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古脊椎所90周年徵文系列#藏北十年

古脊椎所90周年徵文系列#藏北十年

藏北十年,化石覓蹤

2019年,農曆己亥,古脊椎所90華誕,藏北古生物科考也跨入第十個年頭。大量動植物化石重見天光,讓這裡地質和生命的歷史畫卷日趨明朗。

扎加藏布上的橋。十年之後,更加堅固的橋架通兩岸,而更多、更好的化石則更加清晰地聯結起西藏的過去、現在,甚至未來。

扎加藏布,西藏境內最大的內流河,自格拉丹東和唐古拉冰川而下,橫穿倫坡拉盆地,往西注入色林錯。

十年紀念(色林錯西側化石點,2019年6月25日)|張厲攝

色林錯東側的倫坡拉盆地(東西長約200 km, 南北寬約15~20 km, 面積超過4000 km2,平均海拔約4700m)位於青藏高原主體拉薩地塊和羌塘地塊拼接處班公湖--怒江縫合帶中段,發育著巨厚的新生代古近紀和新近紀的河湖相地層。縫合帶的相對右旋形成了這個拉張走滑型盆地,這裡是解析高原構造隆升歷史的熱點地區,也是非常重要的高原地質構造模型,如「原西藏高原」,「兩山夾一盆」等模型的中心單元。

藏北古生物科考「重鎮」倫坡拉和尼瑪盆地地理位置圖

倫坡拉盆地的沉積構造歷史賦予了它可觀的油氣資源,它是西藏目前已知的唯一有工業流油的盆地。

上世紀中葉以來,特別是7、80年代,中科院第一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期間,地質和石油單位通力合作,在這裡發現了大量油頁岩,更有意外收穫--油頁岩里出現了一些魚類(武雲飛和陳宜瑜,1980年)和昆蟲化石(林啟彬,1981年),由此正式揭開了藏北新生代古生物科考的序幕。

不過,困於高原腹地自然條件和科考條件的限制,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古生物資料的積累異常艱難,對於盆地內含化石地層的時代層序也是眾說紛紜。

2009年,鄧濤研究員帶隊首次開進倫坡拉,一為釐清化石點地層關係,二為採集化石標本。次年再臨現場。兩年踏勘,重點考察了論波日和車布里剖面。

依據哺乳動物化石(近無角犀),對盆地內丁青湖組的層序和時代進行了梳理,認為丁青組上段已跨越古/新近紀界線,進入中新世早期。

後來的絕對地質測年結果證實了這一時代歸屬的準確性。期間也採得不少魚類,昆蟲和植物化石。

扎加藏布和車布里剖面|吳飛翔攝,2019年夏

論波日剖面|吳飛翔攝,2019年夏

鐵馬飛淵(倫坡拉盆地)|鄧濤攝,2009年夏

車布里採集|鄧濤攝,2009年夏

營地整理標本|鄧濤攝,2009年

2009陣容

倫坡拉達玉化石點(白色圈為掘坑,白點為越野車)|吳飛翔攝,2018年夏

2010-2018倫坡拉野外掠影|2010年高偉攝,2011年趙敏攝,2018年袁勇偉攝,其餘吳飛翔攝

2011年,根據蘭州大學宋春暉老師等人提供的線索,我科考隊赴倫坡拉達玉化石點(晚漸新世)考察,採集到大量當時未知的魚類、昆蟲和大植物化石。

這裡化石賦存潛力巨大,由此成為考察隊此後每年考察的重點。值得一提的是,自2010年起考察隊還在色林錯西側尼瑪盆地發現了化石層,生物面貌與倫坡拉達玉生物群非常接近。

自2016年始,我所考察隊與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蘇濤所領古生態組合隊在以上兩地工作,四年之內採集標本逾千塊,包含哺乳動物、魚類、鳥類、兩棲類、昆蟲和棕櫚、欒樹、臭椿、似浮萍葉等,組成了高原面上數量最多、保存最好、多樣性最高的化石群落

截止2019年,已報道原始鯉科張氏春霖魚、高原地區第一例鱸形目魚類西藏始攀鱸,倫坡拉大蝽黽(再研究),西藏似沙巴棕、倫坡拉欒樹、西藏椿榆、大果臭椿和長梗似浮萍葉等植物。

