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9歲男孩差點停止發育,就因喝了這種湯!孩子長高真相看這篇就夠了

9歲男孩差點停止發育,就因喝了這種湯!孩子長高真相看這篇就夠了

9歲男孩差點停止發育,就因喝了這種湯!孩子長高真相看這篇就夠了

有約君說

聽說每天煲點田七海馬湯給娃喝能長高?結果弄巧成拙害了娃!聽說多蹦跳能長高,可是這個遊樂項目也被兒保專家diss了。左右都不對,到底該怎麼做才不踩坑?

9歲男孩差點停止發育,就因喝了這種湯!孩子長高真相看這篇就夠了

近日,在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舉行的一次暑期科學育兒嘉年華活動上,該院兒童保健專科副主任醫師謝海瑞受訪給家長們釐清了很多孩子生長發育管理上的誤區,並給父母們支了好多招。

反面教材:

9歲男孩每周一喝海馬湯 半年後長出了鬍子

9歲孩子因為身材偏矮小,父母聽說海馬湯有助孩子長身高,就買來海馬給孩子每周一次煲湯喝,喝了半年以後,發現孩子開始長鬍須、變聲,出現青春發育的跡象,結果在醫院檢測發現,這半年裡,雖然孩子身高猛長了5cm,但骨齡卻已經超齡長多了1歲!

這是近期謝海瑞門診中遇到的典型個案。如今,她幾乎對每一位帶孩子前來諮詢身材矮小困擾的家長都要強調一遍:千萬不要煲什麼田七海馬湯。她說,田七、海馬一類藥材,確實能夠在短時間內促進骨骼生長、加速生長發育,但這是以透支骨齡為代價的。自行盲目地補充生長素或使用促生長的藥物、保健品,可能會加速骨骺的提前閉合。

「當孩子骨骼完全閉合後,孩子的身高也就不再生長了。孩子本來是缺乏生長激素,骨齡落後於實際年齡,那他還有生長的空間,但是因為外界食物的攝取導致他的骨齡發育反而提前了,生長的潛能就受到了明顯的抑制。」謝海瑞說,這種骨齡的超前成長是不可逆的,只能是停掉不合適的「進補」之後,保持監測。

她提醒,對市面上宣傳促長的保健品、促長藥物等,家長務必提高警惕,謹慎使用,一定要接受醫生的專業指導。

怎麼判斷孩子生長發育沒問題?

謝海瑞介紹,3歲內的孩子,發育不良主要表現為營養不良、甲狀腺激素低下;而三歲到青春期前,正常應該每年長高5~7厘米,如果半年至一年不長身高,或者身高增長在4厘米以下的,可以初步認為是生長緩慢,必須查因。

通常,導致孩子身高發育異常的常見原因有幾種,除了特發性矮小和一些特定的疾病;和骨齡相關的有兩種:

一個是生長激素缺乏,骨齡延遲,導致孩子身高比同齡兒童矮小2個標準差以上;

反之則是性早熟,第二性徵提前發育,同時伴有骨骼生長加速,雖然身高暫時比同齡兒童高,但由於骨骺提前閉合,長身高的時間縮短,成年後身高會比正常人矮。也就是說,孩子的身高異常偏矮、偏高都可能不是好事,不能盲目等待「長個子」,也不能盲目「促生長」。

日常如何管理孩子的身高

兒童正常身高的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間的差距仍有20多厘米,怎樣才能達到遺傳身高的上限或者達到期望的成年身高?謝海瑞說,健康生長發育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從飲食、睡眠、運動、情緒等全方位進行科學的身高管理,可以幫助達到理想的成年身高。

飲食和營養:營養過剩或營養不良都不利長高,均衡營養是關鍵,蛋白質、鈣、維生素是促進長高的重要營養素。

每天1個雞蛋、500毫升奶、1兩肉類食品可保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要保證足量的鈣攝入,可根據飲食和骨密度情況適當補充鈣劑;保證充足的維生素A、D。

睡眠:盡量保證夜間22點前入睡;盡量不起夜,23點到凌晨1點為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學齡前兒童應每天保證10小時睡眠。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合理安排時間,不要因為過度玩耍或學習而影響正常、充足的睡眠。

運動:耐力運動、縱向運動,對膝關節、踝關節、脊柱有適當刺激的運動更有利於孩子長高,比如踢毽子、跳繩、跑步、球類、摸高等。規律運動,每次堅持20~40分鐘為宜;過度疲勞也有礙長高。

具體到年齡段來說:

0-1歲的孩子,要多俯趴拍。

2-3歲的孩子,每天應該保證2-3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在戶外時避免老放在嬰兒推車裡不動,要多下地跑動。

