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最慘痛的父愛,為圓兒子心愿,70多人為此喪命,誰之過?

歷史上最慘痛的父愛,為圓兒子心愿,70多人為此喪命,誰之過?

在中國的歷史上,著書立說的文人很多,像文王的《周易》、孔子的《春秋》、司馬遷的《史記》等,這些都成為傳世典籍。

而今天要說的這部史書的編修,卻是不同尋常,有人因它而飛黃騰達,更有人因它而丟掉性命,甚至株連全族,遭滅門之災。

是什麼樣的史書能造成如此的殺戮?此事發生在清初浙江一富商之家,一個愛子心切的父親,他怎麼也不會想到,他做的這件事,會造成一場血雨腥風。

庄廷鑨,富商之子,自幼好學聰明,對歷史著作尤為喜愛,可是,出生於富庶人家的他,雖喜史書,卻受不了十年寒窗之苦,因此並沒有走金榜題名的科舉之路。

不幸的是,正值美好年華的庄廷鑨,卻患上了惡疾,竟雙目失明,這正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他的生活瞬間變得黯淡無光。

失明的庄廷鑨並沒有因此頹廢,心中有一願望,就是效仿先賢,自己能著一部史書,來傳諸後世。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的這一願望有了實現的可能。

明朝天啟年間的大學士朱國禎的後人,因家道中落,生活潦倒,欲把朱國禎留下的明史遺稿出售,莊家便花重金買下了手稿。

為了庄廷鑨的心愿,又以高額的酬金請來十幾位儒士,把書稿進行了修改和整理,並加上了《五芝紀事》和《明末崇禎遺事》。

一本新的史書就誕生了,其被定名為《明史輯略》,並署上庄廷鑨的名字。後來,又請了前禮部侍郎李令皙作序,並在書的前面加上了很多著名文人的名字,但這些人卻並沒有真正的參與其中。

書稿完成後不久,庄廷鑨便去世了,書稿並沒來得及刻印發行。庄廷鑨的父親庄允城痛失愛子,傷心之餘,為告慰兒子在天之靈,於是,他請朱佑明刊印了一千部的《明史輯略》。

他以此來圓兒子的心愿,也夢想著兒子能千古留名,但事情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一場滅頂之災正悄悄地降臨。

原來,在編輯時,這部書中存在很多清廷的避諱,在書中直接寫了努爾哈赤的名諱,和一些清朝統治者不願看到的史實,並且直接稱呼滿族人為「夷寇」、「奴酉」。

書里諸多的史實,是當時的清廷所不容許的,是有殺頭的危險,於是,便有人上報官府。因此引起了一場牽連眾多的血雨腥風。

1661年,也就是順治十八年,歸安知縣吳之榮告發了此書,受了庄廷鑨父親庄允城賄賂,湖州知府陳永命把此事壓了下來。

告發者吳之榮卻沒得到好處,康熙元年,吳之榮進京,再次向刑部告發了此書。康熙二年,庄允城被押送京城,後被虐待死於獄中。

其兒子庄廷鑨雖已去世,但也被開棺掘墓,屍體被懸掛城牆示眾3個多月後,被拋入護城河中,庄廷鑨之弟也被凌遲處死,莊家人無一能夠倖免,全族獲罪。

刊印者朱佑明和他的三個兒子,還有他的侄子,都被牽連,先後被斬殺。其妻最終吞金自盡。就連原本是告發者之一的,湖州府學教授趙君宋,也以私藏逆書不上繳的罪名被處斬。

除此以外,湖州近千人被牽扯到這個案中,凡作序者、刻字工、印刷工、買書者、賣書者、藏書著等等,只要與此書有一絲聯繫者,都遭到屠殺。

不過也有例外,查繼佐、陸圻、范驤三人因揭發有功,後又因吳三桂手下紅人吳六奇說情,被免於責罰。

因這部史書,先後共有72人被殺,被發配邊疆的多達一百多人。而告發者吳之榮,得到了庄允城和朱佑明這兩家的很多財產。

這場慘案,讓眾多無辜者受其害,殺人者為了抹滅史實,其手段簡直喪心病狂。而庄允城他如何也想不到,他的愛子之舉,會如此慘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長河 的精彩文章:

一人之力拯救億萬生命,都被刻在人類里程碑之上,比電影都精彩!
曹操攻城就屠城,劉備逃跑還帶百姓,其是真仁義還是假仁義

TAG:文史長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