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一邊上市,一邊夢碎,什麼樣的公司上不了科創板?

一邊上市,一邊夢碎,什麼樣的公司上不了科創板?

獵雲網註:科創板的五套標準看起來比主板寬鬆,試點註冊制意味著科創板將遠比主板包容,但這並不表示科創板什麼公司都能上。科創板提出了七大戰略新興產業,這七大行業雖然看起來寬泛,但也不是如很多企業所想可以隨便靠。文章來源:投中網(ID:China-Venture),作者:陶輝東。

科創板的第一批上市公司出爐之後,第一批出局公司也逐漸浮現。

7月23日,先是原定與傳音控股一同上會審議的晶豐明源被取消審核,上市委給出的原因是其「出現涉訴事項」。隨後,另一家申報公司和艦晶元被終止審核,原因是和艦晶元在科創板的問詢之下,主動撤回了申請材料。再加上7月8日被終止審核的木瓜移動,目前已經有三家公司登陸科創板遇挫。

科創板自2019年3月開放申報以來,體現出A股過去難以想像的包容性。申報名單中有VIE結構、同股不同權的企業,有連年虧損的企業,甚至還出現了沒有營業收入的企業。科創板實行註冊制,理論上能夠滿足科創板設定門檻的企業都能夠上市。監管層只以問詢的方式,讓申報企業充分信息披露。

但顯然這並不意味著任何企業都能夠登陸科創板。科創板的問詢這一關,絕不是好過的。

虧損的和艦晶元被問退

和艦晶元是第一家申報科創板的不盈利企業,也是第一家明確表示被「問退」的企業。

7月22日,和艦晶元的母公司、紐交所上市公司聯華電子公告稱,和艦晶元申請於上交所上市一案,經保薦機構長江證券與主管機構多輪審核問詢,對於和艦晶元申請於上交所上市事宜無法取得各方共識,保薦機構建議公司及和艦晶元撤回和艦晶元科創板上市的申請文件。聯華電子擬同意該建議,中止和艦晶元的上市申請。

7月23日,和艦晶元果然撤回了上市申請。

和艦晶元是一家晶圓廠,也就是晶元代工廠。其母公司聯華電子是一家台灣晶圓巨頭企業,在全球晶元代工市場佔有率達到9%,位列世界第三。

雖然集成電路行業是科創板重點關照的行業,首批25家科創板上市企業中,有5家集成電路相關企業,構成了第一大板塊。據相關統計,和艦晶元是中國第四大晶圓代工廠。科創板開放申報後,和艦晶元即是第一批申報的企業之一。不過,和艦晶元在審核中卻顯得問題重重。

首先是虧損的問題,和艦晶元在2016年至2018年,扣非後的凈利潤分別為虧損1.56億、虧損296.22 萬元以及虧損1.46億元。同期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9.78%、-18.59%和-35.46%。科創板允許虧損企業上市,但並不代表不關注「持續盈利能力」。在和艦晶元的三輪問詢中,上交所問了三遍這一問題:

首輪問詢,上交所要求保薦機構說明,在發行人尚未盈利的情況下,發行保薦書中認為「發行人具有持續盈利能力,財務狀況良好」的判斷依據。

第二輪問詢,上交所再次要求保薦機構進一步解釋,就發行保薦書中認為「發行人具有持續盈利能力,財務狀況良好」是否符合企業實際情況進行核查。

第三輪問詢,上交所再一次要求申報會計師與保薦機構就「發行人具有持續盈利能力」是否符合企業實際情況進行核查。

實際上,和艦晶元雖然虧損,但現金流狀況並不差,2016年至2018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2.67億元、29.13億元以及32.06億元。保薦機構在回復中表示,和艦晶元的虧損主要是對晶圓生產線計提的巨額折舊、無形資產攤銷導致的,符合該行業初期虧損的普遍規律。而一遍又一遍的問,顯然上交所對這樣的回答始終未能滿意。

另一個被問了三遍的問題,是和艦晶元對母公司聯華電子的依賴問題,這涉及到難以釐清的同業競爭、技術授權問題,還有對子公司的控制權問題。和艦晶元的子公司包括在廈門的一家12英寸晶圓製造廠,但和艦晶元卻僅持有其14.49%股權,聯華電子則持有多數股權,並將表決權委託給和艦晶元。這一持股關係沒有得到上交所的認可。

大數據公司或是廣告中介?

