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包青天再起風雲》TVB首播,戲說包拯,被諷粗製濫造,冤枉嗎

《包青天再起風雲》TVB首播,戲說包拯,被諷粗製濫造,冤枉嗎

文/馬慶雲

7月22日晚間,TVB翡翠台首播電視劇《包青天再起風雲》前兩集。依據首播劇情內容來看,這部電視劇保持了TVB方面的一貫態度,在歷史劇方面秉持戲說原則。早些年,這家電視台出品的電視劇曾一枝獨秀,因為快節奏的敘事而贏得廣泛觀眾。

不過,最近幾年來,內地電視劇製作成本飛速上漲,反應到畫面及其視覺效果方面,已經不是TVB可以比擬的了。因為內地動輒上億投資的電視劇的對比,造成TVB方面拍攝的電視劇更像是小成本的網路劇了。所以,這部《包青天再起風雲》剛一播出,便面對了粗製濫造的嘲諷。

不過,派出小成本拍攝的干擾之外,《包青天再起風雲》還是有自己的獨特之處的。首先,不妨說說香港出品的電視劇對於古裝劇的一貫創作態度問題。戲說,是這類電視劇的基本特徵。要想還原宏大的歷史場面,並且構建真實的歷史場景,並非是香港電視劇的原始初衷,也並不符合香港電視劇的商業運作模式。

對於港產古裝劇而言,戲說其實是其在內容上規避「歷史本源」的重要方式之一。因為戲說的態度,所以大量的劇情內容可以隨意創作,不必遵循真實的歷史事件。因因為劇情的隨意性,給了編劇更大的創作自由,更容易構建出人物故事關係。

不過,與戲說一同到來的,便是不能扳著臉講故事,要把劇情做的靈活生動。歷史正劇需要扳著面孔去呈現故事,這類戲說,則需要人物更多的喜劇色彩,讓「喝著酒,唱著歌」把古裝劇演了。戲說的創作方式,一度讓港產電視劇有過巨大的輝煌。不過,這種方式最近幾年來,對內地觀眾而言,有些「水土不服」了。

古裝劇一旦戲說,就會「淪陷」在鬧劇邊緣上。古裝人物很難一本正經地演故事,因為故事本身就是虛構的,人物也需要用近乎偶像劇的方式來演繹,這就造成一定程度的虛假性。《包青天再起風雲》之所以被詬病,與這種不夠嚴肅的創作和演繹態度,有直接關係。展昭有個哥哥,包青天要娶高昌公主等等,都成為「笑柄」。

然而,這些「笑柄」正是當年戲說古裝劇的基本特徵,電視劇本身沒有做任何改變,只是我們的觀眾已經審美轉移了。善於創作戲說類古裝劇的TVB編劇們,估計內心也是一千個問號的——現在的觀眾到底喜歡什麼啊?

戲說這把雙刃劍之外,《包青天再起風雲》的另一面,也值得認真看看。港產電視劇在敘事節奏上,都是飛快的,矛盾衝突激烈,而且環環相扣。在一集劇情當中,構成真正意義上的矛盾衝突可能會有二三十個。衝突越多,電視劇的節奏越快,在電視劇審美角度來論,看點就越豐富。這是某些根據所謂的IP小說改編的內地劇所沒有的氣質。

看港產電視劇,橋段和橋段之間的架設關係,非常值得玩味。《包青天再起風雲》,用了兩集的劇情,實際上做了一個引子與鋪墊,把包青天及其身邊的所有人做了一個集中展現,將每一個人物身上的特點都呈現的非常明確。而這個兩集劇情的「包青天娶親」故事,又自稱一體,懸疑重重,直到最後一刻,才謎底揭曉。這是港產電視劇在敘事結構上尊重觀眾的重要體現。

而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看到,這類港產古裝劇,在傳統文化的弘揚上,真的比某些內地劇做的更為出色。在《包青天再起風雲》首播劇情當中,公孫策和他的「小冤家」用古詩詞的方式「打情罵俏」,實際上就是獨具匠心的。這些古詩詞的調動,已然不是某些青年編劇可以駕馭的。該劇雖然戲說,但在具體的細節呈現上,卻暗藏著編劇較為宏大的歷史和傳統知識的儲備量。

綜合來論,《包青天再起風雲》拍攝成本方面,確實捉襟見肘。無論是道具布景,還是整個的畫面美學呈現,都已經不能和動輒上億投資的電視劇相提並論。而戲說的創作態度,也是一把雙刃劍,有好的一面,但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不過,這部港產劇在具體的橋段創作技巧上,矛盾衝突激烈,環環相扣,並且呈現了非常不錯的傳統文化的功底。這麼來講,這部電視劇不應該被諷刺為粗製濫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馬慶雲 的精彩文章:

《極限挑戰》再次作妖,岳雲鵬不懂地理常識,張藝興不懂洗衣服
《跨界喜劇王》首播質量尷尬,山中無老虎,柳岩稱霸王

TAG:馬慶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