英二戰巨型航空炸彈,有的還用在了朝鮮戰爭中(下)

標有波音字樣的B-29轟炸機以半外置方式攜帶「巨響」炸彈

對B-29的改裝包括切割並加固前後炸彈艙門。因為炸彈尺寸太大,因此只有一半能裝入彈艙,另一半要露在機身外。以前炸彈艙安裝的氧氣瓶、輸氣管等設備都改到了其它地方。試驗中發現,由於炸彈太大,在裝載過程中需要更大馬力的起重機,以減少裝載時間和所需人員數量。而且由於炸彈部分在彈艙外,彈艙門必須處在開啟狀態,使飛機的飛行性能嚴重下降。特別是炸彈投放後,無法閉合的炸彈艙門產生的阻力更大,這使它無法與未改裝的B-29協調執行任務。裝有炸彈時的阻力使飛機高空單位油料消耗的航程減少4%,而投彈後的則減少10.5%。

以後又對B-29進行了裝載「巨響」的改裝。這次改裝採用外掛方式,外掛點選在兩側機翼的發動機和機身之間。在佛羅里達英格林空軍基地試驗後,要求照此改裝50架B-29。如果原子彈轟炸後戰爭還沒有結束,可能在9月的頭一個星期就能看到一次攜帶兩枚「巨響」的B-29轟炸日本了。戰後公開的照片從來沒有顯示同時有3架以上的改裝型B-29編隊飛行,這可能就是總的改裝數量。

對「蘭開斯特」的改裝包括拆掉機頭和機背上的炮塔及外罩,拆除炸彈艙門,將平板艙頂壁改裝成倒V形,以適合「巨響」的外形。

此外,由於美國考慮可能在歐洲作戰,而在英國又沒有基地,於是在1941年4月就啟動了一項洲際轟炸機計劃,主要是設計能攜載4 536千克(10 000磅)炸彈飛行16 093千米(10 000英里)的飛機。當時制定了兩個方案,分別是諾斯羅普的XB-35「飛翼」和XB-36「和平衛士」。但直到戰爭結束,飛機原型設計也沒有完成。


戰後發展

二戰結束後,美英不但未停止巨型炸彈的發展,反而加大了開發力度,專門啟動了「魯比」和「哈肯」兩項計劃,大張旗鼓地開始了巨型鑽地炸彈的研究。美國還獨立設計了更大的T-12炸彈,這使巨型炸彈的類型迅速增加。

美英二戰巨型航空炸彈,有的還用在了朝鮮戰爭中(下)

美國的T-12炸彈

美英軍方一直對戰爭期間打擊法戈U型潛艇掩體的失敗耿耿於懷。1945年3月27日,皇家空軍向法戈的生產設施投了13枚「巨響」和4枚「櫥櫃」,但只有2枚「巨響」鑽入混凝土建築,且並未造成嚴重破壞。

法戈生產場是由廠房、倉庫和組裝船塢構成的巨大生產綜合設施,其中船塢長1 189米,寬110米。超強加固的混凝土棚頂是試驗新型炸彈的最佳目標。

原來澆注的水泥頂大約有3.7米厚,後來又用水泥將厚度增加到大約4.9米,而且車間的大部分棚頂還密密麻麻地砌了許多倒「U」形水泥柱。這些水泥柱大約寬0.9米,高1.7米左右,主要是為了使炸彈偏轉或在棚頂一定高度上引爆炸彈,削弱爆炸效果。在棚頂下還覆了一層波紋金屬墊,能防止炸裂的混凝土飛落。因為造成坍塌的危害比直接鑽入還要大,因此德國人在許多建築內側還設置了一個鋼質護墊,既能起到加固作用,又能攔阻從天棚崩塌下來的水泥塊。從戰後照片看,當時使用的混凝土質量一般,因為在「巨響」炸彈鑽入的地方,很少有混凝土附著在扭曲的加固鋼筋上。

為了避免影響周圍民用設施,美英一直沒有在法戈進行實彈試驗。

但為了將來打擊像法戈這樣的目標,美英在1946年春聯合啟動了名為「魯比工程」的試驗計劃,以判斷「地震」炸彈在戰爭期間失敗的原因,並利用佔領的德國堡壘在理想條件下試驗新的鑽地炸彈。在「魯比工程」之前,美國陸軍彈藥部曾花費38萬美元開發能鑽透9.8米厚加固混凝土的彈藥。當時美國把深鑽地航空炸彈作為反攻戰役中僅次於原子彈的重要武器看待。

1946年3月,3架B-29「超級空中堡壘」經過了專門改裝,一同改裝的還有第15轟炸機中隊的10架「蘭開斯特」MK1飛機。這些飛機都進行了特殊目標的轟炸訓練。「魯比工程」試驗使用的是陸軍彈藥部的10噸重「亞馬遜」鑽地炸彈。此外,7架B-17G「空中堡壘」也參加了試驗,該機能外掛2041千克的「迪斯尼」火箭助推型炸彈。

