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煜名句「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並非其獨創,而是借鑒了唐詩名句

李煜名句「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並非其獨創,而是借鑒了唐詩名句

李後主的詞在文學史上別具一格。因為他的文學史上一個非常著名的皇帝詞人,而且是一個亡國之君的皇帝。他的詩詞成就主要集中在人生的後半段,此時的詩人被囚禁。從至高無上的皇帝到階下囚,可為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李煜經歷了這一切,才會有異於常人的人生經歷,才能寫出這樣真正的故國之思,寫出這樣情感真摯的作品。還在這一系列的詩詞作品當中,「絕命詞」尤其精美。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這首詩詞就是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其中多有經典名句,「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是這樣,「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也是如此。尤其是最後的那一句「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用流水比喻自己這麼流都流不盡的哀愁,把抽象的情緒形象化,可謂是別出心裁,渾然天成。

不過李煜的這一句經典詩詞,並非他自己的獨創,而是來源於一首唐詩的靈感。在那首唐詩當中,第一次把個人的情感和山間的流水之間建立聯繫。

且看這首唐詩: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這首唐詩就是中堂詩人劉禹錫所寫的《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是一首很有民歌風味的文人詩。劉禹錫被貶今天的巴蜀之地20多年,對於仕途可以說是絕望至極,但是卻很有助於他對當地的風土人情卻有了很深的研究。這首唐詩就是他根據當地的風土人情所創作出來的,讀起來很有韻味。

在這首唐詩的最後兩句當中,我們能夠看得出詩人把抽象化的愁緒和現實中的水流之間建立起了聯繫。「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情郎的愛情就像桃花一般,雖然非常美麗,但是過不了多久就會衰敗、散落在地。但抒情主人公對於愛情所產生的愁緒,卻如同春江水流一般連綿不絕。

愁緒和水流聯繫到了一起,給了後世李煜更多的靈感,才會寫出「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經典的詩句來。

李煜的愁緒確實夠多,因為這個詞人的人生實在是太過悲苦。之前不想當皇帝,陰差陽錯成了帝王;曾經是一國之君,後來亡國被封為違命侯,甚至連妻妾都受到牽連,這是何等的屈辱!

他的愁緒連綿不絕,他的才思更是文思泉湧。這樣的反差,最終也使得他等來了一杯毒酒。

但是200多年後,毒死李煜的趙宋統治者,後代也經歷了和李煜相似的命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孟浩然一首唐詩寫秋日登高望遠,頗有王維「詩中有畫」的風采
陶淵明歸隱田園12年,才寫出這最美詩句,10個字影響後世上千年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