另一家終止審核的申報企業木瓜移動,雖未給出官方原因,但也很可能是回復問詢出了問題。

木瓜移動在招股書中表示,自己是一家大數據營銷公司,在全球布置了14個大數據中心,業務覆蓋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和地區。根據上交所發布的科創板上市推薦指引,大數據被明確列入科創板重點關注的七大戰略新興行業。

從業績來看,木瓜移動發展的很不錯,2016年至2018年,木瓜移動的營收分別為5.65億元、22.79億元、43.28億元,呈現指數級的增長。同期凈利潤分別為0.34億元、0.62億元、0.83億元,增速不如營收迅猛,但也兩年翻倍。

木瓜移動也得到了眾多VC的青睞,完成過多輪融資,並於2016年在新三板掛牌。

這樣一家業績爆炸的大數據公司,為何會折戟科創板?

看一下木瓜移動的具體業務,答案就呼之欲出了。木瓜移動的主要業務是幫助中國企業實現海外廣告投放,投放的平台是Facebook、谷歌和亞馬遜。實際上,中國類似木瓜移動的海外廣告中介公司非常多,它們主要服務的客戶也沒有多高大上,以國內的中小遊戲公司為主,木瓜移動也不例外。

在2018年,木瓜移動花費40億元向Facebook、谷歌和亞馬遜三大巨頭採購流量,而同期木瓜移動的營業收入是43億元。也就是說,木瓜移動賺取的僅是微薄的流量二道販子的利潤。這與其自稱的「數據 演算法」的大數據公司形象反差極大。

在問詢中,上交所的質疑可以用嚴厲來形容,直指木瓜移動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存在問題。

木瓜移動自稱2018年向Facebook的採購金額佔Facebook亞洲收入的21%,但上交所指出,這與與根據Facebook在納斯達克交易所公開披露數據測算的結果不一致。

上交所還發現,木瓜移動此前在新三板掛牌期間披露的主營業務包括遊戲業務,2016年度遊戲業務毛利佔比超過30%。但遊戲業務卻在科創板申報文件中消失了。

對於木瓜移動自稱的「以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為核心競爭力」,上交所則要求說明具有什麼樣的核心技術,該等技術是否是行業內開展業務通用的基礎性技術。這一問也非常狠,因為招股書顯示,木瓜移動目前僅擁有1項美國專利,國內專利數量是0。木瓜移動近三年研發投入分別為2790萬元、2731萬及3052萬元,占營收的比例僅為4.94%、1.20%及0.71%,在科創板申報企業中敬陪末座。

上交所甚至質疑木瓜移動所謂「大數據公司」定位的準確性,要求其就具體從事的經營活動內容、大數據的來源及獲取、技術的應用場景等進行充分說明。

科創板不是想上就上

在最早的科創板申報企業披露的時候,一位投資人向投中網表示,關注申報企業沒意義,申報了不代表可以上,「還差的遠呢」。他以某家申報了科創板的機器人系統集成企業舉例,「這家公司我們看過沒有投,沒有核心技術,科創板肯定不是為這樣的公司準備的」。

對於很多虧損企業申報科創板,該投資人認為,「絕不是說上不了主板的企業就可以來科創板了,科創板的門檻絕對不低的。」

科創板的五套標準看起來比主板寬鬆,試點註冊制意味著科創板將遠比主板包容,但這並不表示科創板什麼公司都能上。科創板提出了七大戰略新興產業,這七大行業雖然看起來寬泛,但也不是如很多企業所想可以隨便靠。

除了被終止審核的木瓜移動和和艦科技之外,科創板目前還有多家申報企業被中止審核。小米生態鏈企業九號機器人從5月中止審核至今,原因是需補充一期財務報告。7月17日,特寶生物、白山科技、賽倫生物三家公司同時中止審核,原因未披露。當然中止審核並不意味著科創板夢碎。此次臨近上會卻被取消審核的晶豐明源,24日表態會按照交易所要求,繼續正常推進科創板上市工作,進一步做好後續申報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你的Alexa正在監視你!亞馬遜承認:刪除記錄,數據猶在
達闥科技赴美IPO,擬融資5億美金,Q1虧損近6000萬美元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