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烏賊墨汁里的顆粒可抑制腫瘤生長

烏賊墨汁里的顆粒可抑制腫瘤生長

關注環球科學

周一至周五早間

我們為你準時送上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納米科學·

烏賊墨汁里的納米顆粒可抑制腫瘤生長

烏賊墨汁里含有許多納米顆粒,包括黑色素、氨基酸、單糖和一些金屬。《美國化學會·納米》上的新研究發現,這些納米顆粒能夠改變腫瘤的免疫功能,與放射療法配合可以阻止腫瘤生長。在小鼠體內,納米顆粒配合放射直接降低了腫瘤的轉移率,並且幾乎完全抑制了腫瘤的生長。研究表示,這些納米顆粒的黑色素含量較高,在放射過程中可以吸收大量光並裝換成熱能抑制癌細胞。這種天然生物材料為臨床疾病的治療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醫學·

東南亞地區瘧原蟲對青蒿素聯合療法耐藥性加劇

青蒿素衍生物是當前最有效的瘧疾聯合用藥。發表在《柳葉刀-傳染病》上的研究顯示,自2015年以來,東南亞地區瘧原蟲對青蒿素聯合療法的耐藥性問題日益嚴峻。2016-2018年間,泰國東北部和越南地區的耐藥性瘧原蟲已佔到80%。根據東南亞多個國家的初步數據,青蒿素聯合療法對半數瘧疾患者無效。目前,這些地區已經根據屠呦呦團隊提出的新方案,更換已產生抗藥性的青蒿素輔助藥物並適當延長用藥時間。

·天文學·

銀河系早期的劇烈併合事件

以往的研究認為,銀河系曾有過一次劇烈的併合事件,但併合的時間存在爭議。在發表於《自然·天文學》的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蓋亞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為目前的銀河系銀盤和內暈繪製了準確的恆星年齡分布圖,發現銀暈中靠近太陽的大部分恆星的年齡最高可達100億年。這個年齡上限就是銀河系前身與質量是其四分之一的「蓋亞-恩克拉多斯」星系併合的時間點,之後的數十億年間融合一直在進行。該研究有助於我們了解銀河系的早期事件序列。

·化學·

讓細胞生命出現的化學分子

在地球出現生命前,整個環境中存在著大量的化學物質,它們彼此相互作用,最終為細胞類生命的產生打下基礎。最近發表於《美國科學院院刊》的研究發現了一種α-羥基酸,它會在適宜溫度下的乾燥環境中自行組裝成微液滴,因此很容易將核酸和蛋白包裹進來。在早期地球中,α-羥基酸在沙灘和河岸邊很容易出現,研究推測,這種液滴匯聚核酸等遺傳物質後讓它們演化出了適應細胞環境的代謝系統,推動了早期細胞生命的出現。

·科技政策·

中國研發人員總量連續6年居世界首位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我國研發人員總量連續6年穩居世界首位。2018年,按摺合全時工作量計算的全國研發人員總量為419萬人年,是1991年的6.2倍。我國研發經費投入也在持續快速增長,2018年達19657億元,是1991年的138倍。按匯率折算,我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家。中國的科學論文質量也得到大幅提升,根據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I)論文被引用情況,2018年我國科學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名世界第二位。

·航天·

「光帆2號」正式展開太陽帆飛行

今天凌晨,隨著加州的工作人員按下按鈕,「光帆2號」航天器終於展開聚酯薄膜製成的太陽帆,開始僅藉助太陽光的航行。「光帆2號」將在地球軌道上持續飛行,以驗證太陽光碟機動航天器的可行性。「光帆2號」於6月25日搭乘SpaceX重型獵鷹火箭升空,並在7月9日發回其拍攝的首張地球照片。

·生物學·

揭曉蚊子尋找食物的機制

一篇發表於《當代生物學》的論文通過飛行模擬研究顯示,蚊子是通過「先嗅後看」的方式發現、跟蹤並找到「美食」的。當蚊子的嗅覺系統檢測到二氧化碳等信號時,就會引發大腦內部的變化,從而觸發一些行為反應:啟動視覺系統,「掃描」周圍特定形狀的物體並飛向它們。(新華社)

文:吳非、楊心舟、何雨珊、董依明

編輯:楊心舟、吳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 的精彩文章:

淚滴形的機翼,才是最快的機翼
空氣污染降低中國太陽能產能

TAG:環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