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心身整合正念養生操,科學提升您的人體健康力!

心身整合正念養生操,科學提升您的人體健康力!

導讀:心身整合以系統科學為指導,整合中西醫學、傳統武術、心理干預、國學文化中的養心健體功能於一體,融貫古今東西,形成了一個高度凝練、理論與技術兼備的人體系統優化體系,是一個有益於心身健康成長的理論方法體系,一個適合大眾學習、值得推廣普及的心身健康訓練體系。吳會東老師所著的《人體健康力科學提升之道—健康醫學與心身整合》一書把這些思路和方法相對完整地呈現出來,讓大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學習。

健康醫學與

心身整合

「天人合一」「心身合一」「知行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這三個合一,可以合在系統科學上。天人合一是人與外部自然的系統關係,心身合一是人體內部心身之間的系統關係,知行合一是人的認知與行為的系統關係。本書基於系統科學將這三個合一有機整合,形成了系統科學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並且構建了心身整合訓練技術、心理健康訓練系統、國學經典集成課程等實際可行的操作方法,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發揚,也是對系統科學的一種創新發展。

——中國工程院 俞夢孫院士 序

有些人聽說太極拳養生好,就去學太極套路,太極拳學起來是很費勁的,學習周期非常長且針對性不夠。作為醫學工作者,我們知道,選取一兩個單式訓練進行學習練習,並持之以恆,其實就可以達到促進健康的效果。散步跑步是最常用的單式訓練,現在流行健走,有人每天走 1 萬步,甚至有些人走 2 萬~3 萬步。試想一下,一個散步雖可以健身,但其主要鍛煉下肢,若練習幾個針對全身的單式訓練組合,每天訓練 1 萬次,效果不是更好嗎?提取傳統養生運動單式訓練,形成循序漸進、科學合理的訓練體系,使得學員能夠在 1~2 分鐘學會一些方法並從而受益,這就是心身整合。當然心身整合的形體訓練部分,也有把一些動作整合成套的訓練,但這樣做是為了學習和傳播的方便,絕不是說一定要按照這個順序和標準去練習。

心身整合訓練包括形體訓練、覺知訓練、放鬆訓練、呼吸訓練等內容,其訓練過程是分階段的,總體原則是由動入靜,由粗入細,循序漸進。心身整合循序漸進、次第分明又渾然一體。

心身整合訓練方法其實非常容易學會,但是人們也許會產生一些疑問,這些簡單的方法,難道就可以產生神奇的效果嗎?首先,這些方法確實能產生效果,但是不能說是神奇的效果。心身整合訓練遵循人體的生命規律,能夠發揮人體自組織能力,提升人體健康力,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效果是實實在在的,但不能對此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另外,我們還要認識到,效果的產生,依靠的是正確的方法和常年的堅持。

心身整合基本形體訓練

心身整合形體訓練第一套,又稱基本形體訓練,是心身整合的入門課程,採取少而精的原則編排,強調以脊柱為核心,包括脊柱平轉、側彎、前後與摺疊以及肩臂、腿部六個基本動作,樸素自然,簡單易學,能夠均衡地鍛煉全身。

形體訓練預備式

總體要求

1. 合理形體 2. 心身放鬆 3. 保持覺知 4. 膝蓋微彎 5. 呼吸自然 6. 速度中等 7. 幅度適度

【視頻與詳解】

1

肩臂訓練

動作1:預備姿勢開始,兩臂微微向前向兩側打開。

動作2:上臂放鬆不用力,全身自然帶動上肢如鞭子甩動般向左甩臂,右手掌盡量向上拍肩背,左手掌自然拍在右腋下。

動作3:同樣動作向右甩臂,左右循環往複。

要點:以軀幹帶動,兩臂自然左右向內側甩動,兩臂完全放鬆不用力,如同兩條鞭子,手掌自然拍打在肩部和背部。拍打力度適中,根據自己情況掌握,不宜太大力。

來源:本法源自通背拳單操訓練。

效用:對肩臂有一定針對性,可防治肩周炎、頸椎病等慢性疾病,對肩背部肌肉有一定的保健效果,對於手臂,可以練到柔軟如鞭子,增強靈活性、敏捷性。

2

左右穿掌

動作1:預備式開始,兩手自然放於腰部兩側,掌心朝向自己身體。

動作2:腰脊帶動,左掌向右伸出,掌心向下。

動作3:腰脊帶動,左手收回,右手伸出。左右輪流前伸,循環往複。

要點:兩手變掌放在腰部兩側,脊柱軀幹左右扭轉,自然帶動兩臂左右穿出,與肩同高,掌心向下。頭部保持中正並隨身體的扭轉同步轉動,眼望手指方向。速度為中速,重點在腰脊的轉動,手臂前穿是配合輔助完成腰脊的動作。

