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人生的兩支箭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人生的兩支箭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人生的兩支箭

比丘尼恆齋法師

2015年3月10日講於萬佛聖城大殿

摘自《萬佛城金剛菩提海》

月刊 第538期

生活中有所謂的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實際上每個人都有,不管你有沒有學佛。

以我個人來講,在還沒有學佛之前,苦的時候或者傷心,或者很煩惱,或者遇到人事不如意的時候就起煩惱,發大脾氣,這都是一定有的,讓自己很不安。但是學佛之後呢,我相信大家都會發現自己的改變,也就是對事情的看法不一樣,比較不那麼計較,遇到事情也沒有那麼激動,比較能用平靜的心來對待。

在佛陀的教化里,對於我們所受的挫折或是遇到苦受的時候,或者痛,或者受到人的欺負,這種苦稱為「第一支箭」。這就是我們過去射出去,現在回來又轉到我們身上,所以叫做「第一支箭」。但是當遇到這些事情,我們傷心、怨恨,或者生出種種煩惱又增加的痛苦,這就是「第二支箭」。

如果是樂受呢,當所得到的是快樂,我們在這個快樂裡面就放逸了,懈怠、懶惰、沉迷於這個快樂裡面。這樣子呢,第二支箭──「苦」就會馬上過來的。所以現在懂這個道理,第一支箭我們不容易躲開;但是,我們可以不接受第二支箭。

有人問到:「摩訶薩不管他,彌陀佛各顧各,這不是太自了漢了嗎?」我現在先用上人的解釋。上人的解釋是:

「所謂的摩訶薩不管他,彌陀佛各顧各,菩提薩埵不管他人毛病過錯,不論他人是非。我們不要盡給他人洗衣服,反而忽略自己的臟衣服,是故解行並用才是真功夫,功德才能圓滿。

又說:「對於那種自命開悟,有一種狂慧,說自己怎麼了不起的人,要如何點醒他?摩訶薩不管他,彌陀佛各顧各,自己點醒自己已經夠了;你點醒他,永遠點不醒。自己吃飯自己飽,自己生死自己了。

摩訶薩就是大菩薩,大菩薩所行的就是菩薩道。菩薩道事實上就是一個單行道,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但問其心。譬如你對人很恭敬,你就行你的恭敬,積自己的德行。但是,如果你只是對上恭敬,對下不恭敬,那你就有雜染心,就有分別高低貴賤好壞的心,那就是生死輪迴心,就不是菩薩道。

彌陀佛各顧各,各顧各的彌陀佛,每個人都有佛性,好好看住自己的真心,在《勸發菩提心》裡面講:「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虛空非大,心王最大,金剛非堅,願力最堅。

所以就有人問了,菩薩發菩提心,如何降伏其心?上人的回答就說:「你發菩提心就是降伏其心!不要再另外找降伏其心。」菩提就是一種覺道,覺道就是大道,大道就是要無所求。所謂「三藐三菩提」,三藐三菩提就是菩提的簡稱。那就是教我們要發大心,就是要把這個心全部發出來,這就是所謂的菩提心。

菩提心像什麼呢?本來它是無形無相的,只是一個覺道。覺者,就是覺悟的意思,就是明白,明白這個道。明白道,不是單明白就可以了,還要修行,要修這個道,修這個覺悟的道。所以在生活中,點點滴滴我們都能夠行這個六度,也都是消災免難的一個機會。

大略講一下悟達國師「人面瘡」的故事。悟達國師在還沒有成為國師之前,他住的道場有一位病僧,是外來的一個年紀很大的僧人。這位出家人來了就生病,病得很重,全身發臭,也沒人替他清理,於是悟達國師就幫他整理清洗。過了一段時間,這個病僧好了,要離開之前,就告訴悟達國師:「很感謝你照顧我,你將來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到四川的雙樹間來找我。」

之後,悟達國師當上國師,因為皇帝賜他一個檀香座,起了一念的貢高心,人面瘡就在這時候趁機進入。人面瘡一長出來,天天要吃肉;不給它肉吃,就痛得不得了。他心想:「我已經作為一個國師,還有這種病,這很……。」在病得很困難,所有醫生都治不好的情形下,他想起這一位僧人,決定應該去找他。所以他就去到了那個地方,去找這位僧人。

當他來到雙樹間找到這位法師的時候,就把自己的情形告訴這位法師,然後這一位法師就帶他去一個小池子裡面洗腳,就把他的困難給解決了。由這個故事我們知道,只要我們的心夠真誠,事實上菩薩都在給我們機會,讓我們躲開第一支箭。

所以,我們的心要怎麼樣降伏?就是要常常注意自己,什麼事不要只是用私心。現前這個色身有生滅,是過去的妄想集聚形成的一種業報身。因此應該放下對色身的執著,借著它來修道。以這個假的色身,我們盡量來積功累德,在佛陀的教化里學習如何放下對色身的執著、對一切事物的執著。

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能夠用眼睛可以看透的,因為我們的眼睛看得只有少少,也只有這一世的東西,對嗎?看得不遠,最遠也超不過這個牆壁外,就在這個牆壁內。所以基本上我們眼睛看到的東西,實在是太少太少,更何況所謂的三世。所以,當我們能夠把佛法的道理放在內心,我們就不會起很大的煩惱無明。很多事我們不妨靜觀其變,然後看自己能做什麼。把心平靜下來,盡心儘力在成就佛道上用功,我相信我們會一天比一天更進步。阿彌陀佛!祝大家早成佛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如果有人障礙你修行,你應該這樣迴光返照
給父母買好吃的東西、好衣服,這僅僅是皮毛的孝順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