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談「癌」色變,防「癌」於未然

談「癌」色變,防「癌」於未然

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周守寧/何玉文



談「癌」色變,防「癌」於未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據國家癌症中心2017年最新統計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達429萬,佔全球新發病例的20%,死亡281萬例。當前,腫瘤已成為嚴重危害大眾健康的疾病,對於腫瘤的防治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腫瘤是一種慢性病,部分腫瘤的形成過程可能長達10-20年。導致腫瘤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不良的生活習慣等。腫瘤是可以預防的,在日常生活中規避致瘤因子對機體的危害,將有助於加強對腫瘤的防治,防「癌」於未然。

美國癌症學會每五年發布一次關於營養與運動預防癌症的指南,同時2018年日本國家癌症中心和公共衛生科學中心流行病學預防小組制定了一個全面的循證癌症預防計劃,納入了飲食、運動模式和癌症風險相關性的最新科學證據。

根據以上指南和計劃,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可以通過改善我們的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達到預防腫瘤的效果。

1、飲食

遵循營養均衡的飲食原則,規避攝入高致癌風險的食物。

(1)限制鹽和鹽腌製品的攝入量

高鹽飲食會引起胃腸道環境失衡,損壞胃粘液屏障,外源性物質更易侵襲機體,導致炎症和持續感染,同時也會造成腸道菌群失調,繼而增加胃腸道癌症發生的風險。建議成年男性每天的鹽攝入量應控制在8克以下,成年女性鹽攝入量則控制在每天7克以下;同時,我們應當減少高鹽食物(如腐乳、榨菜、火腿腸、話梅、鹹鴨蛋等)的食用,每周不超過一次。

(2)確保攝入足夠的水果和蔬菜

水果和蔬菜富含維生素、胡蘿蔔素、葉酸、纖維等,研究表明水果和非澱粉類蔬菜的上述成分,有助於降低口腔、咽喉以及肺部癌症的風險。在日常飲食中,我們可以多吃水果和蔬菜,建議每天攝取至少400克水果和蔬菜。

(3)減少紅肉和加工肉類的食用

研究表明,紅肉(牛肉、羊肉、豬肉等)和加工肉類會增加直腸癌發生的風險。建議在日常少吃加工肉製品,減少紅肉類的食用,每周紅肉攝入量不要超過500克。可以選擇將少量紅肉類當作一餐中的配菜,同時可以考慮多食用白肉(魚類和家禽肉)作為替代。

(4)不要吃過熱的食物或飲料

研究表明,食用過熱的食物或飲料會損壞口腔和食道黏膜,增加食道癌發生的風險。我們應避免攝入過熱的食物或飲料,待適宜的溫度再食用。

談「癌」色變,防「癌」於未然

2、吸煙

吸煙是世界範圍內最常見的致癌誘因,與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胰腺癌等多達19種癌症的發生相關。研究表明,吸煙者患癌症的風險是不吸煙者的1.5倍,同時被動吸煙也會增加肺癌發生的風險。因此,為了減少多種癌症發生的風險,我們應該杜絕主動吸煙,戒除煙癮,同時避免被動吸煙,規勸吸煙者。

談「癌」色變,防「癌」於未然

3、飲酒

飲酒會增加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肝癌、結直腸癌和乳腺癌的風險。儘管也有研究發現少量飲酒能降低心肌埂塞以及中風的風險,但是由於不同個體間對酒精的耐受程度存在差異,綜合分析表明飲酒會同時增加肝癌和結直腸癌的風險。因此,建議日常適度飲酒,每天酒精攝取量應控制在23克以內。對於無喝酒習慣或有酒精過敏的人,應當避免酒精攝取,切忌無視自身身體狀況,強迫自己喝酒。

談「癌」色變,防「癌」於未然

4、運動

研究表明,運動能降低結直腸癌、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同時降低心臟病的死亡風險,從而降低總死亡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多參與適度的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進行約60分鐘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慢跑)以及每周60分鐘的強烈運動(如打球、長跑)。對於不積極鍛煉或者是剛開始體育鍛煉計劃的人們,低於推薦的最低運動量仍然是有益的。對於年齡65歲以上、患有慢性疾病或者已被確認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人群,需要在開始進行劇烈強度的運動計劃前諮詢醫生。

談「癌」色變,防「癌」於未然

5、體重

研究表明,肥胖可能會增加結直腸癌、乳腺癌、肝癌、胰腺癌、食管癌、子宮內膜癌和腎癌的風險。此外,低體重指數也會增加癌症死亡率的風險,過於消瘦同樣不利於自身健康。因此,建議在成年期間通過適當的均衡飲食和規律運動,保持適當的體重,體重指數(BMI)應保持在18.5-25kg/m2之間,中老年男性為21-27kg/m2,中老年女性為21-25kg/m2

談「癌」色變,防「癌」於未然

6、感染

全世界由病毒和細菌持續感染引起的癌症的約為16.1%,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乳頭瘤病毒(HPV)以及幽門螺桿菌(HP)的慢性感染等已被評估為1類致癌物。研究表明,HBV和HCV會增加肝癌的風險;HPV會增加宮頸癌的風險;HP的慢性感染會增加胃癌的風險。因此,建議定期進行體檢,接受肝炎病毒感染檢測、幽門螺桿菌感染檢測等,並對症進行妥善處理。

談「癌」色變,防「癌」於未然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從飲食、吸煙、飲酒、運動、體重、感染六個方面著手,對日常生活中潛在的致癌風險進行控制。研究表明,堅持上述風險防控原則的男性和女性患癌症的風險分別降低了43%和37%。對於腫瘤的防控並不能一蹴而就,腫瘤的防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均衡飲食、適當規律運動、定期體檢、關注自身的生理病理狀態等,規避致癌因子的侵蝕,做到防「癌」於未然。



審稿專家: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魏理/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劉韜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葯盾公益】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SM葯盾公益 的精彩文章:

兒童過敏性鼻炎如何正確選用藥物?
華法林的自白

TAG:PSM葯盾公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