這樣一個熱帶、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顯示古近紀末高原腹地曾是溫暖濕潤的環境,古海拔不超過2000米(魚類證據認為約為1000米)。這與一些重要的構造模型中這一時期本地海拔已接近今天的結論相差較大。

另一方面,結合早中新世的古動植物資料,首次繪出藏北古、新近紀古生態系統全景及其變化過程,揭示古、新近紀之交藏北生態體系發生過重大轉折,暖濕低地的熱帶、亞熱帶生態體系逐漸為與中等海拔相對應的溫涼山地群落所代替。

這些重要的科學發現引起了學界和公眾的廣泛關注,並被編入科考報告《青藏高原江河湖源新生代古生物考察研究》(鄧濤主編)。該報告入選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的亮點成果。

倫坡拉盆地古-新近紀丁青組岩性序列和化石層分布及其所含已知化石類型.A. 棕櫚,西藏似沙巴棕 (Sabalites tibetensis); B. 西藏始攀鱸 (Eoanabas thibetana); C. 張氏春霖魚(Tchunglinius tchangii); D.長梗似浮萍葉(Limnobiophyllum pedunculatum); E.倫坡拉大蝽黽 (Aquarius lunpolaensis); F. 西藏椿榆 (Cedrelospermum tibeticum); G. 倫坡拉欒樹 (Koelreuteria lunpolaensis); H. 大果臭椿(Ailanthus maximus); I. 近無角犀牛 (Plesiaceratheriumsp.); J. 大頭近裂腹魚 (Plesioschizothorax microcephalus); K. 萍類(Marsileasp.) (化石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鑒定); L. 松柏類(孢粉)(見Sun et al., 2014). 圖見鄧濤等,2019,《科學通報》,doi: 10.1360/TB-2019-0053.

藏北古近紀末熱帶、亞熱帶低地暖濕的生態體系。圖中古生物分別為:(1)張氏春霖魚;(2)西藏始攀鱸;(3)鯉科魚類新類型;(4)鯉科魚類新類型;(5)鳥類,猛禽和鵑類(見Pan et al., 2018, 李志恆鑒定);(6)倫坡拉大蝽黽;(7)倫坡拉欒樹;(8)西藏似沙巴棕;(9)大果臭椿;(10)長梗似浮萍葉.(繪圖:吳飛翔,圖自鄧濤等,2019,《科學通報》doi: 10.1360/TB-2019-0053

藏北新近紀初溫涼的山地生物群落。圖中古生物和地質現象分別為:(1)大頭近裂腹魚;(2)近無角犀;(3)闊葉林 (具體見Sun et al., 2014);(4)針葉林(具體見Sun et al., 2014);(5)萍類;(6)火山活動,火山灰記錄見Sun et al., 2014和 Mao et al., 2019.(繪圖:吳飛翔,圖自鄧濤等,2019,《科學通報》,doi: 10.1360/TB-2019-0053.

藏北的工作只是高原古生物科考的一個縮影

著眼200多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地域

6千多萬年的高原生長史

我們任重道遠

隨著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的啟動,化石數據會不斷豐富,人們對青藏高原的自然歷史也會有越來越清晰而全面的認識。

旌旗獵獵(藏北新化石點)|楊柳攝,2019年夏

十年小結,既為士氣鼓舞,更為飲水思源。青藏科考代代相傳,前輩的篳路藍縷,給了後輩砥礪前行的動力。

衷心感謝和永遠銘記拓荒高原的前輩們,他們留下的地標,永遠屹立,指引著我們一往無前!

感謝其他高原科考隊和社會人士的長期支持與幫助。

感謝所有曾和我們同行的藏族司機們,儘管有些已經離我們遠去。永遠懷念他們。

藏北星空|房庚雨攝,2019年夏

作者:吳飛翔

編輯:王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古脊椎所 的精彩文章:

泥河灣盆地發現我國最長的鹿腿化石
《哥斯拉II:怪獸之王》的怪獸存在嗎?

TAG:中科院古脊椎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