3-6歲可以多做健身操,保證一定強度的運動,注意定期檢測,重視製作生長曲線。

6歲以上,可以多進行跳繩、籃球等彈跳運動,要保證一定的強度。

9歲男孩差點停止發育,就因喝了這種湯!孩子長高真相看這篇就夠了

專家提醒:建議孩子經常玩彈跳床、蹦床。這項深受孩子們喜愛的遊樂設施,實際上對兒童的關節並不友好,不但容易急性受傷,下落後的反彈外力也不利於關節主動進行緩衝,容易導致滑膜炎。

情緒:愉快的心情有利與生長激素的分泌,有利營養吸收和提高睡眠質量。

要經常鼓勵和表揚孩子,營造寬鬆的家庭環境,尊重不同的飲食習慣和食物喜好,讓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緒和心情。

定期兒保:謝海瑞建議,家長應給孩子定期測量身高體重,描點記錄生長曲線,對照標準,評價孩子目前發育所處的水平,不但要和同齡同性別的平均數據對比,也要縱向關注自身生長發育曲線是否偏離正常軌跡。

有條件的父母應當定期帶孩子做兒童保健,及時發現問題。兒保醫生會根據孩子身高、身長、體重、運動等情況評估孩子發育狀況。

推薦不同年齡孩子進行兒保的頻率為:

0~1歲:3個月一次

1~3歲以上:半年一次

3歲至青春期:每年一次

青春期到成年前:每半年一次

9歲男孩差點停止發育,就因喝了這種湯!孩子長高真相看這篇就夠了

測身高的正確打開方式

給孩子測量身高一般要在每天的同一時間,使用同一身高尺,由同一測量人來測量會比較準確反映身高發育進程。建議固定時間在早上測量。(一般早上測量會比下午和晚上高1~2厘米。)

3歲以下嬰幼兒:很難站立挺直錄得準確身高,一般採取仰卧位測量身長,測量時脫去鞋襪帽子,將小孩頭扶正,臉向上,頭頂輕貼測量床的頂部,按住雙膝使腿伸直,輕輕推動滑板貼於雙腳,讀數記錄。

3歲以上兒童:可以直接在家中測量身高,測時脫去鞋襪帽子,背靠牆,腳後跟緊貼牆壁,腳尖分開約60度,取立正姿勢,頭、腳後跟、臀部幾個點同時靠在牆面,頭部保持正直位置。可以找一本厚一點的書或大一點的三角尺,垂直津貼牆面往下移動,直到壓到孩子的頭頂,在書、三角尺靠牆下沿標記劃線,標記線與地面之間的距離即為被測者的準確身高。

測骨密度、微量元素到底有沒有必要?

檢測骨密度、微量元素一度在育兒圈中十分流行,也有一些機構以檢測數據來向家長提出給孩子補鈣、補充各種保健品等建議。而隨著科學育兒知識的普及,有很多家長認識到這些建議的偏差,很多家長在門診中會直接提出要求:「醫生,請不要開骨密度檢測和微量元素檢測項目,我們都知道沒有必要。」

「檢測的濫用確實帶來了負面的影響,但徹底抗拒也是另一種極端。這些檢測項目如果用得好,解讀合理,是很好的監控評價手段。」謝海瑞建議兒童在正規醫院專科醫生的專業指導下,定期監測骨齡,這是真實反映孩子生長發育水平的重要指標。

謝海瑞提到,定期監測骨齡並預測成年身高,可以了解孩子的生長潛能,也能及時發現異常進行適當干預;定期進行規範的骨密度檢測和解讀,則可以了解身體骨礦物含量水平,評估是否需要額外補充礦物質元素。

醫學指導/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童保健專科副主任醫師謝海瑞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周潔瑩 通訊員伍曉丹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周潔瑩

編輯 何家

微課預告

汗味重=狐臭?

眼袋、曬斑疤痕難消?

名醫支招夏日無憂!

炎炎夏日,在茫茫人海中,你是否又聞到了那股鑽鼻入腦、令人聞之久久難忘的異味?沒錯,又到了狐臭令人煩惱的季節。體味重就是狐臭?狐臭會遺傳嗎?能否治好?相信許多年輕人在為此煩惱。

除了這些問題,若要「愛美麗」,夏日裡的煩惱還有不少,例如「美容覺」也睡不消的大眼袋;想穿比基尼秀出傲人身段,遮不住的疤痕、曬斑卻給人心裡添堵......

針對這些問題,7月24日(周三)下午2:30—3:30,有約君特別邀請「廣州實力中青年醫生」、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特需醫學美容中心、燒傷科徐盈斌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來主講一堂「名醫微課」直播,助大家夏日無憂更美麗。

在消息欄回復關鍵詞「上課」,按指引進入皮膚微課群,來向名醫討教吧。

想了解該課更多信息 點這裡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工作室出品

有約君猜

9歲男孩差點停止發育,就因喝了這種湯!孩子長高真相看這篇就夠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的精彩文章:

每日健康必讀|夏天消暑去濕,試試這杯茶
高齡懷二胎最怕Ta,補鈣也不管用

TAG: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