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杜特爾特再發國情咨文,鐵了心要打禁毒戰

杜特爾特再發國情咨文,鐵了心要打禁毒戰

iWeekly

近日,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國會發表了任內的第四次國情咨文,重點聚焦於反腐、反毒、反恐、外交政策、減貧等熱點議題。值得注意的是,杜特爾特再次呼籲議會儘快通過法案恢復死刑,以打擊毒品犯罪。近日這場備受關注且爭議不斷的菲律賓「禁毒戰」仍將繼續推進。

下定決心嚴打國內毒品犯罪

杜特爾特在22日的發言中說道,雖然菲律賓政府已採取措施強力掃毒,但要真正實現遏制涉毒品犯罪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因此,他「鄭重請求議會恢復死刑以打擊販毒等嚴重犯罪」。「我當了三年總統,但我感到心痛。毒品問題仍然猖獗,腐敗仍在延續,但我們並沒有從中吸取教訓,而是讓錯誤延續,這削弱了我們重塑道德的勇氣。」杜特爾特說。

據了解,毒品犯罪在菲律賓泛濫多年,龐大的涉毒人口及背後複雜的利益鏈使得毒品問題成為了菲律賓社會的毒瘤。「禁毒」一詞一直都是杜特爾特執政的關鍵詞,他曾在總統競選演講中「撂狠話」,稱會將所有涉毒之人「全部殺光」。自從2016年正式上台以來,杜特爾特便兌現諾言,領導政府在菲律賓全境打響禁毒戰,開始了一番鐵腕治理。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菲律賓議會在2006年通過法案廢除死刑。2016年,杜特爾特擔任總統後,恢復死刑的呼聲便再次高漲。2017年3月,菲律賓眾議院表決通過了恢復死刑法案,但參議院遲遲未對法案進行表決。

這一回,杜特爾特再次在國情咨文中公開敦促「恢復死刑」,此舉可能會推進菲律賓死刑合法的進程。

6600餘人死於掃毒槍口,禁毒戰引發人權爭議

在禁毒戰展開的三年中,菲律賓共逮捕了超過19萬名涉毒人員,菲律賓國家警察局副發言人表示,毒品的減少,使得菲律賓的犯罪率得以下降,社會更加穩定。儘管杜特爾特的鐵腕之治帶來了顯著成效,且多數菲律賓人表示支持,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不少無辜民眾因冤假錯案死在了「掃毒」的槍口下。

菲律賓一女子在街頭擁抱其被誤殺的男友。

據悉,從2016年7月起至今,菲律賓至少有6600人在官方的禁毒戰中喪生,另有2萬多人被不明身份的肇事者殺害。2017年,17歲的少年Kian Delos Santos 被3名警察當做毒販誤殺。今年年初,一名3歲女童在一次官方的禁毒行動中被子彈射中,成為了年紀最小的受害者。警方聲稱,女童的毒販父親將她當作人質,最終導致警察誤判。

被誤殺的Kian Delos Santos的母親。

面對如此頻繁的傷亡事件,杜特爾特受到了世界各國及組織的強烈譴責。世界性民間人權組織大赦國際首先指責菲律賓當局「濫殺無辜」;接著,冰島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交了決議草案,要求調查菲律賓在禁毒行動中涉嫌侵犯人權的行為;聯合國人權組織也於本月11日正式決定對菲律賓政府發起調查。

國際社會反對聲四起,菲律賓國內卻一片叫好

當下,面對國際社會四面八方的譴責,菲律賓「禁毒戰」非但沒有緩和,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據CNN報道,菲律賓「社會氣象站」最新出爐的民調顯示,80%的菲律賓民眾對杜特爾特表示滿意,杜特爾特的滿意率和信任率高達85%,是當下最受民眾信任的現任政府官員。杜特爾特本人同樣在「冰島斷交」「聯合國調查」的雙重壓力下,嚴詞表態「禁毒戰不會停」。

那麼,是什麼造成了菲律賓國內外如此巨大的態度反差?

據VOA報道分析,首先,菲律賓「禁毒」歷史由來已久。1972年,菲律賓天主教教主將吸毒者描述為「精神與肉體皆被破壞」,稱他們是「最惡劣的破壞者」,「應該受到最高的懲罰」。由於菲律賓國內80%的民眾信仰天主教,所以他們並不反感杜特爾特嚴打毒品的政見。

其次,杜特爾特雷厲風行的作風也為他「圈粉」不少。杜特爾特在就職後便誓言嚴打犯罪,在國內掀起一波反犯罪風潮。據菲律賓國內媒體Business World報道,菲律賓今年第一季度的犯罪率比2018年同期下降3.3%,實質性的進步凸顯出杜特爾特和前任總統之間的巨大對比。「杜特爾特為自己創造了一種光環,這讓他很難被打倒。」新加坡國立大學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愛德華多·阿拉拉爾(Eduardo Araral)說。

最後,由於杜特爾特的任期剛剛過半,他與菲律賓民眾之間依然存在著「蜜月期」。目前來看,杜特爾特收穫的高支持率可能與「新鮮感」有關。待「蜜月期」退去,杜特爾特還需依靠政績證明自己。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基於未來的想像,時尚多元論
日本對韓發動經濟制裁,這招竟是「師從美國」?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