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這幾招讓您找到拍攝建築的理想時機

這幾招讓您找到拍攝建築的理想時機

本期的「尼康趣發現」欄目繼續為您帶來更多的攝影師拍攝技巧分享。拍好建築攝影不但要擁有良好的攝影技巧,還需要了解建築的特點、天氣的變化對建築的影響,有時還需精確到某些時段,光線、色彩的變化是否可以帶來更好的藝術效果,這都是建築攝影師需要考慮的拍攝問題。自從上次邀請到尼康NPS攝影師@楊建平後,很多用戶對《如何拍出建築攝影的透視關係》很感興趣,今天我們又請他來分享一些拍攝建築的天氣要求及理想的拍攝時間段。

(文內建築攝影作品均有攝影師@楊建平拍攝)

拍攝天氣,是選擇陽光明媚的晴天,還是陰天、雨天、雪天,哪種天氣更適合拍攝建築攝影呢?這裡沒有最好的選擇,只要適合您對建築的風格和表達氣氛的定義,選擇何種天氣其實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晴天的陽光明媚

這種天氣情況非常適合表現溫馨的空間。不過,要注意陰影部分盡量不要出現死黑現象,在曝光的控制上,要讓暗部表現出豐富的影調層次。

在拍攝上圖這樣的大光比時刻,需要使用包圍曝光記錄下更多的影像信息,而後使用後期軟體進行「HDR」的合成,這樣可以更接近人眼看到的效果。

而上圖就是為了表現光影與線條形成的美感,在拍攝時,加重了陰影的效果,讓照片更加搶眼。

多雲的陰天

在這種多雲的陰天時分,拍攝出的建築攝影作品,效果特別柔和,而有些建築攝影作品也比較適合在這種天氣情況下拍攝。

而這種天氣也有嚴格的要求,需要多雲而空氣通透的天氣,如果是霧霾天或者濕氣太重,會嚴重影響拍攝畫面的清晰度和色彩、空間的表現。所以,陰天的天氣選擇也是十分重要的。

雨天

雨天拍攝建築,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效果,只要不是傾盆大雨,下雨會讓地面出現反射,畫面中的建築及環境表現會更加豐富,可以增加畫面的情趣感。

並且,很多時候被雨打濕的地面會顯得色彩更深,更有利於表現建築的空間感。為了效果可以人為將地面噴濕,這樣既可以起到反射作用,也可以帶來更好的空間效果。

如果由於空氣中的濕度較大,降低了通透性,可以選擇不同時間段進行拍攝,就像上圖採用傍晚時分拍攝就弱化了這種負面的不通透感。

理想的創作時間段

上面分享了一些不同天氣情況對建築攝影的影響,下面我們具體看看一天中哪些時段更適合拍攝建築攝影。下面2組圖片,分別為大家舉例日光拍攝和傍晚時分的效果差異。

同一建築在不同時段,不同光質、光色中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下面我們繼續看看在相近時段中也會具有的不同特點。

不過,通過上面的對比圖片,大家不難看出要拍出炫麗的夜景作品,傍晚的「藍調時段」是非常好的創作時間,在那短短几分鐘里,拍出來的效果更加美麗。藍調的自然光和暖調的人造光形成冷暖對比的色調。而高光區域和暗部區域的對比度也非常適中,相對更加容易控制高光不溢出,暗部不死黑的效果。

這也告訴大家不要在純黑的夜晚拍攝建築攝影,這會失去畫面中的冷暖色調對比,又使天空失去色彩,沒有層次,讓建築攝影作品失色不少。

就算是拍室內,藍調時段也能拍攝出非常精彩的畫面,只要有大面積的窗戶,藍調色彩依然可以使照片的人造光源和自然光線更加和諧。既可以體現建築的燈光設計,也容易控制曝光等拍攝條件。

曙幕光

在日出之前或日落之後散射在地球大氣層的上層,照亮了低層的大氣與地球表面的陽光。常分為民用曙幕光,航海曙幕光與天文曙幕光。

藍調與曙幕光的關係

以上這些光線在日落後出現的順序為:民用曙幕光-藍調-航海曙幕光-天文曙幕光。藍調出現的時間是在民用曙幕光和航海曙幕光中間,也就是說民用曙幕光是在太陽方位角度0到負6,海航是負6到負12,所以藍調正好在中間。但是,往往曙幕光在藍調之後呈現的狀態就不好看了。

怎樣查詢判斷藍調時段

藍調時段很短,只有二十到三十分鐘的時間,所以極容易錯過。利用這種合理的拍攝時機,去創作建築攝影作品,可以避開強烈的自然光產生的陰影效果,同時加強了人造光的效果,也會將室內的燈光設計更好地表現。這就是為什麼要找到藍調時段進行創作。

以上就是本期建築攝影與天氣和拍攝時段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您創作出更加精彩的瞬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尼康中國 的精彩文章:

快速上手指南,簡單認識測光模式
慢動作視頻技巧,令人著迷的慢速世界

TAG:尼康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