來源:本法是從八卦掌的穿掌訓練演變而來。

效用:脊柱軸向運動,鍛煉脊柱平轉功能,對腰脊有一定針對性,糾正脊柱姿勢不良等。

3

左右側穿

動作1:身體微微下蹲,膝蓋微彎,兩手自然放於腰部兩側,掌心向自己身體。

動作2:腰脊帶動,右掌向左上側方伸出,掌心向下,身體左側彎。

動作3:腰脊帶動,右手收回,左手伸出。左右輪流前伸,循環往複。

要點:起始姿勢與左右穿掌類似,只是穿掌的方向變為向上至頭部兩側,身體左右側彎,肩部向上伸展,兩臂貼近耳朵,但不要太僵硬。速度為中速,重點在腰脊的轉動,手臂上穿是配合輔助完成腰脊的動作。注意伸展肩部,膝蓋仍然保持微彎姿勢,腰部以下保持穩定不動,與伸展之上部產生對拉。

來源:本法是由八卦掌穿掌訓練、八卦掌之指天插地掌化裁而來,並參考了瑜伽的訓練方法。

效用:本法脊柱側彎運動,鍛煉脊柱側彎功能,拉伸脊椎肩背,糾正脊柱不良姿勢等。

4

胸背訓練

動作1:兩手向前舉起,掌心相對,約與肩平。

動作2:兩臂快速打開擴胸至兩側,胸廓盡量打開。

動作3:兩臂快速前合,兩手合掌。循環往複。

要點:以脊柱為核心,做擴胸、前合的運動。向前合掌時胸背後拱,活動胸椎胸廓。注意力度不能過大,速度不能過快,以中速自然舒適為宜。

來源:本法源於意拳形體訓練。

效用:脊柱綜合運動,全方位鍛煉胸椎、肩胛骨、肋骨以及胸背肌肉等。對心肺疾病、胸椎偏歪、背肌勞損等有一定防治作用。

5

彎腰訓練

動作1:兩手從體側上舉至頭頂相合,脊柱略向後彎。

動作2:腰脊帶動,身體前彎,兩手自然放在膝蓋上。

動作3:腰脊帶動,身體後仰,兩手頭頂相合,前彎後仰,循環往複。

要點:這是脊柱前後運動的訓練方法。兩手向上過頭相合,頭頸軀幹輕輕後仰,眼睛望前上方,身體前彎,兩手自然下放輕輕拍打在腿部,拍打位置可根據個人情況,範圍是從大腿到小腿,一般拍打在膝蓋即可。腰椎有問題者幅度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一步減少,輕彎即可。有腰椎間盤突出等問題者,要慎重或者暫時不做這個動作,或遵醫囑。速度為中低速,不要太快。膝蓋在整個過程中保持微彎狀態。不求前彎的幅度,主要是在安全範圍內鍛煉脊柱。

來源:本法將太極拳起勢增加幅度並結合瑜伽健身訓練。

效用:脊柱前後運動,鍛煉前後彎功能和靈活性等,糾正脊柱姿勢不良等。

6

踢腿訓練

動作:兩手叉腰全身放鬆,目視前方。兩腳交替向前自然彈踢,循環往複。

要點:兩手叉腰或者自然下垂均可,以腰胯帶動,腳尖向前,兩腿自然向前彈踢,高度從地面到齊腰,可根據個人能力調整,不要求太高,以自然舒適為宜。彈踢力量不用太大,以鬆柔為主。

來源:本法從武術彈踢單操訓練演化而來。

效用:本方法對腿部有一定針對性,能增加腿部的力量和靈活性,防止老年跌倒,長期練習,腿腳可靈活如手。

登場書籍

《人體健康力科學提升之道——健康醫學與心身整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正道 的精彩文章:

慢性蕁麻疹用藥經驗與驗案二則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蘆根

TAG:養生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