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維:從苦行僧涅槃成詩佛,為唐詩的交響樂奏響了一個最美的聲部

王維:從苦行僧涅槃成詩佛,為唐詩的交響樂奏響了一個最美的聲部

歡迎關注《寫乎》,您的足跡就是《寫乎》!

作者:宋執群

一個憑藉超拔的才華和超高的顏值贏得大唐公主青睞的藝術家,一個衰到差點在動亂歲月喪命的詩人,在參透人生命運時毅然轉身,從苦行僧涅槃成詩佛,為唐詩的交響樂奏響了一個最美的聲部,成為了詩意人生的典範。

他就是王維。

(一)違規看「黃舞」,前途栽溝里

當時,大唐青年詩人王維不可能想到,作為皇家歌舞團團長,去看一場自個單位的一場綵排會把自己的人生帶進了溝里。

那天是唐玄宗開元九年(公元721年)的端午節,新官上任的王維,春風得意地在宮中觀賞一場向皇家獻禮的歌舞綵排。當一組黃獅子在台上輕舞飛揚時,可能是看得太入迷,也可能是覺得自己是這個歌舞團的團長,王維沒有走開迴避。

這可闖下了大禍。還沒等綵排結束,太監就來降旨,說「黃」與「皇」同音,皇上能看,但你不行,你看就犯下了不尊聖上的大罪。

就這樣,還未將官椅焐熱,王維便慘遭出局,被從皇家歌舞團長(太樂丞)貶為濟州糧倉管理員(司倉參軍)。

就在當年的春天,他剛剛攀登上了人生的巔峰,一舉在進士科考中狀元及第,被任命為京官。而僅僅幾個月後,他便被人生的過山車從頂端拋入谷底。此後的五年,他那最美好的青春都被困頓在遠離京城的窮鄉僻壤,他那人生最珍貴的時光都只能由糧倉的油燈和倉鼠的陪伴度過。

這首《宿鄭州》,便是詩人被踢出東都洛陽,前往被貶地山東濟寧途徑鄭州時寫下的:

朝與周人辭,暮投鄭人宿。

他鄉絕儔侶,孤客親僮僕。

……

明當渡京水,昨晚猶金谷。

此去欲何言,窮邊徇微祿。

滿紙都是凄涼孤獨和委屈鬱悶。

(二)才貌雙絕,女粉偶像

王維出生於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年)的蒲州(今山西運城永濟市)。說他才貌雙絕,一點也不誇張。九歲時,他已貫通詩、書、畫多種藝術,尤其是一手琵琶,彈得可謂絕響;二十歲時去京城趕考時,這個青春煥發的大帥哥一登場,就秒殺了一眾考生,成了京城王公貴族的寵兒。特別是他彈奏的美妙琵琶曲,更是征服了一眾女粉,男神一樣成了她們追捧的偶像。

關於他的音樂天賦,《唐國史補》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某天,一個人弄到了一幅奏樂圖,但不知道圖上是什麼樂譜。王維研讀之後告訴他說:「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疊第一拍。」那人將信將疑地請來樂師演奏,果然被他說中。

在他無數的女粉中有一位通天的人物,那就是玉真公主——唐玄宗的妹妹。由於大唐的科考就像今天的高考一樣,有文藝特長的加分和名人推薦的潛規則。所以考試前,王維也拜見了岐王李隆范,想通過他運作奪魁。岐王就把他引薦給了玉真公主。

為了讓玉真公主驚艷,王維進行了精心的設計策劃。見面那天,他假扮成一個琵琶演員,將一曲《郁輪袍》彈奏得纏綿悱惻、波瀾起伏。在滿座的驚嘆中,玉真公主媚眼迷離地柔聲問他:「除了音樂,你還有別的才藝嗎?」

王維優雅地起身施禮,底氣十足地回答道:「我還能詩,繪畫,寫書法。」然後雙手呈上早已備好的詩書畫作品集。

當玉真公主翻到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時,忍不住發出一聲驚嘆:「天吶,這首詩原來是你寫的啊?而且你寫詩時才十七歲?我還一直以為是哪個飽經滄桑的大佬寫的呢!」

就這樣,有才,顏值又超高的王維當場俘獲了玉真公主的芳心。結果就沒什麼懸念了,第一次參加高考,王維就拿下了全國的狀元。

但就是這樣一個幸運兒,人生還未完全開掛,就迎頭撞上了命運的第一波打擊。

(三)痛失妻子,走向邊塞

二十七那年,王維終於忍受不了在糧倉里浪費生命,捲起鋪蓋卷,離開山東濟州,來到河南北部,《詩經·氓》中描寫發生美好愛情的淇水之畔,第一次嘗到了隱居生活的快樂,寫下園牧歌般的《淇上田園即事》:「屏居淇水上,東野曠無山。日隱桑柘外,河明閭井間。牧童望村去,獵犬隨人還。靜者亦何事,荊扉乘晝關。」似乎已為最終的人生歸途埋下了伏筆。

