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科學「擼貓」?先建立感情基礎,再找到正確互動位置

如何科學「擼貓」?先建立感情基礎,再找到正確互動位置

身邊養貓的朋友,大多都有被抓傷的經歷,有時候根本不知道怎麼惹到了貓主子,上一秒還溫溫順順任人撫摸,下一秒反手就是一爪。然而,惹怒它的原因,可能是撫摸手法出了問題,導致你受皮外傷,貓受內傷,那麼,應該如何科學「擼貓」呢?我們得從家貓的祖先說起。

野性寵物

家貓的祖先是非洲野貓,早在大約1萬年前,人類從採集狩獵轉變為種植農業的時候,貓也開始在人類定居點的周圍活動,捕捉老鼠或者其他鼠類,人們發現野貓的這一習性後,便和貓產生了一種合作共贏的關係。直到大約4000年前,人和貓之間的關係才逐漸發生變化,從「給口吃的」到「萌寵伴侶」。今天的家貓們,已經人類最好的朋友之一,也是家庭成員里最桀驁不馴的那位。

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貓確實比它們的祖先溫順了許多,但仍然保留了骨子裡的野性,也就是說,它們最直接的身體反應和思考方式還是與野貓類似。野貓喜歡獨行,有自己的領地,生性兇猛,因此,家貓基本上沒從自己的祖先那裡遺傳到任何社交技巧。

人類則不同,人不僅會通過豐富的表情、抑揚頓挫的言語表達情感,還喜歡用適當的身體接觸表達友好,建立親密關係。而且,貓在眾多寵物中,長相與嬰兒最為接近:圓腦袋、圓眼睛、圓臉,小鼻子、小嘴巴、小手,人類對嬰兒的喜好很容易轉移到貓咪身上,想要摸摸、親親、抱抱。

擼貓技巧

當人們伸出愛撫的雙手時,家貓會很配合,因為它們確實喜歡被撫摸,但前提是在它的社交敏感期(二到七周),人教會了它享受,這段時間是人和貓建立起情感的關鍵時期,人的性別、年齡、性格,甚至接觸的部位和方式,都會對貓產生影響。

如果能建立起良好的情感基礎,正確地撫摸就會變得相對容易,而成功的關鍵則是在互動中給予貓儘可能多的選擇權和控制權,也就是說,人雖然出於本能,喜歡觸摸可愛的東西,但是對於貓來說,人不能在任何想摸它的時候立刻上手,而是在它想被摸的時候滿足它。研究表明,當貓發起互動時,人與貓的親昵時間可以持續得更長。

而且,在撫摸過程中,還要密切關注貓的行為和姿勢,適時變化觸摸位置、持續時間,以確保它們處在舒適的狀態。通常情況下,喜歡被撫摸的貓,更願意讓人摸它面部腺體區,包括耳朵底部、下巴、臉頰周圍等等,而不是肚子、背部、尾巴等部分。

如果貓覺得很舒服,它會豎起尾巴,並用前爪揉你的手,身體和面部表情都舒展而放鬆,耳朵伸向前方。如果你把它舉在面前,它還會悠閑地左右搖晃尾巴。如果你突然停下,它甚至會輕輕推搡你,讓你繼續。

然而,如果撫摸讓它變得緊張,貓渾身上下每一個毛孔都會透露出拒絕。它會不停地轉動頭部,瞪眼睛、舔鼻子、甩尾巴,兩耳伸向兩側或者後方,有的貓甚至會煩躁地抽搐。更嚴重的會突然轉頭打、咬、抓那雙摸它的手,無論這手屬於主人,還是陌生人。

值得強調的是,並不是每一隻貓都喜歡被撫摸,任人撫摸的貓也不一定很快樂,但一部分貓會為了換取食物或者玩具,選擇忍受,時間長了會讓貓產生慢性壓力,對它的健康也是不利的。尊重它們的野性,適當的「遠觀」而不是「近玩」,也是愛它們的另一種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廁讀大歷史 的精彩文章:

如果阿波羅11號返回地球失敗?備用計劃:給宇航員辦月球葬禮
火星表面疑似出現「人工符號」,畫面傳回地球是「星際迷航」標誌

TAG:廁讀大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