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嘮叨了「一百遍」,孩子都不聽,在說話方式上你可能做錯了
文|文兒
不知道有沒有家長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孩子在客廳看電視,叫他去做自己的事,把電視關掉,孩子死活不理你,就跟沒聽見一樣,連眼神都不分給家長一個。每每遇見這樣的情況,我真是惱的牙根兒都痒痒,現在的孩子,教育也要講方式,打又不能打,罵也不能罵,可是他總是不聽話,真是難倒了老母親。
一跟別的媽媽聚一起,我就要大吐苦水,尋求幫助,看有沒有跟我家孩子是類似的情況。有位媽媽說之前她家孩子也是這樣,講也講不聽,如果碰上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那就更無法無天,別說聽話,能聽見你說的話都謝天謝地了。後來她也學習了一些兒童專家說的心理知識,慢慢找到了方式去應對,告訴我,家長嘮叨了「一百遍」,孩子都不聽,在說話方式上你可能做錯了。
只會講要求,孩子意識不到後果
孩子總不聽管教,無視家長的話,其實是摸清了家長的套路,知道自己並不會受到什麼處罰。只是意識到了家長都是「紙老虎」,所以才如此肆無忌憚。之前在朋友家,小孩子也是不聽媽媽話,任媽媽在一旁不停地說教,只是埋頭打手機上的遊戲。我還問他,怎麼不理媽媽,結果他頭都不抬,說等媽媽說完就好了,只是說說而已。
這些都證明了家長在有些情況下的管教,其實是無效管教,並沒有起到規制孩子的作用,反而引來孩子的厭煩和摸清家長套路的慣性。在管教孩子的問題上,家長不必說過多的話反覆強調,只需要把事情以及後果對著孩子認真說出來,然後落實在行動上,不出三次,一定會長記性。在教育孩子的場合上也要避免邊做事邊說教的習慣,要讓孩子明白這是一件嚴肅的事。
只會指責,不懂得詢問
家長普遍犯的一個毛病就是,只知道指責孩子,還總是「馬後炮」。每當孩子幹了什麼事,結果不如意,家長就會說「你看吧,我早說了是這樣你就是不聽……」「我都說了你別去別去,現在好了……」孩子每聽到這樣的話,心裡的厭煩就加重一分,縱然家長心中是為孩子好,但這樣的表達除了給孩子增加煩悶,起不到一點積極的作用。
總是用命令式的語氣,動不動就指責孩子,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抵觸,不讓干我偏干,「馬後炮」式的指責,也只會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出現對抗情緒。不如把指責式語氣換成詢問式,這本來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只是起到監督提醒的作用,平靜的詢問,會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和孩子交流並沒有那麼難,只要多一句解釋或說明,平心靜氣的提出建議,站在和他對等的位置,孩子還是很容易接受家長的管教的。
-----------------------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


※等到兒女都結了婚,才看清生兒生女哪個好,給大家提個醒
※一位中年男人高調啃老:父母一廂情願生下我,就應該養我到死
TAG:小屁孩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