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法正為何會成為劉備手下第一謀士?只因他獻了一計,殺了一人

法正為何會成為劉備手下第一謀士?只因他獻了一計,殺了一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劉備之所以能與曹操和孫權三分天下,與他手下的謀士有很大的關係。受小說《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都以為劉備打下蜀漢江山,是諸葛亮的功勞。但事實上,在劉備後期的謀士中,有一人所起的作用,遠遠超過了諸葛亮,此人便是法正。那法正又是如何後來者居上的呢?聽小編給大家慢慢道來。

法正出身名士家庭,建安初年,由於天下饑荒,所以他便與好友孟達一同入蜀投靠了劉璋。劉璋沒有識人之明,雖然法正有大才,卻不受其重用,所以法正常常與好友張松感嘆懷才不遇。建安十三年,張松出使曹魏歸來後建議劉璋拋棄曹操聯合劉備。劉璋問張松:「何人可替我出使劉備?」張松便舉薦了法正。

法正見到劉備後,劉備對他熱情招待。劉備的表現讓法正覺得,這才是明主該有的樣子。於是回到益州後,法正便與張松密謀,奉劉備為主。建安十六年,劉璋聽聞曹操欲派司隸校尉鍾繇征討漢中的張魯,擔心曹操攻佔漢中後,又來吞併益州,於是向張松尋求意見。張松便趁機建議劉璋迎接劉備進城,讓他討伐張魯。

劉璋聽了張松的建議,派法正和孟達為使者,各率兩千人迎接劉備入蜀。當時諸葛亮的隆中對認為,欲奪天下,必須先佔領荊州和益州。此時法正和張松的背叛,正是劉備的機會。於是劉備聽從諸葛亮建議,隨法正入了益州。後來劉備假裝北伐張魯,實則圖謀益州。事情敗露後,張松被殺,而劉備則在法正、諸葛亮、趙雲等人的配合下包圍了成都。劉璋為保成都百姓,開城門投降。

因為法正在劉備攻佔益州的過程中立下大功,所以劉備對他更加信任。但在此時他還未能取代諸葛亮的地位,真正讓法正成為劉備手下第一謀士的轉機是漢中之戰。建安二十二年,法正向劉備建議攻取漢中。理由是:他認為曹操降服張魯,而未繼續攻佔益州,一定是後方出了問題。如今漢中只有夏侯嬰、張郃鎮守,以他們之才,絕對守不住。原本按諸葛亮《隆中對》的計劃是,好好發展荊州和益州,漢中其實沒那麼重要。但法正的建議,卻讓諸葛亮的規劃改變了方向。

劉備聽從了法正的建議,南渡沔水,在定軍山、興勢山山麓紮營,與夏侯淵軍對峙。後來法正又妙計頻出,讓劉備用「聲東擊西」之計斬殺了夏侯淵。夏侯淵一死,曹魏軍心動搖,劉備趁勝佔領了漢中。有了漢中這塊根據地後,劉備終於有底氣稱王。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稱漢中王,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

法正這人是睚眥必報,做了高官後是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很多人希望諸葛亮可以提醒劉備讓法正收斂些,但諸葛亮因為法正深受劉備信任,也不願得罪法正,故將此事不了了之。由此可見,到了後期,諸葛亮的地位已經完全被法正取代。如法正不死,估計諸葛亮難有出頭之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送歷史個救生圈 的精彩文章:

劉宗敏搶陳圓圓,害李自成招降吳三桂失敗,他後來下場如何?
藩屬國挑釁中國皇帝,中國皇帝下令:給我打,打到它亡國

TAG:送歷史個救生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