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正反都能插的USB Type-C為何普及慢?終於有人道出真相

正反都能插的USB Type-C為何普及慢?終於有人道出真相

這BOSS想要技術類的文章,可這新聞類的標題卻很容易吸引大家注意力嘛,為了閱讀量,小獅子也嘗試換換口味如何,不過內容絕對乾貨滿滿哦!

USB 3.1的最大改變

USB介面可能是這個世界最通用的介面之一,我們大多數人見證了從USB 2.0規範到如今USB 3.2規範的蛻變。由於USB 3.1發布後對USB3.0進行了微調,所以USB 3.0有了新的名字,USB3.1 Gen1。而真正的USB3.1叫做USB 3.1 Gen2,USB 3.1相比3.0在數字上僅提高「0.1」,但其變化可謂改頭換面。

相比USB 3.0,USB3.1在硬體不變的前提下,通過修改傳輸協議等方式,傳輸速度翻了番,達到了10Gbps。而USB-C介面也是隨著USB 3.1規範而推出的。

USB 3.1的介面標準共有三種,分別是USB Type A,USB Type B(Micro USB)以及最新的USB Type-C。

Type-C的規範是按照 USB 3.1標準制定的,因此 USB 3.1可以製作成 Type-C、Type-A 等類型,但 Type-C 不等於USB3.1,USB 3.1與USB Type-C之間並沒有絕對的關聯。

Type-C雙面可插介面最大的特點是支持USB介面雙面插入,正式解決了「USB永遠插不準」的世界性難題,正反面隨便插。同時與它配套使用的USB數據線也必須更細和更輕便。

對於大眾消費者而言,Type-C在外觀和使用方式上的變化顯然是最直觀的,至於充電這些,小獅子都打算放到後面來講,可問題是,消費者大大歡迎的Type-C介面感覺這些年就沒咋普及起來?

普及緩慢的Type-C:成本高

BOSS看到這一段有沒有想殺了我的想法——成本高!

顯然,作為科技類媒體編輯,小獅子不會用上面三個字來應付老闆和大家的拉,成本高,可成本究竟高在什麼地方呢?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採訪了USB發明者之一阿賈伊·巴特。苦惱於每次連接設備時都需要在成堆並且纏繞在一起的線材當中找出自己需要的那一根,同時需要找到對應的介面,阿賈伊·巴特在24年前帶領英特爾團隊開發出了USB介面。通過這個介面用戶可以連接滑鼠、iPod、印表機等多種設備,並且每款設備使用的介面也是相同的,這不僅給玩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為廠家設計產品提供了方便。

巴特表示,這個介面最大的問題是不可逆,也就是不能夠反過來插,但儘管如此,他仍然堅持這個設計。因為根據功能需求,設計成正反都可插(也就是所謂的盲插)意味著增加一倍的線材,這不僅會對產品的設計造成麻煩,而且會增加一倍的成本。作為一個新的產品,巴特認為能夠讓USB介面快速普及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它很便宜。

雖然巴特對不能反過來插的設計也很不滿,但他表示與之前相比,USB介面不僅不需要區分大量的線材,而且一次性連接成功的概率也有50%,因此USB介面已經十分方便了。

實際上,線材方面的成本到了Type-C階段,影響不會很大了,問題在於終端設備上,即使PC這邊都加入了Type-C介面,可終端設備呢?

2018年9月,vivo發布了最新線下旗艦 vivo X23,售價3498元起,讓人感到釋懷的是,vivo依舊不忘初心,Micro USB再次歸來,Type C充電介面不可能的。這讓網友感概到Type C充電介面普及尚未成功,還需努力。

華米OV榮耀作為我國手機出貨的主力軍,是消費者大部分選擇的手機,所以Type C手機能多少主要由他們決定!vivo X23有點和大家開玩笑了,實際上3000元以上的國產手機基本上都是Type C介面了,而且2000元以上的手機,基本上90%以上也都是Type C介面的。