但此時,詩人建功立業的心還未死,俗世的情緣也還未了。當他得知與她感情甚篤的妻子已懷胎十月,即將產子時,匆匆離開淇水之畔的隱居地,懷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星夜奔回長安,去和妻子團聚。

然而,災難就像惡魔,常常無情地擊碎人們的美夢。不久,他的妻子在難產中去世,孩子也未能降生於世。從天堂轉瞬墮入地獄的王維萬念俱灰,很長時間都不能從命運的打擊中回過神來。直到形形色色的媒人進入他的家門,甚至玉真公主也向他發出特別的信號時,他才醒悟過來,既然這個世界上能與他生死相依的人已經不存在了,那就到一個新天地去追尋一種別樣的愛與情懷。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這首情真意切的送別詩,是他為出塞戍邊的朋友寫的,後來被譜成著名的琴曲《陽關三疊》經久流傳,是目前可見的唯一一首中國古琴曲。

這首詩也是為他自己寫的。因為不久後的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他自己也申請做一個戎馬詩人,出塞擔任涼州河西節度幕判官(唐代特派擔任臨時職務的大臣,協助邊疆軍事長官節度使工作,掌文書事務)。

果然,雄渾悲壯的大漠戈壁,賜予了王維許多大氣磅礴的邊塞詩作: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使至塞上》

(四)用詩救了自己的命

王維一生中最大的災難發生在安史之亂中。南宋計有功編著的《唐詩紀事》記載了他在這場戰亂中的遭遇:戰亂爆發後的第二年(公元756年),叛軍攻陷長安,將俘虜的大批朝臣、宮女、樂工等送到洛陽。

叛將安祿山非常喜歡音樂歌舞。他派人到處尋找離散在民間的音樂家和歌舞演員,很快就搜羅到了數百名梨園弟子。於是便迫不及待地在凝碧池舉行大型歌舞晚會,宴請為叛軍政府效力的官員,炫耀自己的武功。

表演時,許多被強虜來的演員忍不住悲傷,有的人痛苦得哭了起來。安祿山氣急敗壞地出威脅他們,說誰哭就殺了誰。

有一個叫雷海清的演奏家不畏強暴、挺身而出,憤怒的把樂器摔在地上,朝著唐玄宗逃往四川的方向大放悲聲。安祿山立即命人將雷海清捆綁起來,當場將他肢解示眾。

被叛軍關押在菩提寺里的王維聽聞這件事後,抑制不住悲憤寫了一首詩: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葉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

後來安史之亂被平定,唐玄宗重新奪回政權回到了長安後,開始追究那些曾經在安祿山偽政權當過偽官的人。王維也是其中之一,被關押在楊貴妃哥哥楊國忠的舊宅。

當皇上宣布,按大唐律法判處那些偽官死刑時,有人上報,王維曾寫過對叛軍不滿,對李唐王朝忠心的《凝碧池》詩。

一開始,唐玄宗對這一信息並沒太在意,雖然他聽聞過王維的才華。但相對於國家政權的尊嚴來說,一個人的才華比鴻毛還輕。但不知為什麼,他又突然好奇起來,想知道王維的那首詩是怎麼寫的。

當聽人讀完那首《凝碧池》後,唐玄宗沉默了,最終決定赦免王維的罪行。

唐玄宗這一馬放得可謂功德無量,因為此刻被關在大牢里的落魄油膩男,將來會因他的刀下留情成為超拔於世的詩佛,會為他的大唐江山增光添彩。

(五)從苦行僧到詩佛

經過安史之亂的死裡逃生,這個曾經活在感時傷懷中的單純藝術家,完成了成長蛻變,涅槃成了一個明察秋毫的高人。他意識到,自己過去的一切都已不復存在,往昔的一切夢想與期待都已歸零。此前,他雖然少年得志,但出道之後一路崎嶇:仕途不順,妻死子亡,生逢亂世,命如飄蓬,像個苦行僧一般在塵世間掙扎。

奇怪的是,看穿了這一切,他反倒沒有什麼痛苦和不甘,既覺得似乎已經死去,又好像獲得了新生。

他毫不猶豫地按照生命的啟示和人生的感悟進行選擇,徹底拒絕了朝廷的五斗米,而鑽進輞川山林做了個從心所欲的自由人。

在揮別滾滾紅塵之後,他主動給自己的靈魂降噪,主動將身心中的垃圾刪除,直至把自己刪除到如同剛出生嬰兒般的乾淨清爽。

這時,童年時母親燒香禮佛的情形喚起了他生命中最美好的記憶。「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嘆白髮》)?

