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城聚首——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與八達嶺

長城聚首——國家元首政府首腦與八達嶺

長城是中華文明的象徵,見證了中華民族從多元到一體,伴隨了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的過程。

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始終面臨著三大基本問題:生死存亡、文明秩序構建和文明的發展延續。在基本生存之外,人類有合作發展、尋求雙贏或多贏的願望,也有為了追求利益而互相排斥、對抗甚至爭鬥的事實。長城的存在調整了農耕和游牧兩個民族之間的衝突,減少了雙方發生戰爭的次數,在那個時代部分地解決了不同文明衝突的問題。

長城的存在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和延續提供了保障。中國文明的起源和文明社會的形成,是一個連續性的發展過程,長城自誕生之始就伴隨著中國文明的發展。中國作為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世世代代勞動、生息、繁衍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保持著幾千年綿延不斷的歷史記載,形成了獨特的文化脈絡與體系。

今天,長城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嚮往的旅遊勝地,「不到長城非好漢」已經成為中外遊人熟知的一句名言。雄偉壯麗、歷史悠久、內涵豐富的長城,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人。長城沿線山川秀麗,名勝古迹隨處可見,對國內外遊人也有很強的吸引力。

坐落於北京市延慶區的八達嶺長城,蜿蜒騰躍於燕山山脈的崇山峻岭,是萬里長城千百座名關險隘中,歷史最為悠久、文化最為豐富、建築最為宏偉、景色最為壯觀、名聲最為遠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段。這裡是萬里長城的傑出代表,是明代長城中最精華的地段。

今天的八達嶺長城更成為全世界矚目的旅遊勝地,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成為首都北京標誌性的文化符號。長城代表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許多細枝末節都可以在這裡得以體現。長城這個巨大防禦工程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非攻」「非戰」的戰爭選擇觀,世界各國的遊人,在這裡可以深入了解和切身感受蘊藏在長城身上的中華文化思想。

1952年,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副總理郭沫若提出修復八達嶺長城,接待國內外遊人的建議。1954年10月,周恩來總理陪同印度共和國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遊覽了八達嶺長城。從那時起,八達嶺長城成為中國政府重要的國事禮賓場所。截至2019年6月,八達嶺長城累計接待世界各國元首、政府首腦518位。此外還有8000多位部長級以上貴賓以及數不勝數的世界風雲人物。這裡展示的僅僅是這些曾登臨八達嶺長城的風雲人物歷史映像的冰山一角,也能讓我們重新回望歷史風雲,深刻感受時代巨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偉大時代,長城文化帶建設在北京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近期先後在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亞洲及世界各國文明的平等對話提供了新的際遇,在延慶舉辦的2019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更與古老的八達嶺長城相映生輝。在未來的歲月中,八達嶺長城必將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前來觀光遊覽,長城也必將成為鏈接全球文明的新的橋樑和紐帶。

1954年10月,印度共和國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遊覽八達嶺長城

1972年2月24日,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理查德?米爾豪斯?尼克松遊覽八達嶺長城。

1973年6月22日,馬利共和國國家元首兼總理穆薩?特拉奧雷遊覽八達嶺長城。

1974年9月5日,多哥共和國總統納辛貝?埃亞德馬將軍遊覽八達嶺長城。

1976年4月30日,紐西蘭總理羅伯特?馬爾登遊覽八達嶺長城。

1986年10月14日,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遊覽八達嶺長城。

2002年12月3日,俄羅斯聯邦總統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遊覽八達嶺長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報 的精彩文章:

代言人張寒煙:鳳凰群山中的南方長城
楊東:長城迷弟4年拍10萬張照片

TAG:中國攝影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