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明治維新讓日本走上富強,清朝的戊戌變法卻以失敗告終?

為何明治維新讓日本走上富強,清朝的戊戌變法卻以失敗告終?

十九世紀以後,東方不復之前的榮光,許多國家都成為西方列強的殖民地,清朝被列強用堅船利炮轟開國門,日本則被美國海軍艦隊威逼被迫打開國門。近代時清朝與日本的遭遇何其相似,他們所做出的反應也大致相同,但最終清朝與日本的結局卻大不相同:明治維新讓日本走向富強,然而清朝的戊戌變法卻以失敗告終。那麼,到底是什麼緣故導致的這種情況呢?要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就要先從明治維新與戊戌變法說起。

日本明治維新與清朝戊戌變法的背景十分類似,在十九世紀中期,日本被德川幕府所統治。德川幕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外國的傳教士、商人和平民都被禁止進入日本,就連國外的日本人也不可以回國,德川幕府還嚴格限制日本的對外貿易。

1853年,美國軍艦強行闖入江戶岸的浦賀,要求與日本建立外交和貿易關係,史稱「黑船事件」。黑船事件對於日本的影響是巨大的,龐大的黑色軍艦讓日本人意識到了自己的落後,也讓他們認識到了幕府的腐朽。在德川幕府與列強簽訂一系列屈辱條約以後,日本國內掀起推翻幕府統治的呼聲,隨後日本的倒幕派歷經數次戰役,推翻了幕府統治,建立起以天皇為主導的封建國家。而在此期間,日本在改革派的主導下進行明治維新,吸收西方先進的文化、政治和經濟制度,極大的促進了日本的發展,使得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

清朝的戊戌變法比日本的明治維新更晚,此時清朝已經經歷過洋務運動的失敗,旁邊還有日本明治維新的經驗可以借鑒,但清朝的戊戌變法最後卻以失敗告終。因此許多人將戊戌變法的失敗完全歸咎於慈禧等人,不過這種觀點是值得商榷的,清朝進行戊戌變法時所要面臨的國內外環境與日本完全不同。

日本明治維新期間由下級武士、商人以及地方強藩所組成的倒幕派不斷崛起,幕府勢力分崩離析。起初倒幕派奉行「尊王攘夷」,性質與清朝的義和團類似,不過在尊王攘夷運動失敗以後,倒幕派立刻吸取教訓,他們保留尊王,去除攘夷,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鳥羽之戰中倒幕派之所以能夠以少勝多,西方的武器就至關重要。因此在日本進行明治維新時,社會力量已經發生轉變,平民、下級武士、商人和地方強藩並不反對對外開放與學習西方先進技術和思想,因此國內支持明治維新的力量遠大於反對派。而反觀清朝,在戊戌變法時主導變法的卻只是一位沒有掌握實權的年輕皇帝和一群知識分子,他們的力量根本無法與反對派抗衡。

而且,變法領導階級的不成熟,也是戊戌變法失敗的重要原因。日本的明治維新經曆數個階段,在明治維新開展初期,日本就非常重視教育,改革派通過義務教育向學生灌輸忠君愛國思想以及變法的重要性,並選派留學生到先進國家留學。康有為等人並非沒有重視教育,但他們的力量太過弱小,教育的普及程度根本不夠,戊戌變法只傳播於一部分知識分子階級當中,普通百姓連變法為何物都不知道,又談何支持?

不僅如此,康有為等人主持變法過於急躁,就連參與新政的康有為之弟康廣仁都在《致何易中信》中說道:「規模太廣,志氣太銳,包攬太多,同志太孤,舉措太大,當此排者、忌者、擠者,盈衢塞巷,而上又無權,安能有成?」變法的力量本就薄弱,阻力巨大,變法主力翁同酥態度搖擺不定,光緒皇帝沒有實權,以慈禧太后為主的頑固派虎視眈眈,然而康有為等人卻依舊在四處樹敵,他們的底氣卻只有光緒皇帝。

康有為在《日本變政考》里用日本天皇來激勵光緒說:「人主欲轉移天下,收攬大權,不過稍紆尊貴,假辭色,即可得之,亦至易矣。」不過誰都知道這只是康有為過於理想化的夢想,在強大的頑固派面前,改革派的力量根本無法抗衡。而且即使如此,以光緒帝為首的改革派在變法時卻朝令夕改,使得變法的權威性蕩然無存。沙培德就在他的著作《戰爭與革命交織的近代中國》中評價道:「中國革命中交織著烏托邦主義與務實主義,而戊戌變法則是烏托邦主義最明顯的體現。」在這種情況下,戊戌變法焉能不失敗?

除此以外,日本明治維新時與清朝戊戌變法時所面臨的外部環境是截然相反的。在日本明治維新時,列強已經認識到日本的國家組織資源形式是去中心化的,這也就是說列強無法通過擊敗日本中央而達到摧毀日本政權的目的。更何況與清朝和東南亞相比,想通過戰爭在日本攫取利益性價比極低,將日本放入國際貿易體系當中才是最方便的方式,因此列強十分支持日本的明治維新。而且在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美國忙於南北戰爭,而英法則將重點放在清朝,因而日本成為一片「真空地帶」。

在清朝戊戌變法時,日本的強大已經讓列強認識到對殖民地變法不進行控制的巨大影響,因此列強對清朝的戊戌變法並不支持,他們不希望出現一個強大而先進的中國,他們希望保留原有的清朝制度,以達到他們的殖民目的。所以,清朝的戊戌變法所面臨的外部壓力要比明治維新大的多。

因此,日本的明治維新可謂佔盡天時地利人和,而清朝的戊戌變法,不論是在變法力量對比還是在國際環境上,變法派都處於完全的劣勢,而一群僅憑一腔熱血的知識分子又左右開弓,將慈禧、頑固派、士大夫、科舉士子乃至理學家全部變為自己的敵人,但他們卻缺乏百姓的支持,因而他們的失敗早已經註定。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實在令人遺憾,而變法失敗的消極影響更是讓中國再次失去抓住歷史轉折點的機會,在那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淪為列強的魚肉。

參考資料:

《致何易中信》 康廣仁

《日本變政考》 康有為

《戰爭與革命交織的近代中國 沙培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戰爭 的精彩文章:

高仙芝:「安史之亂」中被唐玄宗冤殺的大唐名將
他出身大戶人家卻是爹不疼娘不愛,親姐姐去世後遺產也給了別人

TAG:歷史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