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80年,我國人均GDP只有155美元,當時伊拉克有多少?

1980年,我國人均GDP只有155美元,當時伊拉克有多少?

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而伊拉克的百姓,在美國民主自由的宣傳和鼓動下,推翻了所謂獨裁暴力的薩達姆,而且,還親手殺了自己的總統。而戰後,伊拉克的自由民主沒能看到,看到的卻是滿目瘡痍和窮困潦倒,民不聊生。為此很多人開始懷念薩達姆時期的繁榮和發達,那麼薩達姆時期到底有多有錢呢!在1980年我國人均GDP155美元,那麼當時伊拉克有多少呢?簡直不敢相信。

很多人對伊拉克的發達,那是很難想像,其實用人均GDP就可以充分說明問題,一比就知道了。在1980年的時候,我國的人均GDP是155美元,當時幾乎是全世界最窮的國家了。因為即使現在最不發達國家,人均GDP也在500美元以上,所以足可見我國當時有多窮。

而且不光窮,我國還欠了一屁股債,當時我國外匯儲備是負的12億美元,也就是欠了外國12億美元,可以說相當慘了。那麼當時的伊拉克這兩個指標是多少呢?根據當時伊拉克統計的數據,1980年薩達姆時期,伊拉克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大概是我國的26倍。

而且4000美元這個水平,基本上可以躋身當時世界前列,是最富裕的國家之一。而我國達到4000美元水平,直到30年後,也就是伊拉克比我國領先30年時間,其富裕程度可想而知。其他都可以不用看了,而且即使現在伊拉克很多的高速公路,機場等設施很多都是當時建設的。

除了收入高,伊拉克外匯儲備達到近400億美元,比我國高了無數倍了,基本上我國在伊拉克面前就是非洲。很多人可能要問了,當時我國為何那麼窮,外匯儲備都是負的?其實原因很簡單,本來我國外匯儲備是正的,但是1979年的對越戰爭,結果國家就被打窮了,所以都成負的,而且人均GDP從185美元降低到155美元。

那麼伊拉克當時為何那麼發達呢?這也主要是薩達姆時期,石油收入豐厚,而且採取了一系列發展經濟的政策,所以國家富裕到極點。但是從1980年開始,我國和伊拉克的發展就開始分化了。我國改革開放突飛猛進,此後努力40年,到現在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躋身世界中高收入國家,人均GDP增長了60多倍,成為世界奇蹟。

而伊拉克從1980年開啟兩伊戰爭,整個打了8年時間,長達8年的消耗,使得伊拉克和伊朗兩敗俱傷。尤其是伊拉克,從一個富裕國家,直接打成了窮國。而且此後接連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內戰,國家民不聊生,百姓窮困潦倒,到現在已經是一貧如洗了,可以說跟當年的發達那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所以從這可以看到兩點,一是,當年薩達姆時代確實非常有錢發達,所以伊拉克百姓幹掉薩達姆那是自己毀滅自己。二是國家的發展,那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和平發展才能不斷進步,戰爭只能帶來破壞,所以穩定、和平才是百姓國家之福啊。

歡迎關注【農夫史觀】,每天為您更新新鮮的歷史資訊,不出門看天下事!

參考文獻:《伊拉克史》、《世界近現代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農夫史觀 的精彩文章:

巴勒斯坦被欺負,為何沒有一個國家敢站出來管呢?原因主要是三點
霍梅尼的孫子,為何呼籲美國推翻伊斯蘭政府?主要原因是三點

TAG:農夫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