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34年前的今天,「中國人一定要首漂長江」的堯茂書悲壯犧牲

34年前的今天,「中國人一定要首漂長江」的堯茂書悲壯犧牲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長大不成人)

【1985年7月24日】34年前的今天,「中國人一定要首漂長江」的堯茂書悲壯犧牲

1950年4月1日,堯茂書出生於四川樂山,從小生活在長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岷江邊。他7歲就到江里游泳,14歲在樂山市3000多人暢遊岷江的比賽中獲第28名。

初中畢業後,堯茂書到樂山一家印刷廠,當了一名照相製版工。他喜愛攝影,經常來回走兩百多里的山路,向老攝影師請教,拍攝美麗的自然風光。

1972年(22歲),堯茂書被調到西南交通大學當專職攝影員,他的攝影作品被國內許多報紙、雜誌刊用。

(1971年的堯茂書(右下蹲者))

1978年(28歲),堯茂書從美國《地理》雜誌上讀到,日本探險家植村直己完成了亞馬遜河的單人漂流,深深的打動了他。

當時世界上著名的大江大河,都被人從頭至尾地漂流過,只有長江卻從未有人涉足。堯茂書決心要做:長江漂流第一人!他開始制定探險計劃,收集長江各段資料,用簡易木筏試漂……

(日本探險家植村直己,1984年挑戰北美最高峰時失蹤)

1980年(30歲),堯茂書寫信給國家體育總局,說想要組建一支漂流隊去探索長江,但未得到回復。

堯茂書毫不氣餒,他自費到長江源頭實地考察,多次赴大渡河、沱沱河等地,嘗試橡皮筏漂流險灘技術。

1984年底(34歲),他向國家體委提交了《關於對長江進行漂流探險和拍攝工作的報告》,詳細列出了他為漂流長江所準備的資料,並稱自己將在1985年8月到10月漂流長江。

報告依然如石牛入海,沒有回復。而堯茂書得到一個更壞的消息:美國探險家肯·沃倫正在申請辦理長江漂流探險的手續,計劃的時間是1985年9月。

堯茂書再次向國家體育總局申請獲得幫助,但仍然沒有得到回復。

「長江是我們中國的母親河,首漂應該由我們中國人來完成。」堯茂書決定將漂流計劃提前。

(美國探險家肯·沃倫)

這是一件前人從未嘗試過的壯舉,堯茂書抱定了必死的信念。他讓正懷孕的妻子打掉孩子,以免妻子以後難以改嫁。

因為缺乏資金,他到全國各地遊說,獲得了一些援助:一套救生服,兩艘加厚型橡皮艇,一台攝影機。

原計劃和他一起去的兩位朋友,最終被家人阻攔放棄了。只有他的哥哥堯茂江,一直支持著他。

1985年5月29日(35歲),堯茂書向單位請了假。他和哥哥先坐火車到青海格爾木,再坐車到唐古拉山雁石坪,向當地人買了2匹馬和4頭氂牛。

6月11日,堯茂書和堯茂江到了長江源頭——各拉丹冬雪山腳下。

6月14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以《第一位漂流長江的人》為題,報道了堯茂書首漂長江的事迹。隨後,幾十家報刊、電台、電視台都對堯茂書的事迹作了報道。堯茂書的勇氣震驚全國。

(堯茂書前往長江源頭)

6月20日,堯茂書完成了對長江源頭的拍攝,給「龍的傳人」號橡皮艇打上氣,在平緩的冰川融水——納欽曲下水,開始了正式漂流。

6月23日,他們到達沱沱河岸邊。第二天,兄弟二人揮淚告別,堯茂江帶回了18盤電影膠片和上百個膠捲,而堯茂書漂進了無人區。

(堯茂書和「龍的傳人」號)

