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川軍數量眾多,為何抗戰初期就損失大半?真相讓人嘆息

川軍數量眾多,為何抗戰初期就損失大半?真相讓人嘆息

我們都知道在抗日戰爭時期,除了中央軍和八路軍的表現非常突出外,還有很多地方部隊也打得非常精彩,例如李宗仁所代表的桂系,還有閻錫山所代表的晉綏軍,更重要還有赫赫有名的川軍,這些地方部隊打出了中國軍人的氣節。尤其是川軍,號稱『無川不成軍』,他們的傷亡達到了80%以上,是中國最不怕死的軍隊,也是日本人最害怕的噩夢。不過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在抗日戰場占絕對地位的川軍,其實在開戰之前就經歷了讓人難以想像的磨難。

那時劉湘作為四川省的主席,在抗戰大浪潮之下成為了四川的領袖。因此他組織起四川大大小小的地方部隊,結果統計居然達到了300多個團,這些部隊加起來已經超過了桂系和晉綏軍的編製。很多人都對川軍出山城寄予厚望,畢竟在戰爭年代國人的認識就是軍隊數量代表著優勢,川軍這麼多人就算是10個人換掉一個日本人,那也能夠碾壓日軍。但誰都沒有想到,川軍出山時就遭到了難以想像的打擊。

根據當時的歷史記載,川軍剛投入到戰場就遇到了日本人的猛烈打擊。川軍部隊作戰勇猛也從來不講究所謂的權力鬥爭,所以他們永遠沖在第一線,但戰爭的結果卻是讓所有人雙眼含淚。據統計川軍與日軍的傷亡比例居然達到了30:1的地步,很多川軍部隊還沒有到達步槍射程內就已經被日本人射殺,戰場上川軍的屍體堆疊成了一座小山,國軍部隊只能在川軍屍體上繼續與日本人死戰。這些簡單的描述字字都含著血淚,讓我們這些後人讀起來都脊背發涼,號稱無川不成軍的川軍一上戰場傷亡比例就達到最高,並且在前期的作戰中居然有2/5的部隊被日軍消滅。

這一點讓很多人不敢相信,作為日本人的夢魘,川軍為何在抗戰前期傷亡如此慘重?最開始很多人認為是川軍的武器裝備實在是太差了,與日本人比較起來有很大的差距。但據小編查閱史料,國民政府在抗戰爆發之初其實已經對川軍系統進行了改編,裁掉了1/3不合格的軍隊編製,川軍在上戰場前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增強。川軍傷亡如此慘重的原因還是出於經費上。

我們要知道當時國軍部隊本身也缺錢,在前期國共內戰時已經消耗了國民政府一半的經費,緊接著對付日本人又要全力以赴,還有馬上來臨的淞滬會戰,國民政府只能率先武裝嫡系部隊。至於川軍和劉湘的部隊那已經是旁系部隊了,再加上川軍數量實在太多,所以中央政府能夠給予的武器裝備極少。根據歷史記載,川軍沒有草鞋也沒有棉衣,每個人只是帶著雨衣和斗笠,平均是5個人共用一支槍,大部分人還是用的大刀片子,甚至還有的人用木棍和菜刀。

可以想像當年川軍出川時是什麼樣的場景,一支眾志成城的部隊,赤腳踩在泥濘的道路,每個人都是形單影孤,但卻是那樣的堅定,他們只能用血肉之軀去阻擋日本人的炮火。但是川軍的犧牲卻為接下來的抗戰提振了士氣,川軍不怕死的氣質使得抗戰部隊深受鼓舞,他們在川軍的壯烈渲染之下一起勇敢的沖向了日本人陣地,這為接下來的淞滬會戰提供了極為有利的影響,若不是這種捨身忘死的精神,淞滬會戰只會更慘。

川軍在接下來的抗戰中裝備也越來越好,加上那種抗戰的意志從來沒有減退,所以川軍的作戰能力越來越強,甚至到後來川軍已經成為了國軍部隊的精神支柱,只要有川軍衝鋒的地方,後續部隊必然勇敢跟上。當年川軍前期的犧牲讓人嘆為觀止,也讓人惋惜,但卻值得所有人敬佩,因為他們的精神已經成為了一種軍隊的信仰,鼓舞著中國軍民勇敢的亮劍。丈夫許國,不必相送,這是川軍出川時的悲壯,這也是當時中國軍人的氣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史 的精彩文章:

短短9天時間,日美傷亡比20:1,日軍在太平洋最窩火一戰
晚清戰爭怪談:10多萬人攻打200人,為何死傷4萬還打不贏?

TAG: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