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竅訣寶藏海 傲慢的過失

竅訣寶藏海 傲慢的過失

智慧寶劍

(下)

傲慢也如此,所謂傲慢就是對自己的學問和財富等方面生起一種滿足之心,並且在自己的身語行為中表現出來的一種惡行。

實際上自己所擁有的財富、地位、才華等一切,都是以前自己做善事的一種果報,如果自己耽著於此而夜郎自大,那麼這將摧毀所有的善果,而且自相續中再也不會出生功德,所以有傲慢心的這種人真是可憐,我們應該對他們生起悲愍之心。

有傲慢心之人自認為智慧出類拔萃,或者以為自己的才華可傲視群雄,只要我們認真去觀察比較之後就會明了,或許他連毫毛許的功德都不具足。在一個時期內和某個特定的小區域內,你可能確有過人之處,但這並不值得恃才傲物,因為無論從智慧、才華或長相等各方面,在這個世間上都有無數的人千百萬倍地超勝於你。即便自己具備某些在凡夫中無人能及的功德,但在聖者當中肯定是有超過他的,並且自己這種所謂的功德也並非永存,它也是因緣聚集而生的一種剎那法,具有無常性。

比如當年我在石渠求學的時候,其中有大善知識秋吉堪布和班澤堪布。對於秋吉堪布,雖然不太了解,但當時我以為在智慧方面已超勝於他;至於班澤堪布,他曾在我面前聽受了包括五部大論等許多佛法。但如今看來,這兩位堪布的功德和學問都非常不可思議,我覺得他們不管是從清凈戒律方面還是智慧成就方面都已遠勝於我。

如秋吉堪布,終其一生都在修持甚深法要,他在臨圓寂前還在為弟子們傳授佛法,他是以聞思修行圓滿了自己的一生。至於班澤堪布,以前曾聽說他的人格和智慧都是非常好,後來我以為他已經老了,可能糊塗了,但兩年前我和他相遇時,發現他沒有點滴的傲慢心,做任何事情都非常認真,而且他的人格也很賢善,在那一刻,我想真正的修行人就應該像他那樣。所以我自以為年輕時的智慧已超越他們,但時至晚年,他們的智慧卻已經遠遠地把我甩到後面去了。

因此所謂的功德也是暫時的,我們不應該對此生起傲慢。比如現在一些持戒清凈的人,日後遇到違緣時,是否還能無垢持戒就很難說了。還有一些人現在具有高深的智慧、賢良的人格或是利益眾生的一些善行,比如暫時在對十幾個人傳授佛法等等,但這些人也不太可靠,日後也是不一定能長期保持下去。

從我當年在石渠求學的情況來看,當時在至尊上師托嘎如意寶的身旁,確實有如天上繁星那麼多的智者和守持凈戒的人,如今有不少人已經墮落到了極為卑劣的地步。反而當時有些戒律不是很清凈、智慧比較淺薄的人,現在卻成了非常了不起的高僧大德。回顧這些歷史可以看出,即使自己的相續中產生了暫時的智慧和清凈的戒律等功德,這些也並不是恆常不變的,我們不應該以此輕視他人。

如鮮花的香味可以熏染任何物質一樣,無論是誰都可以得到同等的功德。既然貪嗔痴的煩惱可以染污我們的相續,那麼智慧和清凈戒律等功德我們同樣也可以得到。故所謂的功德和過失都是暫時性的。

別人心相續中隱含的功德,我們沒有證得他心通,也就不一定能現量見到。比如有些人的言行舉止都不太如法,雖然我們在管理紀律時不得不嚴加處理,但實際上他們的相續中說不定正具足如海一樣廣大的功德,對他們也不應生起邪見,所以我們對任何人都不能輕視與傲慢。如果我們內心相續有傲慢等煩惱的過失,那生生世世就只有沉淪在輪迴的大海和痛苦的波濤之中,無有出期。

我們有漏的智慧和功德中摻雜著許許多多的煩惱,就像是污穢的糞便混合著妙藥,自己對此有何可滿意的呢?一方面自己或許具有一點點功德,但當我們觀察自相續時,貪嗔痴五毒煩惱就像烏雲密布的虛空,自心甚至連安住一剎那也特別困難。想一想你在念經持咒的時候,自己的心能否遠離散亂。可能有時生起貪心,有時生起恭敬心,有時生起無記心。故當自己稍微具有功德時,千萬不要滋生傲慢之心。

一些具有無比殊勝功德、遠離一切過患的高僧大德,像釋迦牟尼佛和觀世音菩薩,他們對所有眾生都是一視同仁、慈悲地對待。仲敦巴尊者曾說過:「在整個世界上,我是最卑劣的人。」尊者對凡是穿著僧衣的人,都是恭敬地作頂禮、合掌、脫帽等,像仲敦巴這樣的高僧大德尚且對僧人如此恭敬,那我們凡夫又憑何道理對別人不恭敬呢?以前阿底峽尊者說:「自己若有學問,就會特別謙虛地對待別人。」既然我們有多如塵垢般的過患,又有什麼道理生起傲慢心呢?這也正是別人所譏笑之處。

如果在自相續當中有稍許功德時,就生起傲慢之心,則相續中有高比須彌、深如大海般的貪嗔痴等過失,那自己為什麼不生慚愧之心呢?如果相續中已經沒有一絲一毫的傲慢心,那是非常了不起,那時你應該生起傲慢;但如果在自己相續中有很大的傲慢心,那整個世界上哪裡還有一個比你更卑劣的人呢?作為五蘊聚合的無明業障深重的凡夫,是一個有著種種過患的人,自己為何還要生起傲慢!

自認為具有不共的功德,其實每天都是受到魔王五種幻現的邪加持,故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有驕人的功德,應該學會謙虛。恭敬別人就應該像調馴過的駿馬一樣,對每一個眾生都應該好好地恭敬。而作為良駒,不管是什麼人,都可以讓他騎在自己身上,恭敬地為別人做事情。

在勝義中,一切諸法猶如虛空,沒有任何貪嗔煩惱,在世俗中,一切諸法也是如幻如夢。這樣,我們以大圓滿的竅訣來調伏自己的相續十分殊勝,即在勝義之中,一切諸法修持為無實有性,自己的所見所聞全已變成大空性;本來一切諸法就是空性,但就在空性當中,具足因緣的時候,整個輪迴還是可以顯現,所以在名言之中應該以幻化八喻來對待一切諸法。

這就是大圓滿和大中觀的觀點,中觀應成派在名言中講幻化八喻,但在中觀自續派來說,如幻如夢則已經屬於勝義諦。這就是文殊菩薩大悲心所顯現的智慧寶劍,通過運用這把智慧寶劍,我們就能斷除我執煩惱,進而所有的無明愚痴全都能摧毀。

如果已經斷除一切無明愚痴,就像三個腳的架子,其中斷掉了一個腳,則其他兩個將無法支撐,從而天魔蘊魔等四種魔全部都能摧毀。真正能摧毀這四種魔的就像是雪山的獅子,能威懾鎮伏所有的野獸。一旦我們的相續中生起智慧寶劍,那就猶如雪山的獅子,所有的外道野獸都無法危害我們。

傳講/法王晉美彭措

口譯/索達吉堪布

摘自/《竅訣寶藏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學習佛法時,恭敬心和智慧非常重要
短暫的人生如何度過?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