問題就在於1000元~1999元這個階段,OV咳咳,有些不太給力啊,紅米倒是很支持Type C的普及。

實際上不僅僅是手機,想要真的完全普及Type C介面,U盤、移動硬碟同樣需要更新,可這樣一來,為了一個介面,很多小夥伴的終端移動存儲設備都需要改變,這樣一盤算,似乎就有一點不划算了

充電陰謀論

固態硬碟隨著顆粒和主控技術的發展,其速度已早已破SATA3介面上限,一些高端產品已經用上M.2介面NVME協議,速度超過2000MB每秒是機械硬碟的10倍!再加上不怕震的特點可以說極適合移動辦公運用。而且固態移動硬碟速度已經突破500MB每秒,USB3.0已不堪重負,因此3.1 Gen 2自然成了超高速設備的最佳拍檔。

當然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USB3.1 Gen 2設備還過於遙遠,就拿固態移動硬碟來說,256GB的要600多元,500G的超過1000元,大品牌1TB的更是1599走起。

要說目前USB3.0的缺點,其實倒並不是速度不夠,而是供電能力太弱,介面也不夠用。前些年很多筆記本電腦會配置5個USB介面,但近幾年隨著3.0介面興起介面反而越來越少。另外標稱0.9A電流的USB3.0介面往往實測只有0.5A,因此充電慢數量也不夠用。

事實上,除了數據傳輸速度快以外,充電也是Type C介面的一大亮點。Type-C在功能上也是比Micro-USB要強,在用來充電的時候,Type-C最高支持100W的充電功率,充電速度可以大大提升。同時,Type-C還支持雙向充電,不僅可以用Type-C的數據線給手機充電,還可以通過數據線用手機給其他手機充電。

在未來,你只要一根線、一個充電器就能給手機、平板、筆記本、甚至電動車充電。然而,阻止美好事情發生的是各大手機廠商。現在手機快充各家有各家的標準,高通聯發科華為OV。

充電標準的碎片化是最致命的。數據傳輸不統一到算了,最差也就傳輸速度慢些。但電力輸送的不統一,很可能導致機器損壞甚至釀成事故。

雷電3介面的壓力

雷電3(Thunderbolt 3)和USB 3.1都是數據傳輸協議,不同傳輸標準區別主要在於傳輸速率。拿USB 3.1來說,還分為USB 3.1 Gen1和USB 3.1 Gen2,USB 3.1 Gen1的最大傳輸速率為5Gb/s,USB3.1 Gen2最大傳輸速率為10Gb/s。

而用戶容易把雷電3和USB Type-C搞混淆的原因之一,就是兩種電纜均採用了Type-C介面規格,看起來幾乎完全相同。現在為了更好的區分兩者,蘋果最新的雷電3數據線上都會帶有雷電標誌。

Type C屬於介面規格,雷電3屬於物理層上採用Type C介面,屬於規範標準,與Type C並不衝突,如果要對比,應該是與USB 3.1/3.2介面做對比,因為雷電在Intel主導和研發過程中,帶寬可達到40Gbps,相較USB 3.1的10Gbps差距高達4倍。

需要注意的是Intel宣布,從2018年起免除雷電3介面的技術授權費,同時還將在下一代酷睿處理器中內置雷電3控制器,這意味著廠商在新電腦中使用雷電3介面的成本將與普通USB Type-C一致。雷電3介面在將來幾年中將迎來極大普及。

也就是說,在USB自身陣營還紛爭不斷的時候,人家雷電介面都已經殺到了,以前慢慢磨蹭普及就可以了,現在,在Intel的強力支持下,雷電3也給了終端市場消費者更多選擇,Type C想要成為市場的絕對佔有者,恐怕就更難了……

小獅子最喜歡的雞腿 分割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師父 的精彩文章:

FPS狙擊利器!美商海盜船M65 RGB Elite上手體驗
AMD Radeon?RX 5700系列顯卡全國首發,7nm RDNA架構絕殺主流市場

TAG:鈦師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