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北京市屬醫院急診分級兩個多月運行平穩有序

北京市屬醫院急診分級兩個多月運行平穩有序

中國日報7月24日電(記者 王曉東)看急診不講「先來後到」,急危重症患者優先。今年5月1日起20家提供急診服務的北京市屬醫院統一實施急診分級,這一打破人們慣性思維的改革舉措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實施兩個多月來的進展如何、效果怎樣?7月24日,北京市屬醫院「急診分級」專題媒體溝通會在朝陽醫院召開,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潘蘇彥向媒體介紹了兩個多月來市屬醫院實施急診分級的整體成效,北京朝陽醫院黨委書記、理事長張金保和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周建新分別介紹了兩家醫院急診分級的具體情況。

近年來我國急診醫學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三級醫院急診量逐年增長。北京市屬醫院年急診量2012-2013年約200萬人次,2014-2015年約210萬人次,2016-2018年約235萬人次。潘蘇彥說,大醫院急診科非急症病人的佔比較高,普遍達到30-50%左右,大醫院急診科「人滿為患」「急診不急」的問題十分突出,以往「不分病情、先來後到」的診療次序,有可能耽誤急危重症患者的診斷和治療。針對這一問題,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開始推動市屬醫院探索「急診預檢分級」,貫徹「四個分級」和「三重保障」要求。「四個分級」是將患者分為「瀕危、危重、急症和非急症」1-4級分級管理,遵循從重到輕、從病情迅速變化到相對穩定的原則,合理安排患者就診順序,優先處理較重病人。「三重保障」是要求市屬醫院要安排經驗豐富的專業分診醫務人員、要依據專業儀器採集生命體征、要有專業人員監測候診區患者病情,通過這三重保障有效實現科學分級、最大程度保證每位患者生命安全。

據潘蘇彥介紹,20家提供急診服務的北京市屬醫院,實施急診分級工作兩個半月以來,進展順利、秩序平穩。共接診急診患者46.13萬人次,其中:1級患者0.45萬人次(佔0.98%)、2級患者2.14萬人次(佔4.64%)、3級患者21.53萬人次(佔46.67%)、4級患者22.01萬人次(佔47.71%)。19家市屬醫院已建立和使用急診預檢分診信息系統,對患者病情進行充分評估和分級;1家醫院鑒於急診患者數量偏少,人工分診已完全能夠滿足工作需要。20家醫院通過就診單和(或)排隊候診叫號系統,區分不同等級、顏色,明確患者的就診級別。

張金保介紹朝陽醫院急診分級成效時說,急診預檢分診分級就診的實施,提高了醫院科室管理質量,實現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提高了科室運行效率,醫院接納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進一步提高,目前在朝陽醫院急診搶救室和搶救留觀區的危重症患者佔比已經達到90%以上,調整了病人結構,改善了醫療服務,提升了患者的就醫感受。

周建新說,實施急診分級以來,北京天壇醫院急診發生了一些明顯變化:一是急診預檢分診在流程上為一二級患者生命通道的通暢提供了保障,通過重新規劃患者等候、就診區域,優化了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該院承擔的高危孕產婦、腦卒中、心肌梗死等急危重症患者急診綠色通道流程得到進一步完善,提高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效果。二是急診分級的理念正在被廣大患者所接受和理解,患者以往「按排隊先後就診」的觀念逐漸改變,大量患者擠在診室的現象越來越少,急診秩序有了明顯改善。

據市醫管中心對市屬醫院的問卷調查,6月15日至28日,共回收有效問卷28493份,84.52%的患者贊同急診就診按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進行分級,絕大多數患者都能夠理解和接受急診分級的理念和規則。

潘蘇彥強調,市醫管中心已把急診分級工作納入改善醫療服務專項考核,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強明察暗訪,保證各項制度措施落實到位;定期梳理總結急診分級工作實施情況,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不斷優化改進;持續開展急診分級就診宣傳工作,進一步提高社會知曉和認可度,提高醫患的相互配合和信任。潘蘇彥呼籲醫患共促搶救生命通道暢通,因為,急診分級,對所有人來說是公平的。遵守急診分級候診秩序,讓出生命搶救通道,每個人都會成為急診分級的受益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日報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住建部推行垃圾分類 促進改善生活環境和綠色可持續發展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