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更年期容易關節痛?小心糖尿病鐵質過高併發症

更年期容易關節痛?小心糖尿病鐵質過高併發症

單位每年都組織體檢,40多歲的小嵐很早就被診斷出有高血壓、糖尿病。雖然忙碌,也一直在門診複診治療。有一天工作到一半的時候,膝蓋突然痛了起來,甚至痛到無法站立,因為痛得很厲害,下班後就趕緊就醫。

更年期容易關節痛?小心糖尿病鐵質過高併發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還沒停經,關節炎卻頻發作?

醫生認為她會關節突然痛起來,可能是痛風造成的癥狀。小嵐按醫囑服用痛風的藥物,注意少吃高嘌呤的食物。但是關節痛時好時壞,並沒有真正完全改善。

複診的時抽血檢驗發現尿酸濃度在正常範圍內,糖尿病醫生懷疑是風濕免疫的疾病,建議轉診到風濕免疫科,血液檢查的結果陰性,在X光檢查發現有輕微的膝蓋退化現象。綜合病史跟檢查結果,應該只是退化性關節炎。吃了止痛藥後,關節痛稍稍有了改善。

但是小嵐心中還是覺得很納悶,沒有停經也還沒有五十歲的她,怎麼會這麼早就得到退化性關節炎了呢?

含鐵量比常人高,軟骨輕微鈣化

小嵐來到了新陳代謝科門診進行評估,經抽血檢查,發現她血中的儲鐵蛋白(Ferritin)超過1000 ng/mL,大於正常人濃度的好幾倍。

進一步抽血分析,運鐵蛋白飽和度非常高,軟骨輕微鈣化。醫生安排放血治療,也建議含鐵量高的食物也要減少攝取,沒想到小嵐關節疼痛的癥狀也逐漸改善了。最特別的是,血糖竟然也不再隨意飆高,原來多加的一種血糖葯,也順利減了回來。

更年期容易關節痛?小心糖尿病鐵質過高併發症

體內鐵質過高,易有併發症

一般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代謝性關節炎,就是尿酸高所造成的痛風性關節炎,但是同時有難治療的關節炎及糖尿病患者,必須要考慮是否有肢端肥大症(acromegaly)或是鐵質沉著症。

肢端肥大症患者,由於生長激素異常分泌,造成了糖尿病跟關節腫大變形。比較特別的是,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手部關節的軟骨會變得比正常人薄,而肢端肥大症手部的關節軟骨卻是會變得比正常人厚。

鐵質沉著症,中年後才發病

鐵質沉著症是一種鐵質在身體累積過量,導致各種器官受損的疾病。鐵質沉著症患者,身體會大量吸收鐵質,但是無法順利代謝排出身體,會在身上累積。累積在腦下垂體,會造成腦下垂體的內分泌失調;累積在心臟,會造成心肌病變;累積在肝臟,會造成肝發炎或肝硬化。

不過這種疾病體質的人,年紀還小時身上鐵質累積的量不多,通常都會在中壯年之後,才開始有鐵質沉著症的癥狀產生。

3種治療方式

鐵質沉著症患者的治療方式有放血、使用排鐵劑,以及減少含鐵量高的飲食。一般而言,治療後,血液中的儲鐵蛋白濃度會下降,但是可能會慢慢地爬升回來。所以有的患者,必須定期接受放血治療。目前鐵質沉著症的篩檢跟並發糖尿病的治療,還沒有一定的共識。

不過,一般糖尿病的治療,不能降低鐵質沉著症患者血液中的高濃度儲鐵蛋白,只能夠降低血糖,所以即使血糖控制良好,身上過多的鐵質還是一直在累積,越晚才發現有鐵質沉著症的體質,患者全身累積的鐵質更多,可能會有更多的鐵質沉著症的併發症。

更年期容易關節痛?小心糖尿病鐵質過高併發症

有家族史者需定期複查

而鐵質沉著症所導致的糖尿病,並不一定能跟著鐵質沉著症治療而改善。因為如果發現得太晚,可能胰臟細胞都快死光了,想藉由鐵質沉著症治療改善血糖波動的效果可能就會打折。

由於一部分的鐵質沉著症來自於基因遺傳,有鐵質沉著症家族史的人,要考慮定期追蹤血液中的鐵質是否有越來越多的傾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鴿子中醫 的精彩文章:

這招真的太強了,名中醫從不藏私的日常保健法,健忘必看
運動量不足潛藏大危機!吃這些幫身體保底,維持體力防慢性病

TAG:鴿子中醫 |