試驗期間糟糕的天氣使轟炸高度只能在6 096米以下。在試驗結論中,美國裝備部門認為,「魯比工程」中試驗的所有炸彈都不適用於打擊重型加固的混凝土建築。值得注意的是,「魯比工程」中只考慮了炸彈直接命中目標,而不是像英國工程師巴尼斯·沃利斯最初設計的「地震」炸彈那樣,是「就近」爆炸震動破壞建築基礎。

「魯比工程」失敗後,美英又在1947年4月1日啟動了「哈肯工程」,在「魯比工程」和其它設計的基礎上開始試驗更有效的新武器。

從1947年4月1日開始試驗了兩種新型鑽地炸彈,投放了35枚,每枚重約11 340千克,代號為「亞馬遜」2和「珊桑」(SAMSON),試驗持續了大約4到6個月。「亞馬遜」2和「珊桑」在美國本土的投放試驗非常成功。

美英二戰巨型航空炸彈,有的還用在了朝鮮戰爭中(下)

左側較大的是「巨響」,右側稍小的是「珊桑」

「珊桑」的開發工作大致始於1946年,總長與「巨響」大致相當,彈殼長約5.07米,直徑0.81米,尾翼由16個螺栓固定在彈體上。與「巨響」不同的是,其頭部沒有穿甲彈芯,只是一個堅固的彈片。1954年該計劃被取消,因為當時數兆噸當量的氫彈才與此類常規鑽地炸彈的重量相當,這使此類炸彈落伍了。

根據「櫥櫃」和「巨響」的設計,美國自己還設計了更大的T-12通用炸彈,設計時的重量為19 051千克(4.2萬磅),實際製造重量卻達到19 777千克,其中41%為高爆炸藥。炸彈長5.08米,直徑1.37米,由6塊軋鋼部件焊接而成,裝上尾翼後的總長度為8.18米。美國陸軍根據「櫥櫃」的戰時使用經驗對其進行了較大改進。到戰爭結束時,T-12已經部署。

美英二戰巨型航空炸彈,有的還用在了朝鮮戰爭中(下)

通過T-12計劃發展起來5萬磅炸彈升舉器

這種炸彈的長度使其不可能完全裝進載機,因此炸彈露在飛機外面的部分會產生巨大的阻力和投擲彈道問題,但較長的尾翼使炸彈在投放後飛行更穩定,打擊目標也就更精確。英國最初設計的尾翼都為鋁製,而美國基本都使用鋼製部件。尾翼組件由24個螺栓固定在炸彈上。美國空軍曾有人建議該炸彈採用環狀彈翼,但這一建議被否決,因為這樣的設計過於複雜,彈翼有可能無法張開或遲緩,從而造成投擲距離和精度的偏差。這種「地震」炸彈準確打擊目標點才能達到最大地震效果。為了減少設計時間,最初的設計採用了英國的引信和啟爆器,但英國引信沒有在飛機起飛後再啟動的功能,美國人在以後的改進中首先解決了這一問題。

美英二戰巨型航空炸彈,有的還用在了朝鮮戰爭中(下)

從左到右:5 443千克「櫥櫃」、10噸「巨響」、19051千克T-12、11340千克「珊桑」

為了攜帶這種武器,波音公司在1945年夏對一架B-29進行了改裝。這次改裝對機身中部進行了改動,對前後炸彈艙門進行了部分切割,使其適應炸彈外部輪廓,還安裝了能記錄投放過程的照相機。1948年3月5日,美國在7 620米高空投放了6枚無裝葯的該型炸彈。

美國空軍一得到B-36轟炸機,馬上讓其參加了試驗。B-36在1946年完成首飛,其巨大的彈艙很容易攜帶2枚T-12,或1枚T-12和2枚「櫥櫃」或「巨響」。1949年1月29日,一架B-36飛行4 667千米,在10 668米和12 192米高空投擲了兩枚T-12。美國陸軍彈藥部下達了100枚的生產命令,但到計劃取消時只生產了57枚。

1954年8月11日,試驗無疾而終,因為數兆噸的第一代熱核武器在1954年夏進行了試驗,比T-12小得多的鑽地核武器的出現使大型常規炸彈落伍了。核武器要求運載飛機和裝載工具都具有能轉運22 680千克(5萬磅)炸彈的能力,這實際上已在T-12計劃中實現了,因此可以說巨型炸彈計劃為核武器的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

▼歡迎購買《兵器知識》雜誌獲取更多詳細內容▼

美英二戰巨型航空炸彈,有的還用在了朝鮮戰爭中(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