堯茂書開始了一個人的戰鬥。在無限壯美的高原風光下,卻隱藏著無數未知的危險。

一天,堯茂書上岸拍攝,回來時卻發現橡皮筏多了一隻棕熊。好奇的棕熊,把船上的東西,翻了個底朝天。好不容易等棕熊走了,船上的東西已所剩無幾。

兩天後,堯茂書遇到游牧的牧民,買了糍粑和牛肉乾,才填飽肚子,逃過一劫。

7月6日,堯茂書進入了通天河,風浪變大,挑戰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7月15日,正在膜拜聖靈的藏民,發現了漂流的堯茂書。藏民以為他是神靈下凡,擁簇他到寺廟裡。聽了堯茂書的講訴後,活佛為他念了消災經。

堯茂書繼續漂流。7月24日,在金沙江通珈峽的急浪中,觸礁而亡。

堯茂書的死,成了轟動全國的新聞,人人都在討論。

這促使國家體委與美國肯·沃倫迅速達成協議,組成了「中美聯合長江漂流探險隊」(簡稱中美隊),共27人(美20,中7),計劃1986年7月初開始漂流。

(準備充分的中美隊)

消息傳出,民意沸騰。堯茂書狠狠地刺痛了中國人敏感的自尊心。人們問:「龍的傳人,難道就只一個堯茂書?」

一群來自洛陽、毫無漂流經驗的人,滿懷無限的勇氣,組成了洛陽漂流隊。1986年5月,他們隱瞞家人、躲開體育局的堵截,踏上去西寧的火車。他們要搶在中美隊之前,實現堯茂書「中國人首漂長江」的夢想。

另外一支由四川省政府支持的「中國長江科學考察漂流探險隊」(簡稱科漂隊),同樣沒有漂流經驗,也展開了與時間的賽跑。

(科漂隊還有一名女隊員)

6月24日,洛陽隊搶先從沱沱河下水。7月19日,科漂隊從青海玉樹的直門達大橋下水。7月21日,中美隊從長江源頭下水。

7月24日,在最危險的卡岡大灘前,洛陽隊被叫上岸,與科漂隊匯合。第二天,用密封船捆綁橡皮船闖灘,3人失蹤遇難(科漂隊的孔志毅,洛陽隊的張軍、楊紅林)。

(科漂隊視頻)

8月3日,中美隊的攝影師大衛·西皮,因高原反應病逝,葬於通天河畔。8月16日,中美隊到達玉樹,4名美方隊員退出,其他人繼續。

(大衛·西皮的埋葬地,上樹中國國旗)

得知消息後,8月17日,滿懷悲痛的洛陽隊乘卡車前往虎跳峽,科漂隊也隨後前往。9月10日,洛陽隊兩人衝過上虎跳。9月12日,沖中虎跳,密封船被撕裂,孫志嶺失蹤。

(科漂隊視頻)

9月13日,科漂隊隨隊記者萬明被飛石擊中頭部去世。

當天下午,因危險重重,隊員意志瓦解,肯·沃倫在四川巴塘宣布中美隊漂流結束。

在成功漂流了虎跳峽的當晚,全隊痛飲,爛醉如泥。10月14日,在闖老君灘時,洛陽隊的雷志落水遇難。部分洛陽隊員,乘車到武漢下水,11月12日到達上海吳淞口,完成長江漂流。

科漂隊強調「漂流長江要一寸不落」,派人去補漂之前跳過的4段江段。11月19日,在漂流金沙江段扎木灘時,三人翻船遇難(科漂隊的楊前明、王建軍、王振越)。11月25日,科漂隊到達長江入海口,完成了長江漂流。

(金沙江扎木灘最後一搏的三位勇士)

堯茂書「中國人首漂長江」的夢想,付出了11個人的生命,終於實現了!

過程之悲壯,讓人淚奔!

(長江漂流地形圖)

1986年12月22日,國家民政部批准堯茂書為革命烈士,四川省委授予他「四川省優秀青年」稱號。1989年,四川省授予堯茂書「巴蜀十大青年精英」稱號。

樂山政府在樂山大佛對面,給堯茂書立了一座雕像,作為紀念。2002年,因征地需要,雕像被遷移到一處僻靜人少的地方。

(被移到樂山長江市場附近的堯茂書塑像)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421篇作品,營員「長大不成人」的第11篇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象歷史 的精彩文章:

「茶陵牛」精神三探
胡風小傳:上書30萬言,牽連2000人的冤案,三次平反終得雪

TAG:萬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