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百年恩仇,秦魏河西爭奪戰:此人若在,秦國未必贏,魏國未必輸

百年恩仇,秦魏河西爭奪戰:此人若在,秦國未必贏,魏國未必輸

春秋戰國時期的河西之地指的是黃河運城段以西、涇水以東的廣大地區,春秋時期爭奪這一地區是秦晉兩國,經過數不清的連番大戰,包括河西北部和中部在內的大部分河西之地歸於秦國所有,但是公元前617年晉軍攻佔少梁,在河西北部佔據了一個重要據點(日後魏國就是從少梁開始一步步蠶食河西全境的),同時河西南部的陰晉和崤函道也在晉國之手。

歷史進入戰國後,秦國在河西之地的對手換成了三家分晉後獨立出來的魏國,自公元前419年魏國在少梁築城開始爭奪河西開始,到公元前329年秦國重新佔據整個河西之地為止,秦魏兩國在此展開了五次規模較大的河西之戰,這近百年其實是一部魏國從稱霸到衰弱的興衰史,同時也是秦國由挨打到奮起再到痛打對手的歷史。今天就說一說見證了秦魏百年恩仇的河西爭奪戰:此人若在,秦國未必贏,魏國未必輸。

第一次河西之戰開始於公元前419年:魏文侯重用李悝、吳起等人變法圖強,魏國實力很快躍居列國之上,同時秦國內亂不已,實力明顯不如強勢的魏國;公元前419年魏國在少梁築城,經過十餘年的蠶食,公元前408年吳起從秦國手中奪下了整個河西之地,秦國退至洛水沿岸修築重泉城邑駐以重兵以防魏軍。第一個回合魏國完敗秦國,吳起在河西之地設立西河郡。

第二次河西之戰從前401年雙方由一些規模不大的交戰開始,到公元前389年秦國以50萬重兵攻打河西南部重鎮陰晉,此時魏文侯雖已去世,但是吳起尚在,吳起以5萬魏軍大破秦軍50萬,這也是吳起軍事生涯中的一場經典之戰,第二個回合還是魏國完勝。

第三次河西之戰秦國先勝後敗:秦獻公雖然在前364年的石門之戰和前362年的少梁之戰中兩次擊敗魏軍,還俘虜了魏軍主將公孫痤,但是在龐涓率主力從東線回師後秦國仍然不堪一擊,在魏軍的兵鋒之下,秦國甚至被迫把都城從櫟陽遷回了涇陽。此戰秦國仍然不是魏國對手。

第四次河西之戰和第三次差不多,秦國仍然是先勝後敗:秦國趁魏國深陷東線無法自拔和前353年桂陵之戰中敗於齊國之手之際,出兵河西先後佔領少梁和魏國舊都安邑等地;但是在魏國龐涓主力回師河西之後,經過商鞅變法的秦軍仍然不是魏軍對手,秦孝公主動求和退還了所有佔據的河西之地,此戰雙方雖然打成平手但是魏國還是略佔上風。

第五次河西之戰的背景是公元前341年魏軍在馬陵之戰中遭遇慘敗,主將龐涓戰死,魏國損失了整整十萬驍勇善戰的魏武卒,魏國軍事實力一落千丈;同時商鞅變法取得成效秦軍戰鬥力迅速提升,此消彼長之下秦軍先後在前341年誘俘了魏軍主將公子卬一敗魏軍,前339年岸門之戰二敗魏軍,前330年雕陰之戰中斬首八萬三敗魏軍,前329年魏惠王終於求和把整個西河郡全部給了秦國,經過近百年的大戰,秦國終於再次據有了整個河西之地。

縱觀五次河西之戰可以明顯的看出來,前兩次魏國佔據絕對優勢,第三第四次秦國趁魏軍主力東移之時先勝後敗其實是居於下風,第五次河西之戰如果魏國一人尚在的話鹿死誰手還不好說,此人就是龐涓,為何這麼說?

首先,龐涓的軍事能力在當時僅在孫臏之下,孫臏沒出山的時候列國幾乎無人是龐涓對手,兩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第三第四次河西之戰秦國在龐涓回師河西之後幾乎無還手之力,即便是第四次經過商鞅變法的秦軍對上龐涓仍然一敗塗地。

其次,前341年魏國遭遇馬陵之戰的慘敗,商鞅率軍攻取河西遇到的對手是他在魏國公孫痤門下效力時的老朋友公子卬,面對剛剛大敗的魏軍商鞅仍然覺得沒有勝算,而是以敘舊為由很不地道的誘俘了公子卬,這才導致魏軍戰敗,試想一下換成龐涓商鞅豈能如願?決定河西歸屬的關鍵之戰雕陰之戰整整打了兩年,魏軍的主將是老將龍賈,換成龐涓的話秦軍能輕易取勝?可能性真不大!

從公元前341年到前330年魏國河西的主將先後是公子卬,魏錯和龍賈,秦國這邊主要是商鞅和公孫衍,如何龐涓不死,以龐涓先後兩次打得秦軍無還手之力的戰績來看,秦國想從龐涓手中奪得河西之地難度不是一般的大,秦國未必能贏,魏國未必會輸,秦魏兩國爭奪河西的百年恩仇可能還要再延續下去一段時間。

(原創文章,謝絕轉載!請勿抄襲!抄襲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丈之溪 的精彩文章:

戰國四大名將,樂毅榜上無名,為何他卻始終是武廟十哲之一?
宛城之戰後青州軍不知去向,二十多年後的一場大戰終於重出江湖

TAG:百丈之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