於是,他在長安南面的藍田山麓修建了一所輞川別業,隱居在那裡著素衣,吃齋飯,在清茶和佛經陪伴下過著帶髮修行的日子,直至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於六十歲耳順之年到來之際,感知到了命運的召喚,在從容不迫地作書向親友辭別後,安然離世。

(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王維用這首《終南別業》描繪了自己隱進山林,融入田園的詩意生活。是的,一個有趣的靈魂一旦被激活,就會迸發出超凡的魅力。

現在人們都喜歡用一個詞來概括王維詩歌的美感,那就是「空靈」。人們認為「空靈」就是禪宗里說的「悟」。這個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悟」,在禪宗那裡就是要在生命的平常里,特別是在大自然中,去領悟宇宙的本真。一旦有了這種領悟和體驗,就會得到一種平靜超脫的喜悅。而把這種超脫和喜悅用詩歌表達出來,那詩歌就會產生一種空靈的美。

王維的許多詩,就最好地體現了由悟產生的空靈美。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鹿柴》

「山」是空的,有「人聲」而不見人,更顯「空」。「落日餘暉照在苔蘚之上」好像可見可觸。但也是暫時的,終將會消失在永恆的空寂之中。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辛夷塢》

整個詩境中沒有人的存在,只有紅色的木蘭花自開自落在空寂的山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鳥鳴澗》

和上首詩一樣,這首也是寫一個靜夜山空的境界。桂花獨自飄落在靜夜的空山中,天地間了無聲息到月亮出來,竟然使山中的鳥兒受驚,發出了鳴叫。

這些詩,都呈現出寂靜空無,又幽深永恆的自然之美。人們通過當下的花開花落,月出鳥驚,去體會在「萬古長空」和「一朝風月」的永恆和短暫中獲得平靜、恬淡的心態,和略帶憂傷的身心自由,從而把人生提升到「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無為而無不為」庄禪境界,以了悟生命的真諦。

這些有色彩,有溫度的詩作就像一幅大自然的全息圖畫,既展示了日月山河和諧運行的意象,又於深沉的情感中暗藏著生命的動力,既質樸得猶如山水本身,又玄妙得哲思飛揚。讓我們在獲得靈魂慰藉的同時忍不住驚嘆,如此豐富的哲思與深沉的情感,竟然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被偉大的王維用美妙的詩句書寫了出來。

(七)為唐詩的交響樂奏響最美的聲部

作為大唐山水田園詩一哥,王維最令人稱道的就是他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是蘇東坡對他詩藝的總結。當然,他本來就是畫家和音樂家。據說他只有一幅《江干雪霽圖》真跡被日本私人收藏,流傳到了今天,他的音樂則早已飄逝到了渺遠的宇宙深處。好在他還存世四百多首繪聲繪色的詩歌珍品,讓我們來想像他那集多種藝術於一身的神奇風采。除了我們已經引用的,王維還有許多唐詩史上繞不過去,至今仍掛在人們嘴上的傑作。比如: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相思》

這些看似簡單明了的詩,卻有著數學般的純粹與精美,每一個意象都融合著自然與人文,展示著生命歸於自然後的尊嚴,彷彿滋味悠長的老酒,一經啜飲就會使人上癮,就會帶著人漸入佳境。

他就是這樣,在優雅平靜的激情中,用潔凈原始的意象寫出了登峰造極的作品。

特別是為他贏得了不朽盛名的山水田園詩,看似無關時代與地域,卻又帶著人類與自然相依相融的基因,穿越時代,呈現出超越地域的遼闊。所以,一千多年來,他的詩作理所當然地被譯成了英、法、西班牙等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傳頌。

可以這麼說,他是中國詩歌史上最具偉大氣象的詩人之一,他試圖站在哲學的高度呈現自然和人的關係,不僅創作了詩歌,也闡釋了一種文明。

當我們遭遇挫折,陷入迷茫時,很多人都是從他那些禪意盎然的詩歌中得到了心靈的慰藉,都是從他那超脫的人生中獲得了啟示。所以,自此以後,中國的失意文人就總是拿他的人生境界來對標,來療傷。

就這樣,一個憑藉超拔的才華和超高的顏值贏得大唐公主青睞的藝術家,一個衰到差點在動亂歲月喪命的詩人,在參透人生命運時毅然轉身,從苦行僧涅槃成詩佛,為唐詩的交響樂奏響了一個最美的聲部,成為了詩意人生的典範。

【作者簡介】宋執群,生於一九六零年代。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梅雨》《望海門》,長篇文化散文《錦上姑蘇》等。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點一下文末「在看」。

歷史文化類投稿郵箱:

小說散文類投稿郵箱: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之寫乎 的精彩文章:

「十年一覺揚州夢」是一個美麗誤會?
《紅樓夢》里王熙鳳對薛家所謂的金玉良緣怎麼看?

TAG:閱讀悅讀之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